我覺得隨便試個車其實對車況沒辦法完全掌握,至於跳不跳每個人接受度不同,可以買車後換些東西改善或是買別台

antiver wrote:
沃爾沃是純陸廠非正歐...(恕刪)

哪裡純陸廠...有依據嗎???
看看人家車主的開箱文吧
XC60D4 A8不規則開箱

crv52168 wrote:
有鑑於嘉偉兄及怡塵的...(恕刪)


雖然還沒開過新的MONDEO
不過對新MONDEO倒是充滿期待
歐洲進口,先不說折價空間有多少
光是建議售價就比Mazda6 2.2D便宜十萬
之前有參加過Mazda6 2.2D的試駕活動
能夠開的時間應該比在展間試乘長,那天開了大約有五六個小時
Mazda6的循跡性無可挑剔,軸距2830mm
開起來還能如此靈活真的不簡單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確是有感覺比較顛一些
可能的原因,或許懸吊阻尼行程比較短
或是19吋輪圈多少影響到舒適性,
至於車內豐富配備也沒什麼好挑剔,畢竟都要130多萬
配備多才能出現出Mazda6 2.2D的價值

有機會很想試試MONDEO的原因
除了大家都拿Mazda6跟MONDEO比較之外
歐系進口的中大型房車,能像MONDEO賣125萬的,真的不多
加上240匹的ECOBOOST引擎,2000轉就能發揮35.2公斤米的最大扭力
高扭力直逼柴油引擎
MONDEO還有很多不錯的配備
LED智慧頭燈、LED日型燈、LED尾燈組
EPB按鍵式電子手煞車、10.1吋全彩液晶儀表板
七具SRS輔助氣囊、TPMS胎壓監測系統

再看看VAG旗下的各品牌中大型房車
一樣是歐洲進口,相較之下MONDEO的價格和配備有誠意多了
有九成的機率是胎壓打錯了
椅子下的原廠建議胎壓是車廠設計車 調校車 測試車 錙銖必較出來的最恰當胎壓, 但常常被業務跟草率的技師忽略…胎壓真的差很多
鼎泰豐的湯包幾分鐘就是幾分鐘 太早太晚都不是鼎泰豐。
機會是給用心準備好的業務 而不是跑完流程的業務。
題外話 感覺怡塵比周杰倫更適合演頭文字D

antiver wrote:
「「吉利(中國) 聯...(恕刪)


這篇報導的其中一段

除了股权收购,本协议还涉及了沃尔沃轿车、吉利集团和福特汽车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这些协议充分保证了沃尔沃轿车的独立运营、继续执行既有的商业计划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吉利集团将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同时也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使得生产更贴近中国市场。

純陸廠?
裡面報導不是有說吉利只負責中國大陸地區生產銷售後勤
歐洲那邊的原封不動
而且大陸製的VOLVO是不能進台灣的

這位業代也真是夠普攏共的
胎壓監測器只有胎壓過低的時候會警示
打太飽哪裡會有反應
要是看車遇到這麼不專業的業代直接就換一個啦
馬自達的車都是讓駕駛爽而已
說什麼操控多犀利,轉向多直接
作旁邊後面的人早就不知道被甩到哪去
反正先洗駕駛的腦袋,開的爽就會買回家
沒帶一家老小一起去試乘的話,買回家八九成都會被罵
坐起來不舒服就算,還要130萬

一百多萬挑一台歐洲進口車比較有爽度
VOLVO環保材質太多,時間到天花板都會掉下來,不愛
福斯現在變成德國原廠來台經營,聽說保養費漲了不少
連零件都被管制,非原廠買不到
福斯車主這下逃不出肥到滴油的命運了
MONDEO可以考慮,原廠開125萬
但你放心,125萬一定還有空間,一見面沒有砍個好幾萬就換家看
光是MONDEO的LED頭燈就值回票價
連儀錶板都是10吋液晶螢幕
這東西在LEXUS可是要200萬以上的車才有
萬一有個意外,七顆安全氣囊還可以幫你保平安
物超所值,又是歐洲原裝進口,MONDEO安啦
講的那麼天花亂墜

可惜Mondeo怎樣都賣不贏馬六

何況馬六明明超好坐又超舒適

我老爸T迷都覺得馬六超好坐

歐洲進口!!西班牙製跟德國製差很多的...

ACC沒、Sony沒~安全性又不是馬六的對手~TSP+

妥善率?不是只有台福妥善率不好...全世界的Ford都差

不能否認Mondeo是台好車

但他要大全配的價錢台灣人是不可能買單的

畢竟光從西班牙和日本坐船過來...運費都差了好幾倍

馬六再來要小改了

Mondeo的LED頭燈?馬六的那組LED頭燈還有專門廣告介紹勒


sofa863 wrote:
這位業代也真是夠普攏...(恕刪)
VOLVO已經是 100% 陸資公司,至於旗下各地工廠如何生產分配是其內部效益的設計配置!

&也沒有人說台灣或其它地區的沃爾沃就因此都是大陸制!

更也沒有說大陸制就一定好或不好,畢竟說真格的他們粉多方面的進步跟格局已非小台灣小島可以想像!

但大陸化之後的VOLVO就算在車質上或許長期無異(或短期?~),但其餘內化或外在實質體質甚至價值上會不會有差別,就看各自觀感跟未來表現囉...

台灣的話,主要還是因為沒有開放全陸制車,不然像大陸大眾VW可能早就有動作了吧!

但其實成本跟利潤思考下,陸車並不見得會俗到那... 因此真有機會時可能會以選擇性引進,高階德制打品牌值感形象? 中低階款陸制拼市場銷售?

kenny555 wrote: 這篇報導的其中一段 除了股权收购...(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