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650719 wrote:先說明我不是T牌護衛...(恕刪) 我開的是 2011年馬5也是有後座冷氣出風口 冷房效果很OK的因他是獨力式的 有時沒開光靠前座出風口就很OK囉並沒想像中的差...
李小璸 wrote:大大說的似乎不太對喔...(恕刪) M/F體系的品牌形象怎樣不用我多說馬上有人跳出來分享因為反口碑讓M/F體系至少少賣一半以上的車子說真的我很喜歡大蟒但是之前我去福特汐止展示中心看車業代跟我說要安排試駕結果完全沒下文是賣這麼好無暇顧及潛在客戶還是我穿得太寒酸買不起車還沒賣出去就這麼跩是要怎麼讓顧客相信這個品牌的後續服務品質?進廠保養還要先擲筊搏杯會不會遇到出乎預料的待遇?我的朋友跟我分享過很多事蹟新車剛買底盤就有破損原廠死不承認搞到後來很難看這樣的新車品質要怎麼讓人放心?馬3跟馬5都是我很欣賞的車款如果掛的是別的品牌我想買單的車主可能會是現在的兩倍這麼好的車賣成這樣原廠都沒自覺原因何在?希望有朝一日福特/馬自達是讓人買了可以自豪放心的品牌而不是為了口碑與形象問題還要在網路上跟網友打嘴砲嘴砲贏了可以打五折嗎?加油好嗎!!!
ilss wrote:晚上去領車的時候,真他媽的死接待,車子都還沒有完全靜止,就給我打P檔拉手煞車,整台車就在我面前晃來晃去,阿是有這麼趕著下班喔!(恕刪) 大大的遇到的接待 談白說真的有點.....如服務不足的地方,確實需要強化改善本身也是馬自達的車主,也熱愛這個品牌因為支持所以也希望馬自達能夠越做越好相信大家的支持,馬自達一定會更加茁壯 加油加油!!
說的沒錯如果不是掛上M/F可能銷售會多1倍但是至少是因為品質受到肯定還不是品牌形象的問題識貨的才了解而T可能沒有品牌加持就毀了銷售會少1倍完了 我認真了認真的想說怎麼和小黃一樣的車滿街跑等T打對折賣我都不要勒別拿自己生命開玩笑 這一點都不好笑人生只有一次機會 錯過了也只能下輩子聰明點了
老一輩的觀念裡真的只有toyota 才是車子之前開renault載我姨丈, 他關車門時說"你怎麼買這車, 車門這麼重! 怎麼不買toyota?"我想下次如果開家中另一台米漿載他, 不知道會不會改說"你怎麼買米漿, 車門這麼重! 怎麼不買toyota?"
PP1203 wrote:老一輩的觀念裡真的只...(恕刪) 沒法度 以前的 Corolla , Camry 2.2 , Premio 品質很優異不過有發現到老一輩的慢慢地接受其他品牌的車款(親朋好友)...也許因為安全性(6SRS、7SRS) 科技性(CVT或五速自排等) ...等進步如現在國產Camry 2.4G /3.5 只配 4SRS ...其餘大改款後的房車皆有6SRS選項...
身邊的朋友,這兩台車都有不過,剛好都是入門版的我想,用基本盤來比較也不會差太多個人在推薦朋友買車的時候,也會利用類似這樣的比較如果每個人都會列這種比較表,或許買車就會多一點理性網路上的討論也會中肯的多畢竟還是很多人不懂,兩台車之間,相差一百公斤的用意在哪裡?十九吋的鋁圈,可是碟盤直徑才兩百公釐出頭的意義在哪裡?舊馬五的後門是塑鋼的,都樂沒有出它可以用的後門固定式車架,意義在哪裡?這些都是隨手可得的資訊,可是有幾個人了解其中的奧義?不是說日本車不好,只是資訊很多應該要多比較,多了解,選擇比較符合自己需求的交通工具才是要買得起,大家當然也都會去買雙逼或是雷色是了
a-lang119 wrote:由於工作的關係,每2...(恕刪) 在日本TOYOTA也是滿地都是,但台灣有越來越像日本嗎?打死我也不信!TOYOTA不是不好,是和泰偷得太超過…連日製進口也可以搞個閹割版進來賣!!拿今天談的WISH來說,在日本當地販售的版本跟台產比較,主被動安全和引擎科技層面完全不是同一檔次…進口的RAV4,ALPHARD也是同樣情形,一部外觀差不多的車,內涵卻天差地遠…這件事跟品牌毫無瓜葛,看的是當地企業對社會願意負多少責任… 還記得去加州找朋友時,我坐過他當時新牽的COROLLA S,上高速的那份紮實感讓我想起了我爸的PREMIO…跟台版的ALTIS行車如行船的輕浮感比起來差異太大了,雖然他們的10.5代還是4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