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蠻糟糕的在龍潭都只能跑一分零二秒"還比lexgen 5慢", 資料來源車訊網OP觀點 Suzuki Swift Sport 黃承益極限操控揭秘<<請自己收尋...前兩天去保養小S, 也順便試了一下SS, 前段加速無力, 高轉速才有力, 完全是高轉引擎式樣, 跟我的小三好像, CVT越高轉速換檔越快, 低轉速就比小S笨點, 還是完全設定高轉速式樣, 穩定性比小S高了許多, 車身也比較安定"最明顯的因該是後面的樑"...有點想把小S踢出家門
開了七十天的SS,說實在的這台車的低速扭力普普...爬山路只是夠用罷了SS優勢是車重輕,軸距短,高速煞車穩定;我比較喜歡半夜去跑蜿蜒下坡山路chousport wrote:還蠻糟糕的在龍潭都只...(恕刪) 根據運動兄提共連結再搜尋一下龍潭單圈最速成績(1m02s11 VS 1m02s63...SS比BMW118is快????)請參考以上某車志的龍潭單圈最佳紀錄....
chousport wrote:還蠻糟糕的在龍潭都只...(恕刪) 我記得沒錯的話LUXGEN 5用的應該不是原廠設定下去跑的~但他的體質算是相當優~(以上有誤的話幫我更正)而且他有指出"不過由於當天不時有慢車擋到行車路線,不然筆者認為以純原廠設定一定可做出接近零秒台的實力,堪稱令人驚喜之作。"
kahlfkrrl wrote:胎面大小怎麼會跟摩擦力沒關係我都在煩惱胎寬太小總是會滑... 這篇就講得很清楚了http://www.auto-online.com.tw/news/57-1038?f=80
我知道了理論與結論應該是這樣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6&t=655618&m=f&r=735&p=3如這篇30樓與http://www.auto-online.com.tw/news/57-1038?f=80這篇文章所說的所以..............簡單來說如果同樣的胎只有寬度不同~會讓車子更穩定的原因是散熱較快感謝您的文章
這篇的說明比較專業,接地面積與抓地力的關係:http://tw.myblog.yahoo.com/fina-enen/article?mid=5所以同樣設計、配方的胎而言,越大的胎寬可以獲得更好的抓地力!
不好意思我不懂..........http://tw.myblog.yahoo.com/fina-enen/article?mid=5這篇文章裡倒數第15行寫著輪胎貼地面積愈大,的確抓地力會比較好。到底是因為1.胎寬增加使貼地面積增加而摩擦力變大還是2.胎寬使輪胎散熱較快而不產生熱衰竭繼續維持抓地力胎越寬抓地力越大我想大家都了解了我是想問原因......是1還是2呢感謝各位的文章.......我想答案應該是3.兩者皆有關吧有在胚的人......山路讓輪胎熱衰竭應該不是問題.....另外....關於SS跑LTNS的文章我總算找到啦http://www.carnews.com/article.php?id=28298&p=1195/45-17的馬牌CSC輪胎講到胎寬我已經很累了
kahlfkrrl wrote:不好意思我不懂......(恕刪) 依小弟粗淺的理解,庫倫法則(磨擦力和接觸面積不相關)是針對固體與固體而言,不適用於輪胎。試想2顆金屬做的輪子,重量一樣,但接地面積不同:接地面積小的輪子,其單位面積受力較大,與地面的原子間的實際接觸面積也變大,所以總體而言實質作用面積改變不大。而橡膠輪胎會變形包覆路面凸起處(微觀下),所以實質作用面積已經比不變形的固體優化很多,最佳化的例子如暖胎後的熱熔胎。此時如果重量一樣,縮小胎寬會使單位面積受力變大,卻無法有效增加實質作用面積,因此整體抓地力會下降。所以結論是,一樣的花紋設計、膠料配方下,增加胎寬是可以增加抓地力。不過,換好胎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例如換半熱熔胎R1R、AD07等。以上是個人淺見,有誤請指正,感謝!另外,輪胎熱衰竭可參考這邊的討論:http://www.autoth.com/forums/showthread.php?t=44370通常是山路或賽道上激烈操駕,才可能使輪胎熱衰竭,例子:http://www.wretch.cc/blog/HunTerYU/1050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