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b1 wrote:不曉得朋友是以台本的...(恕刪) 本田的引擎似乎已經很久没在國際奬項上有什麼表現,不管是油耗或是馬力等方面,都没有特別突出,現在許多國際大廠在引擎技術上都比本田優秀至於F1,早在好幾年前本田重回F1,除了一開始外,本田似乎表現的不是很好而台本就更別提了,現在台本經營下的本田,那種引擎表現令人搖頭
yzchen wrote:請大家看看網路嘴砲...(恕刪) 他說的也只是實話...現在的本田早就不是之前的那個本田了!!!不管是商用市場還是F-1...這一落後就要用更加倍的資金跟時間來追...這賽季開賽之前還有人說之前的本田厲害到還要降馬力有的沒的...結果一開賽直接被放2圈...現在的本田除了地球夢...真的沒別的了!!!更不要說本田連地球夢都沒辦法大量生產...福特的PS變速箱雖然問題多多...但起碼1.0渦輪的產能還可以供應到台灣來!!!放眼望去...地球夢跟EcoBoost家族...本田連打福特都很喘阿...更何況這還只是福特而已呢...
sogo360 wrote:本田之前說阿龍嫂意外是風吹的也是難以想像 說風吹的是McLaren,與本田無關。本田只是個引擎供應商,與引擎無關的部分是McLaren的事。http://uk.reuters.com/article/2015/02/23/uk-motor-racing-alonso-idUKKBN0LR1KP20150223
blhsing wrote:說風吹的是McLaren...(恕刪) 既然只是單純的引擎供應商 那請本田車迷不要提起90年代McLaren的稱霸歷史 都自動只往本田臉上貼金沒McLaren的車架 空力 本田要靠自己有這樣的成就 難如登天
Ralf0712 wrote:既然只是單純的引擎...(恕刪) Mclaren與Honda合作應該是以Mclaren為主,所以兩者是程度而不是絕對關係,原則上在過去MH合作的時代是以日本挑戰歐美車廠的氛圍下集中大家對Honda競賽精神的關注,當然那時候洗拿也確實創造了本田風光,現在時空跟技術層次都變了,Mclaren車隊在F1形象上已大過Honda,尤其是在空力設計以及以往輝煌戰績印象之下,自然會將澳洲套兩圈的敗因聚焦在Honda引擎身上.並非Honda技術不足,應該與數據經驗累積不足有較大關係,尤其是FIA限制了每位車手4套引擎的做法,或許這是歐洲車廠保護主義也或許不是,但我認為Honda今年賽季應該要到中後段才會有起色,Honda要加油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