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評論人前先研究一下,看一下別人的說明吧!!
原因一:
http://daiwen.com/archiver/?tid-13959.html(網址已失連,所以補貼內文)
Honda不用Turbo的Reason
很多人都奇怪, 為什麼Honda都不用Turbo...其實, 在80年代中至末其Honda也一直有使用Turbo的技術....不過都是在跑道上( 街上的只有City Turbo吧 ).
當年日本賽車道上, 有Turbo的Honda Accord( 改裝的) 可以說是紅極一時 (以前Honda是用Accord跑的, 在沒有VTEC之前)..但是在一次比賽上Honda Accord出現了意外.....車毀人就....sigh.....這次意外找出來的原因是因為煞車系統受不了Turbo車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在煞車到低轉的情況下...Turbo還是在發放大馬力 (Turbo是在發動機打著的時候就開始工作, 但是在3000轉以後才會發放大馬力的)..
所以, 當年的Accord就是因為煞車技術跟Turbo技術的矛盾下報廢了...... Honda是做摩托車起家的, 所以他們其實對車的轉數是很有經驗的(我們可以說Honda是玩轉數起家的) 其實在那次意外之前Honda早就發覺Turbo的弊病, 而且在研究如何用自然吸氣的方法來玩他的轉數 (就是提高馬力跟扭力)但是由於那次意外, 加速了他們在開發自然吸氣技術上的決心..
而在大概1989年末, 1990年初. 算是試驗版的VTEC發動機放在Honda EF Civic-SIR上而推出市場...( 當時的EF Civic 的 B16A 好像只有140馬力 )同年, Honda Crx, Prelude, integra也推出了VTEC model..當然, 還有名車NSX啦...
(雖然是同年, 但是Crx跟integra的B16A已經有160馬力了, 給EF的多了20馬力, 而Honda prelude BA5的VTEC是2.0L的(very rare), 到1991年BB4的prelude就是我們常說的2.2L VTEC..
原因二:
http://5i01.com/topicdetail.php?f=261&t=1568712&p=2
Gucci720 wrote:
地面效應早在 198...(恕刪)
1983–1992 使用HONDA引擎的車隊 Lotus, McLaren, Tyrrell, Williams
88年 沒有McLaren MP4/4優異的底盤 Senna與Prost兩位頂尖車手 可以橫掃整個賽季?!
同樣使用HONDA引擎 換成Lotus Tyrrell 確是無法如此
只有這兩支傳統頂尖車隊McLaren與Williams拿下很好的成績 因此空力與車架優勢影響力
凌駕於引擎之上
80~90年代地面效應還是存在好嗎 94年Senna出事的原因你去看看Discovery有深入的探討
原因是當時SC出來帶領多圈後 賽事重新恢復Senna賽車胎溫過低使得胎壓下降 造成底盤與地面失去產生
地面效應的最佳高度 過低 失去地面效應 喪失底盤吸附地面的下壓力
Ralf0712 wrote:
1983–1992 使用HONDA引擎的車隊 Lotus, McLaren, Tyrrell, Williams
88年 沒有McLaren MP4/4優異的底盤 Senna與Prost兩位頂尖車手 可以橫掃整個賽季?!
同樣使用HONDA引擎 換成Lotus Tyrrell 確是無法如此
只有這兩支傳統頂尖車隊McLaren與Williams拿下很好的成績 因此空力與車架優勢影響力
凌駕於引擎之上
80~90年代地面效應還是存在好嗎 94年Senna出事的原因你去看看Discovery有深入的探討
原因是當時SC出來帶領多圈後 賽事重新恢復Senna賽車胎溫過低使得胎壓下降 造成底盤與地面失去產生
地面效應的最佳高度 過低 失去地面效應 喪失底盤吸附地面的下壓力
先去了解什麼是地面效應﹐誰先用在 F1﹐為什麼被禁﹐什麼時候被禁後再來討論
說 Ayrton Senna 的 FW16 是因為地面效應而失去控制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Racing, competing is in my blood. - Ayrton Sen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