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 1.0試駕心得 + 同級車心得

很多人對Yaris的印象還停留在上一代

事實上新的Yaris關門聲音非常扎實,內裝也厚實,空間也還不錯

我愛01

ghoti wrote:
很多人對Yaris的...(恕刪)


Yaris外型我完全不行啊~

以上這幾台,個人認為swift是是最均衡的選擇

這顆三缸的震動真的還好耶。。。可能我兩缸那麼震也都習慣了,就當是他引擎的特色就好囉

試開過後大概就對煞車的不線性有點不習慣,另外覺得音響鳥鳥的。。。
ghoti wrote:
很多人對Yaris...(恕刪)
買新不買舊要看品牌。
另外,如果後勤不好,先天設計造成小毛病多的車,保固給你再長也沒用。
還有,開關門紮實聲不能代表什麼安全或是不安全,要像歐洲進口車一樣的紮實聲,在門板內側貼上dynomat就搞定了,會比較安全?我個人是不這麼認為。
一些經驗/建議與你分享一下

birkicch wrote:
Yaris外型我完...(恕刪)


新Swift試過三次,怠速時都有特別去注意,算是頗輕微甚至跟一些四缸車一樣,個人能接受。


VINCENET wrote:
台灣引進的fabia連恆溫、電折鏡、車門免鑰匙這些基本到不行的東西都不願給還開價78.8,這是誠意問題。(恕刪)


4年多前要換車的時候,FABIA也曾經是口袋名單之一,無奈連最基本的恆溫都沒有。
當時也看了Fiesta、Fit。
後來我買了Swift sport。我很喜歡😘
roger893001 wrote:
可去試試看fabia..要的內裝 操控 安全都有.


同樣是買進口車, 我也推全球第一大廠VAG旗下的fabia, 在台灣也是進口同級車中銷售排行的翹楚.

VAG車系的最大特色就是高速行車時的高度穩定性及安全性, 非一般品牌所能相比. 車體碰撞測試都是5顆星最高安全標準.

Fabia有兩套傳動系統可選:

(1)偏性能化及高速操駕 ,可選TSI發動機+DSG.

(2)偏市區行車為主, 可選1.6MPI+6AT. 這套傳動系統只要定時換機油,保養超簡單. 不需擔心渦輪增壓發動機長時間在市區行車,容易因為低轉速產生積碳導致後續發動機發生的一連串疑難雜症. 渦輪增壓發動機需要正確的使用及保養,比自然進氣發動機複雜許多.


但就是需要捷訂等新車!

不過進口車包含17.5%的關稅及更高的貨物稅, 卻能一再打破低價, 並且提供全球最高的安全標準. 三十多年來培植國產車的政策 ,是該檢討了.


ghoti wrote:
很多人對Yaris的印象還停留在上一代

事實上新的Yaris關門聲音非常扎實,內裝也厚實,空間也還不錯
(恕刪)


TOYOTA國產車都會把成本省在你想像不到的地方,把車子抬起來看就看的到,另外要是這台車挑個下大雨的日子去,先聽聽他屋頂的雨滴聲,不可思議的大,這要怎麼偷才可以有這樣的問題我就不知道了。

雖然我也開TOYOTA,但對國產的主流車我真的不推,EPS這麼高是有原因的。
VINCENET wrote:
台灣引進的fabia連恆溫、電折鏡、車門免鑰匙這些基本到不行的東西都不願給還開價78.8,這是誠意問題。


台灣部分消費者只看重舒適性配備
不意外啊
大多數舒適性配備只是用爽的
少了,根本就不影響車子的本質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抖動還好吧
看你要怠速的時候,引擎抖動
還是起步的時候,變速箱抖動
個人來選會選swift
光LED頭燈日行燈,四輪碟煞
換檔撥片,定速巡航,電動收折
這些東西光是兩台價差都補不回來

更不用說一台國產一台日本進口
swift真的是擾亂小車市場
太超值
新swift在上市的那一週週日也有去預約試駕
個人開過上一代ZC32S新車,入手三年多

三代跟四代的差異,雖然我當時入手的是1.6 SPORT
但整體感覺這次的1.0渦輪,其實不錯開
幾乎感覺不到的渦輪延遲,拜這16公斤米的扭力
低轉油門飽滿高轉算有衝勁
跟上代sport 四缸1.6na扭力差不多

雖然是三缸,但感覺不出來,並且怠速的抖動是能接受的
不過隔音真的就差強人意,甚至比上代sport 原廠17"輪圈
兩者都在高速的時候swift 1.0比較吵一點
輪胎的滾動聲很大,轟轟轟的

然後在市區方向盤稍微變重一點點,但不明顯
高速則差不多,一樣很穩定

加速呢,因為這次是6AT跟CVT(1.6 SPORT)比
加速的扎實度好CVT太多了,比較像在有再加速
不會那種像CVT油門都要深踩才有衝勁
當然三代的M16A引擎就屬高轉特性
但這次1.0T油門跟變速箱的反應個人很喜歡
然後原廠煞車一樣很利,很夠用

LED頭燈沒想像中的亮,這點可能是習慣問題而已
因為上代SPORT是原廠HID遠近魚眼
都坐在車內看出去感覺HID是比較亮的
但日本人在設計大燈都不差
LED配魚眼切線都明顯而且不粗糙
不講看不出來頭燈是LED光源

內裝差不多,冷氣面板的設計很好看
方向盤握感不錯,這次中控台有稍微駕駛導向
前座座椅以這樣不是SPORT來說包覆感不差
後座椅背的確有變斜一點,比較好坐

後廂空間跟上代差不多
唯一有疑問的是,後廂底板怎麼變這麼廉價??
三代是有一個可以向下延伸的平整化底板,質感很好
這次四代是薄薄的一片絨毛
稍微影響了一眼看上去的質感

個人覺得以他669000很超值
要不是現在沒有用車需求
不然肯定在敗一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