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寫過客人至上的原則當做處理優先,這是一種情緒處理。
到底一個人生氣的時候,我們不管是親密的人,同事或是陌生人的處理法則應該一樣。
不是將心比心這句話當做客訴面對的SOP,看來老師跟很多文章都寫錯了。
我只有一個看法是:
該如何處理,就該怎樣辦!
但是請收起情緒去面對。
這是唯一法則。
人都是情緒化動物。
情緒其實很容易被外界或是自己的潛在經驗主導,所以控制情緒本身就是一種難。
如果我們誇獎一個EQ高的人,絕對是那個人是「情緒不易受到波動而改變態度」。
出去哥,最後那句話,某個狀況而言是:「很好的一句話,因為他是把彼此的僵局打破的唯一有效語言」
只是,他多了太多語言與肢體動作。例如,要不要叫救護車之類的。
肢體語言部分,因為某人脫了衣服,表情帶有挑釁。是這次衝突的導火線。
再來,被k到的人,第一時間情緒不穩定,業務就有必要控制場面。
道歉,是前言,絕非是作法。
真的道歉,不是金錢,檯面上根本上就不應該提到錢這句話。
拼命道歉,這檔子事情因人而異,標準不一樣。
某些人會說n次道歉都願意,但是這是手腕。
其實,當場應該女業務要哭,真哭假哭都無所謂。
那時候,絕對丟臉的是攻擊的那方。因為社會預設立場是:「不應該欺負弱勢」。
而其他人,應該是找個時間切入跟著說「抱歉,我們同事的不小心讓你受傷了。我想你要買車的話,我這裡會特別優惠你,這是我的名片。我是他的主管,這點我也有錯,對不起。」(最後低頭不要說話,千萬不要看對方眼睛)
把場景拉到「男女的吵架」
『先說道歉不是因為認錯,而是珍惜彼此的未來』這點很重要。
如果同樣,業務是類似的態度面對。就不會這樣。
我見過很多很優質的業務,但也看了很多「表裡不一」的業務。
若說,業務本身就是人前討業績,人後檢討八卦。
那如果你是一個人,就不要聽到那些八卦。
因為你會很火大,許多不堪入耳的都有。
但他們真的只是業務的業績才會比較會有正面語言,你不給業績就沒獎金,那誰願意花時間陪你。
這就是真實的業務油條態度,也是人的常識。
得罪一個會買你東西的客人,那就是跟錢過不去。
得罪一個不會買東西的客人,又怎樣!? (這就是那群業務之所以那樣的態度起因)
最後舉一個最近的網路客訴文。
有人買了600萬的車子,出廠後,有人想說這麼貴的車應該要保養也給個代步車吧。
但是,事實業務態度是:有錢的人很多,我賣的是車不是整個人都給你,你也不是每年換車阿,賺你一次還不知道你的下一次哪時候,搞不好還只是買一次就結束。
每個車廠都是這樣算。
車廠又不大,每個人都那樣,那維修廠要養多少代步車?
拿200萬的代步車還可能會被嫌棄。
代步車受傷,那要找客人賠嗎?
請問,如果你是車廠老闆,你會怎樣處理這樣的客訴?以及教你的業務怎樣去處理這類的事情。
因為你沒辦法處理好這樣的客人,就不可能完善地說自己會處理客訴。
客訴,絕對不是很好安撫的。很多人是情緒上來才客訴,這點要小心彼此的情緒牽動而毀於一旦。
馬自達,本來就不是我喜歡的車廠。
加上這次事情,我認為處理態度太爛的業務該打屁股。知道不可以,還故意裝英雄。
因為處理姿態要很低的基礎,都沒有。還沒清場。
如果,當下來人對那個脫衣哥說,你出去,滾開這裡。
這樣,也許大家會對這個人的那句話,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但,出去哥袒護自己人。就一念之間,全盤皆滅。
次序換一下,就沒事。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