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再錯過 F-1經典賽 - 1986澳洲 GRAND PRIX 07:30PM 就在 CH 74 衛視體育台

<~CENA~> wrote:

1994年生

我聽我媽說我4歲就在玩紅白機

而我自己是從2002年巴西站開始接觸F1

當時下大雨,很多車手都Spin出去

最後好像因為Alonso的嚴重事故而停賽

也讓Jordon車隊拿到冠軍




阿災~那時候我爸就說

那麼愛賽車以後要不要當飆車族

而那時候被玩命關頭給感染

感覺當飆車族很帥XD

長大之後當然就覺得以前的思想很白目




我只是高中生...

我半工半讀月薪很微薄

根本沒錢買電視

就算有錢也得看我家人臉色才行

當然我也有幻想過以後有錢

要買個超大液晶電視

然後搞個超震撼音響

把家裡的一角改造成家庭劇院

想必MARCO YEN大已經是這樣在享受了

要我這樣享受可能還要好幾年吧



MARCO現在正在收看.......

2010-12-28 (二)
01:00AM (首)2010年 V8 SUPERCARS 錦標賽系列賽 - 賽季回顧

雖然有5.1聲道加重低音....但是現在這個 時間 只能用Victor耳機V8引擎怒吼的聲音............

1994~CENA~大大出生那一年

1994F-1歷史上令人哀傷的一年

紅白機瞎毀啊......

2002年巴西站
開始接觸F1....是接觸電視嗎.........

賽車並不等於飆車喔...........

希望您們家人能夠理解當中的區隔

飆車族並不很帥耶.....

MARCO 在滿街追風王牌的年代....

大度路玩命關頭飆風再起的時代.....

看到許多馬路飆車的結果........

不是在警局就是在醫院

得到的不是獎盃奪冠

得到的是墓碑骨灰罐



我年輕時也有幻想過....

我年輕時也半工半讀月薪很微薄根本沒錢買電視......

就算有錢也只夠買29吋......

漸漸進化成夢想再漸漸進化成理想.....

說實在的.....在~CENA~大大出生那一年的10年前
MARCO也有幻想在賽車場看F-1比賽

希望總能夠有那麼一天能夠在賽車場看F-1比賽時見到您




紅白機好像就是任天堂以前的遊戲機
就是插卡帶的那種
接觸F1當然是電視摟~小小年紀我也不可能接觸到真車XD
國中剛好對F1歷史有興趣
也得知道很多歷史名人,也是那時才知道Senna這位車神是在1994年過世
而且很剛好~5/1號還是我國中朋友的生日
當然講到歷史紀錄能跟舒馬克比的只有他
"Juan Manuel FANGIO"5個世界冠軍
還有就是"Alain PROST"的4次
也知道70-80年代的Gilles Villeneuve
雖然他沒得過世界冠軍
可是在當時也很出名!!
只是最後竟然在1982的SPA.....
F1的歷史真的讓人越看越想要回到當時
Nigel MANSELL,Keke ROSBERG,Nelson PIQUET,Ayrton SENNA,Niki LAUDA等
堪稱為神的車手
在賽車場上爭鬥
也讓我每場經典賽都想要看!!
也讓我對以前的F1情有獨鍾
尤其以McLaren的MP4/4
超暴力Honda渦輪引擎
是我最喜歡的F1賽車!!!
--------------------------
我家人喔~我媽思想比較開明
聽的進去,我爸就比較古板
還是依然故我= =
當然現在高中了
也開始有接觸摩托車
也了解其中的危險性
所以我才會說回想當時得思想
真的很幼稚
尤其是第一次偷騎摩托車的時候
時速上到50我就怕了
電影動輒150~200的時速當然不太可能再道路發生
而且也非常危險
我們現在的年代
路上都是Cuxi Many VJR 新勁戰等等
不然就狼R KTR這種車
改的很花俏很吵
要飆又飆不快的怪車.....

原來MARCO大也有這樣過
以台灣這種民情風俗習慣
要在F1場上見到我應該不可能XD
見到可能也只是個觀眾
我也很希望以後我能像MARCO大這樣享受生活
或是揪團去看F1 MOTOGP等賽事
慢慢努力了!!!
就像您說的
把夢想進化成理想!!!!!

人因夢想而偉大,人因異性而變傻。
94那年~我剛好大二~也就是senna往生的那年~
唉~~~senna今年都50囉~如果還在的話~
或許真正偉大的賽車手~只讓人記得他最壯年的時候~
永遠不會老去~
如果他活著
相信MS的WDC應該會少個幾座才是.....
<~CENA~> wrote:

"Juan Manuel FANGIO"5個世界冠軍

還有就是"Alain PROST"4次世界冠軍

也知道70-80年代的Gilles Villeneuve

雖然他沒得過世界冠軍

可是在當時也很出名!!

只是最後竟然在1982SPA.....




Nigel MANSELL,

keke ROSBERG,

Nelson PIQUET,

Ayrton SENNA,

Niki LAUDA


堪稱為神的車手




我也很希望以後我能像MARCO大這樣享受生活

或是揪團去看F-1. MOTO GP等賽事

慢慢努力了!!!

就像您說的

夢想進化成理想!!!!!


CENA您做很多的功課喔........

說到Gilles Villeneuve (吉爾·維倫紐夫)

他的兒子Jacques Villeneuve傑克·維倫紐夫)取得了F-11997世界冠軍.....




為表示哀悼以下將以白底黑字呈現............



Gilles Villeneuve 吉爾·維倫紐夫

國籍: 加拿大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職業生涯

活躍年份:1977–1982

出賽次數: 68 (67 次起跑成功)

世界冠軍: 0 (2nd in 1979)

分站冠軍: 6

領獎台: 13

生涯積分: 101 (107)

桿位: 2

最快單圈: 8

第一場比賽: 1977年英國大獎賽

首次分站冠軍: 1978年加拿大大獎賽

最後分站冠軍: 1981年西班牙大獎賽

最後一場比賽: 1982年比利時大獎賽


吉爾·維倫紐夫(Gilles Villeneuve,1950年1月18日-1982年5月8日)是一位加拿大F-1賽車手。

他是史上絕無僅有的傳奇車手,以充滿激情的駕駛風格深受車迷的喜愛,

法拉利的創始人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視他如親生兒子。

1982年,他在比賽中不幸車禍喪生。



早年經歷


雪地賽車:

維倫紐夫家族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個著名的賽車世家,屬於法裔加拿大人,吉爾‧維倫紐夫

的弟弟老傑克·維倫紐夫(Jacques Villeneuve Sr.)是一名北美有名的越野賽車手。

而維倫紐夫從小就接觸賽車運動,青年時期,他是一名雪地賽車手,曾經奪得1973、1975年加拿大

雪地賽車冠軍,1974年維倫紐夫在世界雪地賽車錦標賽奪得世界冠軍。

維倫紐夫在雪地賽車裡磨練出了大膽的甩尾技巧,並且學到了一套獨特的操控技術而風靡於世。


初階方程式:

1974年,維倫紐夫參加了大西洋方程式(Formula Atlantic),他加入了Ecurie Canada車隊當付費車手。

在安大略的比賽,他發生了嚴重車禍撞斷了左腿,但是一個月以後,他在腿上仍然打上石膏的情況下

強行繼續參賽。1975年,維倫紐夫拿到了他的第一座大西洋方程式分站冠軍。

1976年,維倫紐夫在大西洋方程式的Trois Rivieres邀請賽中擊敗了當年的F1世界冠軍

詹姆士·杭特(James Hunt),得到冠軍獎盃。1977年,維倫紐夫奪下大西洋方程式總冠軍。


F1


麥凱倫車隊時代:

維倫紐夫在1976年Trois Rivieres邀請賽的精彩表現得到了幾支F1車隊的興趣。

1977年,他得到麥凱倫車隊(McLaren F1 Team)的客戶賽車合約參加該年的英國站,

維倫紐夫在排位賽取得第9名,並且以第11名完賽,但是麥凱倫車隊沒有他的空間,

維倫紐夫無法取得正式車手的席位。



法拉利車隊時代:


1977年

1977年賽季中,由於法拉利車隊(Ferrari F1 Team)和隊上主將,3屆世界冠軍尼基·勞達(Niki Lauda)

的歧見愈來愈深,因此在賽季還剩下兩場比賽的時候,法拉利車隊臨時找來維倫紐夫代打,

初次為法拉利車隊出賽的維倫紐夫僅僅以第12名完賽。本年度最後一站日本站,維倫紐夫

和泰瑞爾車隊(Tyrrell F1 Team)的羅尼·彼得森(Ronnie Peterson)發生碰撞,

維倫紐夫的法拉利賽車騰空飛起,墜落在觀眾席上,當場造成2人死亡、9人輕重傷的慘劇。

維倫紐夫本人則奇蹟性的毫髮無傷,這次嚴重的車禍引起軒然大波,維倫紐夫幾乎遭到法拉利車隊開除。



1978年

1978年是維倫紐夫為法拉利車隊完整出賽的第一年。第4站美西站,維倫紐夫

和彩虹車隊(Shadow F1 Team)的克萊‧瑞格佐尼(Clay Regazzoni)又發生了嚴重的事故,

維倫紐夫狂暴的駕駛風格再度引起極大爭議。第6站比利時站,維倫紐夫以第4名完賽,初次獲得積分。

第12站澳洲站,維倫紐夫取得第3名初次上頒獎台。本年度最後一站,在維倫紐夫的祖國加拿大舉行,

維倫紐夫終於取得了他生平第一座F1冠軍,駕駛能力逐漸受到肯定。



1979年

1979年是維倫紐夫生平最成功的一年,這年他一共取得了3座分站冠軍,並且和隊友

裘迪·薛克特(Jody Scheckter)一直纏鬥到最後面才以4分之差讓出世界冠軍。

其中第8站法國站最後三圈維倫紐夫和雷諾車隊(Renault F1 Team)車手瑞內‧阿爾努(René Arnoux)

為了爭奪第2名展開激鬥,兩人不斷的互相交換領先位置,激烈的程度令人血脈噴張,

成為F1史上最著名的經典片段。第12站荷蘭站,維倫紐夫在後輪爆胎的情況之下依舊試圖搶救賽車,

掙扎回修理站,儘管最後沒有挽救成功,但其頑強的意志力和決心令人感到驚訝。



1980年

1980年是法拉利隊史上最屈辱的一年,由於新車開發嚴重的失誤,註定了本年度將是一個多災多難的賽季。

去年的冠軍隊法拉利車隊整年下來只得到可恥的8分積分,年度排名落到第10名。

維倫紐夫最終只為車隊拿到6分積分,至於他的隊友,去年的世界冠軍薛克特全年只得到悲慘的2分積分,

令他在本賽季結束後心灰意冷,宣布退休。



1981年

1981年法拉利車隊狀態回穩,雖然車隊新開發的渦輪增壓引擎還不是很穩定,

但是維倫紐夫依舊為車隊奪下兩座分站冠軍。

本年度第6站摩納哥站,維倫紐夫在狹小的市街賽道中大膽的使用甩尾技巧,維倫紐夫的賽車

僅以幾公分的距離貼牆而過,將駕駛技巧發揮到極點,奪下了該站冠軍,這場比賽被譽為其生涯最精彩的比賽。

第14站加拿大站,在傾盆大雨中,維倫紐夫的賽車前翼折斷,遮住了他的視線,在極度危險的狀況之下,

維倫紐夫勇猛果決的將前翼扯下扔到一旁,最終奇蹟的以第3名完賽,其藝高人膽大的舉動令人看的怵目驚心。



1982年

悲劇的原點 聖瑪利諾大獎賽:

1982年的聖馬利諾站是本年一切不祥事件的根源,由於FISA以安全的理由規定各車隊不得再使用空力套件

來使賽車得到地面效應。導致一半以上的車隊聯合抵制本站賽事的抗議行動,將近20輛賽車從起跑線上消失。

原本法拉利車隊也打算聯合抵制行動,但是由於義大利方面的強大壓力,法拉利車隊最後同意參賽。

這場只有12輛賽車參加的比賽,由於唯一的競爭對手雷諾車隊的引擎不穩定早早退賽,兩位法拉利車手

維倫紐夫和隊友迪德·皮洛尼(Didier Pironi)一路遙遙領先。在終場前,車隊下達指令命令兩位車手

保持現有的名次,因此領先的維倫紐夫毫無防備,這時皮洛尼卻突然從後面超越了維倫紐夫。

原本維倫紐夫還以為隊友只是想給觀眾帶來一段餘興節目,但沒想到皮洛尼不肯把位置讓回來了。

從事後頒獎台上的影片上可以清楚的看到,維倫紐夫對隊友的背叛行為極度憤怒,維倫紐夫事後宣稱

再也不跟隊友說話,他決定接下來一定要狠狠的擊倒隊友,兩個人的關係已經難以修復。



維倫紐夫之死 比利時大獎賽:

兩個禮拜後的比利時大獎賽,維倫紐夫在排位賽中不斷的抱怨賽車的設定不夠好,無法做出速度。

排位賽快要結束前,皮洛尼做出了比維倫紐夫還要快的名次,再度激怒了維倫紐夫,在這種情況下,

他已經失去了冷靜,因此維倫紐夫再度出站企圖做出超過皮洛尼的成績。

這時排位賽已經快要結束,賽道上相當擁擠,維倫紐夫逼近了March車隊的優臣·梅斯(Jochen Mass),

維倫紐夫原本以為梅斯沒有打算讓車,因此向右邊切入超車,但不料這時梅斯剛好轉向右邊準備讓維倫紐夫過去,

結果維倫紐夫的賽車撞倒了梅斯的賽車的後輪,兩輛賽車高速的衝撞之下,維倫紐夫的賽車彈向高空,

在劇烈的翻轉中,維倫紐夫被重重的拋出了賽車外。一天後,維倫紐夫在醫院裡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死後:

維倫紐夫過世後,加拿大航空出動專機護送他的遺體回到家鄉蒙特婁(Montreal),

加拿大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儀式,並且將加拿大的Ile Notre Dame賽車場改名為Gilles Villeneuve賽車場。




懊悔的皮洛尼:

維倫紐夫的死對皮洛尼造成了極大的衝擊,此後,他在本賽季一度在積分榜上領先,但是在第12站德國站

的排位賽中,在大雨中,皮洛尼撞上了雷諾車隊的亞倫·保魯斯(Alain Prost),和維倫紐夫一樣飛上了高空。

幸運的是,皮洛尼並沒有被甩出車外,保住了性命,但是他的雙腿嚴重骨折,也結束了他的賽車生涯。

皮洛尼是真心的為他一手釀出來的悲劇感到懺悔,他的房間掛滿了和維倫紐夫的合照。五年後,皮洛尼在一場遊艇

競賽中意外身亡之後,他的女友為他生下一對雙胞胎,後來她將這兩名遺腹子取名為Didier和Gilles。




法拉利「27」號傳說:

維倫紐夫過世時所使用的27號車號,成為了法拉利車隊最神聖的車號,由於當時各隊的車號是固定的,

所以一直到1996年以前,法拉利的王牌車手一直使用27號。




吉爾之子 雅克·維倫紐夫:

吉爾·維倫紐夫過世後整整15年,他的兒子傑克·維倫紐夫(Jacques Villeneuve)取得了F1的世界冠軍,

達成了父親未能完成的夢想。雅克‧維倫紐夫僅僅26歲就囊括了F1世界冠軍、CART世界冠軍、

以及印地500冠軍,他在取得後兩項錦標的時候,所用的車號就是父親的27號。




歷年成績:

賽季 . 車隊. 出賽. 桿位. 最快圈速. 分站冠軍. 頒獎台. 積分. 年度排名.
1977. 麥凱倫車隊(McLaren Ford Cosworth). 1. 0. 0. 0. 0. 0.

賽季. 車隊. 出賽. 桿位. 最快圈速. 分站冠軍. 頒獎台. 積分. 年度排名.
1977. 法拉利車隊(Ferrari). 2. 0. 0. 0. 0. 0.

賽季. 車隊. 出賽. 桿位. 最快圈速. 分站冠軍. 頒獎台. 積分. 年度排名.
1978. 法拉利車隊(Ferrari). 16. 0. 1. 1. 2. 17. 第9名.

賽季. 車隊. 出賽. 桿位. 最快圈速. 分站冠軍. 頒獎台. 積分. 年度排名.
1979. 法拉利車隊(Ferrari). 15. 1. 6. 3. 7. 53. 第2名.

賽季. 車隊. 出賽. 桿位. 最快圈速. 分站冠軍. 頒獎台. 積分. 年度排名.
1980. 法拉利車隊(Ferrari). 14. 0. 0. 0. 0. 6. 第10名.

賽季. 車隊. 出賽. 桿位. 最快圈速. 分站冠軍. 頒獎台. 積分. 年度排名.
1981 法拉利車隊(Ferrari). 15. 1. 1. 2. 3. 25. 第7名.

賽季. 車隊. 出賽. 桿位. 最快圈速. 分站冠軍. 頒獎台. 積分. 年度排名.
1982. 法拉利車隊(Ferrari). 4. 0. 0. 0. 1. 6. 第15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