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經典小吉普 SUZUKI JIMNY 海蝕洞 開箱

不錯
等你去了很多地方後
你就會發現 網路很可怕


2011年以前
海XX只有平均2條車痕(約一半路程) 沙灘車車痕 幾乎沒垃圾 釣客 原住民酒瓶少許

2012
多了一點車痕 但還不是很多 開始有垃圾

2013

越來越多車痕 塑膠袋飲料開始出現

2014

約上百條車痕(林北要傻了)

2015

? 多少人?開始的垃圾?

2016

?立牌 此處為萼溫斷崖自然保留區 禁止任何四輪車輛進入 如有違反情形者 將予以拍照取締
(拍照的甚至就是走進去的遊客就是檢舉者)

海XX我去了N次
每次遇到車友或是其他人
大都第一次來
這個地方的車輛上限
最好不要超過6台
不僅拍照好看
環境承載量也堪負


環境的承載量
資訊的爆炸性
部落客的宣傳
台灣人的個性

現在很多車隊開始PO上網海XX的照片
等到地方政府或保留區管理單位開始注意後
這個地方 我可以預見未來? 池上大道NO.2?

10/10 LAND ROVER在南澳農場會辦年聚
到時海灘上會有多少車子? I DON'T KNOW
但是這些資訊肯定又會再度擴張
很多開LR的根本沒在OFF ROAD的都市人
原因無他 自行聯想搂~

我是週週OFF ROAD 最近開始上O1逛逛
了解現在狀況 (GV拉)
我有很多爆炸性美景的OFF ROAD密點
車隊不會去的 網路找不到的

如果類似此種OFF ROAD點 絕對不要留下任何可疑資訊
你可以混淆視聽 欺騙社會 絕不要據實以報喔
台灣是一窩蜂的社會

以後可能去不了也不一定
切記 Jimny的好 給你朋友和友人或車友了解就好
台灣像鄂溫斷崖的海岸不多


前輩給你的建議 同是SUZUKI越野車車友
希望你發現這台車無限樂趣

越野的真正前提
不是技術
不是車友多兇
不是改的多大
過很多比賽 過很大落差 去過什麼地方
都不是重點

而是和環境的關係=環境承載量的控制

我從不和車隊出遊(因為我有固定副駕駛)
了不起上限3台 大都獨行俠或和友人2台
車隊很多人是為玩車而玩車
為了男子氣概而玩車

越野車是結合性工具
你要利用他觀察生態 釣魚 野營 探索風景 地形 獨木舟 拖車 工作車 部落巡禮

跟大批車隊你無法體會
什麼是山羌 帝雉 藍腹鷴前方走路
百步蛇擋路 稀世特有種生物在你面前
私房釣點 沒有車友在水裡衝鋒 小鬼玩水
和原住民農友的無害互動 不擋道生產路線
利用環境脫困 不是利用絞盤脫困

有車隊遇到我 路過不去 就地停留 改車裝備一個比一個高級
我們車上2人隨即下車 把倒樹鋸掉
有的台電保線道反而是我們開出來的
有土石流路段 拿起鏟子 60度斜坡變成平的車路
但是車隊 除了腳盤 很多什麼也沒有?

這是越野的魅力
和自然相處 和自然互動
"玩車"就是散兵坑大肚山等那些地方
"環境越野探索" 你這輩子 全台灣玩不完


有些登山客 遊客 原住民啥的
匯回我 車子跟環境怎樣怎樣的
我跟她說 這裡有角眼沙蟹 什麼蟋蟀 什麼爬蟲 植物林相
什麼岩層時
馬上堵住他們的嘴
因為衛道人是很多是因反對而反對的
前提是你要比他還專 還要了解這裡
這也是生態和越野和環境的平衡
喜歡自然 多多觀察 多多涉獵
OFF ROAD=全方位玩法


加油喔~

海XX已經要爛了
把握機會多多感受了~


對了 Jimny原廠落差還不夠
有些林道陡坡上都上不去
有機會裝個後輪防滑差速器+換懸吊或(落差型彈簧墊塊)露天拍賣那種 不影響驗車
車上放一隻鋸子 鏟子 或鐮刀
就能利用環境 解除刁車

記得標題要混淆視聽
可寫9/22 吉米海岸遊之類的ˊ


nature0525 wrote:
不錯等你去了很多地方...(恕刪)

說的真好,10多年前我也玩吉普車,當時有QX4一輛(代步用) ,YJ一輛(出征玩車用),大改是一定的前後AIR LOCK ,44軸 ,35MT胎, 絞盤呼吸管 ,車上配備無線電十字搞圓鍬鋸子, 改成這樣是看到921時一些吉普車前輩為山區朋友的付出,後來幾次的天災,本車也派上用場了,前進災區運送物資, 雖然累而且常把車搞壞,但是還是好懷念

alou21 wrote:
找個月圓的晚上
載著女友開到四下無人的海灘
靜靜的等著月亮從海平面升起

這種感動會是一輩子的
...(恕刪)


>>>

記得要了解漲退潮時間及潮際線


>>>

另外其實這地方 , 有些沙地很軟 , 刁車的人也不少

還有玩完 , 記得找個可沖水的加油站

把底盤沖乾淨

海水的鏽蝕力量是很可怕的
這邊是秘密浪點...
以前只有衝浪的人知道...

nature0525 wrote:
而是和環境的關係=環境承載量的控制...(恕刪)

說得真好~!的確如此,個人認為去的地方最多三台車就行了,jimny這種車的好處就是可以自己去找喜愛的私房菜,夠小所以更能鑽@@!
VC66-C Mi Max3
我從18年前登第一座百岳開始到現在, 有時間就會靠雙腳, 機車或汽車悠遊於台灣山林和各鄉鎮
之前當過幾年義務性質的高山嚮導, 國家公園解說員, 和幾個和大自然有關的社團幹事或會員
後來因為工作繁忙所以相繼辭去, 但對探索台灣秘境的動力卻是絲毫未減

我從不吝於分享我新發現的各種景點給認識的好友和社團, 如果有時間的話就會撰稿發表在網路上或是雜誌上, 目的就是希望能讓更多其他不認識的朋友也能享受到台灣的美
原因無他, 只因這片土地屬於我們大家...

我想我以後還是會持續下去直到我走不動為止

nature0525 wrote:
不錯等你去了很多地方...(恕刪)

謝謝大大的提醒,很多地方人一多,問題就會出來了,重點是人的道德觀念~
重視環保的觀念出發,不要破壞環境,享受開車的樂趣才是。
沒錯喔
你可以點福斯那版的AMAROK越野文章看
就已經被反對者冷言一句了

"不要破壞環境之類的"
我還想問他 一個月繳多少電費
我們家4個人 一個月才750,,,

孰不知
柏油路的大量疏通
造成動物車下亡魂
造成植物窒息

一台台高級轎車跑車
背後的成本和利用所耗費資源?
可為驚死人的驚死人
開的路是毀掉整個環境
分割棲地
動物都回不來

相反越野場地
林道 溪床
一個夏天
就變回來了
哈哈 有趣吧

林道 溪床還看的到百步蛇 遊魚
鎖鍊蛇 有柏油路的地方 只有屍體或看不到...

OFF ROAD車輛
有他的必要性
他 只是吃石油柴油的機械動物
他 走的是和動物類似的路徑


很多登山人走原始路徑
是用雙腳走 被壓過的輪痕處
不然就是要開路




但前提是
他只要數量對
不會破壞森林環境 他只能影響而已

如同蝗蟲只有大量會造成環境浩劫
美洲水牛大量也會造成沙塵問題


像我爬山很討厭在山林裡遇到
登山活動 登山隊 10人以上團體
不僅擋道 畫面不輸服 嘰嘰喳喳聊天
相機你都不想用了

如同九棚沙漠
如果營業用藍哥沒有天天再開 耍特技 刺激
固砂植物生長會更完美 面積更大
但居民也要生存
只是承載量要抓好


乘載量 平衡點
絕不是為反對而反對
反對 國家地理頻道 探索頻道 動物星球
都可以不用演了

能跟自然界最沒有衝突的動力車輛
實屬越野車款無誤
其他正是
越野機車 越野自行車

以上
有人靠邀你
你可以告訴他


nature0525 wrote:
不錯等你去了很多地方...(恕刪)


推!
現在已經很多人忘了環境所能容忍的限度了
現在連嘉明湖都經搞得像觀光景點一樣了....
但並不是每個上山的人都知道要尊重自然環境了!!

而利用車輛進入自然保留或林道等人類文明活動少的區域比用雙腳走進去的影响更大,更需要小心與注意.
在陽光之下誠實的面對自己,在大地之上努力的實現夢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