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任天堂公司總裁說:PS Move就是一個Wii二代

inoue555 wrote:
「並沒有因為在美術上的花費而使內容減縮」啊~


FF13會變成一本道,而不能像以前的FF一樣探索許多城鎮

就是因為美術上的花費而使內容縮減了

用2D點陣圖弄出一個城鎮

用480P的3D弄出一個城鎮

用1080P的3D弄出一個城鎮

這之間的成本是差很多的
這幾天很忙,所以回覆晚了些,這篇回完又要去忙了


路邊的浣熊 wrote:
說到遊戲界主要客戶, 你就說核心玩家單人買片多, 所以是主要客戶,
證明了輕玩家向遊戲銷量事實上超越核心向遊戲很多, 你就說核心玩家口味分散,
證明PS3上銷售最多的口味是RPG, 但是賣的好的只有華麗的RPG, 你就說RPG也分口味,
證明核心向Game廠的獲利不佳, 你就說只要還有出核心向遊戲就好,
證明核心向Title事實上越來越少, 你就問我能買幾款,
不都是你高興就好嗎?

輕玩家取向遊戲銷量高,可是麻煩仔細看一下,
這些超暢銷作品都是誰家的遊戲?幾乎都是老任啊,其他的廠商呢?
其他廠商既然在輕玩家這一塊做不到老任的本事,改打核心向不是很正常嗎?
以世界銷量來說,PS3上也是有超越瑪莉歐銷量的遊戲存在啊。

再說,你之前說:「核心玩家一個人買6片遊戲就可以永保廠商繼續製作核心遊戲了」。
這目標對核心玩家來說一點也不難,不正說明了核心玩家是主要客群?

或許不該說是口味問題,但我也不認為是畫質取向,而是大作取向。
就像我雖然現在已經不太玩RPG,但至少也還認得FF,但其他的就沒什麼印象了。
除了FF,其他RPG在任何平台的銷售看來都差不了多少,名氣在行銷上占了很大的便宜。

而PS3上銷量最好的是RPG,這只適用於日本,甚至該說只適用於FF系列。
各個地區玩家的喜好落差很大,這能從日美英年度銷售排行上看出來。

另外想到一點,所謂核心向應該不是單純指高畫質遊戲,
而是指遊戲內容的口味偏向核心玩家喜好。

獲利不佳是相對於任天堂吧,如果營收和過去相比是成長,要怎麼說是獲利不佳?
而且獲利問題還牽扯很多因素,不是只有開發成本增加會有影響,
例如之前SONY就因為日圓匯率因素,導致黑字直接被翻成赤字。

而看一下各年度遊戲發行量(這裡只以日本來看),
PS3或360上的遊戲也沒有呈現愈來愈少的趨勢。


路邊的浣熊 wrote:
至於我做什麼的, 應該不關你的事,
一個月2~3個遊戲是因為現在的遊戲都太簡單,
除了RPG以外, 大多一個週末假期就能全破了,
而現在剛好又是RPG式微的時代。

好奇你怎麼擠出時間來罷了,不知道你敵意這麼重是在重什麼?
討論到現在,我可對你做過什麼情緒性的攻擊?反倒是你一直在扣人帽子吧?

一個周末假期全破,我大概只能粗玩吧,
要細玩的話,這個時間對我來說實在不太夠。


路邊的浣熊 wrote:
既然你說沒錢廠商放到掌機上就好,
那好啊, PSP遊戲平均開發成本1億2千萬日幣,
PS2開發成本平均5~6000萬日幣,
你以為掌機就能多好?
出在DS上嗎? 核心向玩家是不能滿足於那種畫面的對吧?

一億兩千萬印象中是マーベラス這間公司公布的開發成本,應該不是業界平均值。
以「2009 CESAゲーム白書」發表的內容,日本的平均開發費是:
PS3:3億8860万、360:1億9040万、Wii:1億3410万、PSP:5650万、DS:4940万。

既然你覺得實驗性質遊戲發在PSP上也討不到便宜,那麼發在Wii上就有嗎?
我實在看不出來,為什麼開發費比PSP高的Wii就能提供廠商做實驗的空間?
而如果Wii可以提供這種空間,那麼以成本看起來,高畫質的360也勉強可以。

而且,請不要一直扣那種「核心玩家沒有畫面就不買單」的帽子。
我可有說過沒精緻畫面就不是好遊戲?我只說「希望」畫面能更漂亮。

另外,提到開發成本,照這白皮書提供的數字,
可以看出開發成本和早期相比已經下降了很多,
就像當初PS2剛推出時,開發成本也不是現在的日幣幾千萬就能搞定一樣,
遊戲廠商愈是做這些遊戲,愈能帶動技術進步,連帶使成本下降。


路邊的浣熊 wrote:
轉移成Apple store遊戲界當然也還在,
只是變成這樣就證實你說的核心向遊戲一直出是你一廂情願的想像。

是不是我一廂情願的想像,就等這情形是不是真的會實現再說囉。


路邊的浣熊 wrote:
傳統遊戲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你玩了20年都不會膩,
怎麼4年不到的Wii你就膩了?

應該沒人能否認,方向鈕加按鍵是目前已知最有效率和精準的操作方法吧?
體感操作是很新鮮,但目前還無法取代傳統操作,而且最大的問題是……累。
偶爾為之,OK;連核心遊戲都這樣玩,饒了我吧……Orz


路邊的浣熊 wrote:
一直在那裡要走上一樣的路,
上面也說過了,
不是終點一樣過程就一樣,
別人曉得怎麼保留體力,
你要馬上衝上去送死我也沒意見,
只是這樣連終點都到不了。

老任自己現在不也走上了?
3DS的開發費將會接近Wii,創下掌機最高開發成本的記錄。
這樣算不算衝上去送死?還是說只要做這件事的人是老任就OK?


路邊的浣熊 wrote:
任天堂回答股東的問題時, 對3DS的價格的期望是在25000日幣,
不知道這個價格你覺得平不平價,
順帶一提,
PSP剛發售時的價格是20790日幣。

你都說出PSP剛發售時的定價了,那你覺得3DS平不平價呢?


路邊的浣熊 wrote:
我說了, 解決辦法有人提供,
但是有人嫌該平台硬體爛,
那有什麼辦法。

看起來除了讓老任賺得飽飽之外,並沒有解決別人的問題。
個人覺得畫質造成的成本問題只是其次,關鍵是開發商自己的創意問題。

爛也不是我說的,但Wii平台的硬體規格最低也是事實。
硬體規格低和遊戲好不好玩當然無關,但就像我前面說的「遺憾」,
我的意見一直都是「要是這遊戲的畫質再好一點,玩起來就更痛快了」。


ALEX911 wrote:
順帶一提,今天公司日本人說在日本小賣店很少在賣PS3耶~(我也嚇一跳)
因為太貴了加上GAME真的太少了~
只有說除了上一次FF13購買潮以外。

上一次的購買潮應該是torne了吧。
小賣店不喜歡賣SONY的東西很正常,因為價格踩得很硬。


kevinpank wrote:
FF13會變成一本道,而不能像以前的FF一樣探索許多城鎮
就是因為美術上的花費而使內容縮減了
用2D點陣圖弄出一個城鎮
用480P的3D弄出一個城鎮
用1080P的3D弄出一個城鎮
這之間的成本是差很多的

成本當然是差很多啦,這沒有疑問。

我沒玩FF系列,所以不知道歷代之間有什麼改變。不過你要怎麼知道,
究竟是開發團隊一開始就沒打算這樣做,還是想做卻礙於成本而沒做?
因為,也有很多高畫質遊戲是以豐富的支線任務著稱,不是嗎?

inoue555 wrote:
再說,你之前說:「核心玩家一個人買6片遊戲就可以永保廠商繼續製作核心遊戲了」。
這目標對核心玩家來說一點也不難,不正說明了核心玩家是主要客群?


原本人家的意思應該是...
同一片遊戲買6片吧...
因為開發費上升了6倍...

嗯... 我自問玩很多! 一年也有20片上下的開銷吧!(含NDS) 但同一遊戲買個6片我還真是做不到... 宅式說法, 一片收藏, 一片借人推廣, 一片開來自玩... 也才3片... 你確定核心玩家可以買6片?


另外...
有些地方大家不妨想想...

像是讀書就是有人考第1, 有人不行... 平平大家都是人, 不公平嗎? 但有沒有真的努力過才說? 說老任開發輕遊戲怎樣的, 可能人家有人才做遊戲, 可能人家市場動向掌握得好... 但人家有沒有努力? 其他廠有沒有努力? 現在多頭馬車年代, 幾個主機戰場... 資源分配怎樣, 大家看得到的...

成功與否還是看比較, 你HM3比上Wii sports, 那是比不上, 但比較回自家MH家機系列, 是賣最好, 理論上出貨後價崩和老卡沒關係... 至於拿不拿去和掌機這免收費連線平台比... 還是判斷成功或失敗, 是老卡的問題, 但這片遊戲也證明了好好出遊戲還是可以賣出成績的... 這成本比之Wii上其他遊戲如何, 我不知! 但我知道這成本一定比在PS3的HD環境下開發省很多! 老卡在這世代上有多少片遊戲可以多百萬?

又談談操作...
核心遊戲操作嘛...
至少Wii出現是圓了我一下當年看到DC GUN推出時, 看到槍上有十字鍵, 以為會有遊戲可以自己控制邊走邊射的夢想... 這類FPS/TPS(我用METRO PRIME及BIO4說吧!)都是蠻核心, 輕玩家不會玩的, 但這使用了Wiimote之後, 我才覺得叫找對了操作法! 這會很累? 可能懸著手臂會比以前累一點... 但應該還好吧! 真正會累的是斬擊女武神一類... 這我也是很高興這算是"變相新種"的斬擊action類型出現... 但這累我累得高興啊! 我是想不到手把可以玩這個就是... 而這類遊戲算小品還是核心... 斬擊的技術要求(指normal以上)和收集要素... 我真的很難將這個當做輕的遊戲啊~

時代在進步...
技術推陳出新...
開頭成本一定偏高, 因為是新技術, 之後回落, 因為普及與產能穩定了... 老任走的都是穩定後的路線... 對它來說可能是只賺不賠為目的(指硬體), 但其實也同時因為沒有走頂端... 一些相對不大的廠商也可以用相應不大的資金去創作... 核心遊戲有之, 非核心的也有... 這是事實吧?
kamemonster wrote:
原本人家的意思應該是...(恕刪)


噗,原來他是這個意思嗎,那我還真是沒看懂。
但是這還是不影響做核心遊戲也能獲利的事實啊,
就像你說的,認真做遊戲還是能賣。

卡普空在高畫質主機上破百萬的有五款,最高的是530萬套,
在PSP上有三款,最高的是300萬套,若含BEST版則是400萬套,
在Wii上有三款,最高的是170萬套,這樣的成績看起來還不算太差吧?
看起來,高畫質主機對卡普空貢獻較高啊......

MH系列是我個人的喜好啦,要說銷量,也只在日本台灣吃得開而已,
歐美對這套遊戲似乎興趣不是很高,MHFO發在360算險棋吧。
我很想知道MH若發在PS3能賣出幾套,只是目前還只能期待。

PS3開發成本的確高,不過也一直在降,而360現在和Wii的開發成本相去不遠了,
加上360和PS3的遊戲很多都跨平台一魚二吃,我不覺得這影響還有那麼絕對。
我覺得還是遊戲廠商的創意比較重要吧,成本影響還只是其次。

有適合體感的遊戲,也有不適合的,
體感操作或許有人累得很高興,不過我是真的只覺得累。我承認我很懶
要我用體感玩MH3,出一次任務我就投降了吧

不想花大錢做遊戲,也還是有很多平台可以選擇,
Wii是其一,PSP,DS也是,而且若花得起Wii,選360也勉強可以。
若說Wii便宜卻嫌PSP貴,我還真搞不懂那邏輯是怎麼回事。

雖說到時候PSP2的開發成本也有可能更高,
不過目前公開的官方說法,3DS的開發成本會到Wii等級。

老任走的都是穩定後的路線?可是看來這次3DS不是了。
這次是老任自己把開發成本拉高到了新檔次。
inoue555 wrote:
這幾天很忙,所以回覆...(恕刪)


辛苦了。

inoue555 wrote:
其他廠商既然在輕玩家這一塊做不到老任的本事,改打核心向不是很正常嗎?
以世界銷量來說,PS3上也是有超越瑪莉歐銷量的遊戲存在啊。


我本來刻意不想提世界,
既然你提了, 那就來談世界,
PS3世界銷量最好的遊戲是COD:MW2, 881萬,
新馬Wii目前的世界銷量是1055萬,
再來看後續趨勢,
5月NPD中, 新馬Wii是銷售第七, PS3的COD:MW2是20之外,
還是說拿這種瑪莉歐遊戲中的瑪莉歐遊戲對PS3太不公平了,
那拿重製版的用Wii玩瑪莉歐網球來比好了, 我懶得查銷量,
算PS3贏囉~

inoue555 wrote:
獲利不佳是相對於任天堂吧,如果營收和過去相比是成長,要怎麼說是獲利不佳?
而且獲利問題還牽扯很多因素,不是只有開發成本增加會有影響,


你直接找出純利益成長的遊戲廠商給我看,
我懶得打數字了。

inoue555 wrote:
好奇你怎麼擠出時間來罷了,不知道你敵意這麼重是在重什麼?
討論到現在,我可對你做過什麼情緒性的攻擊?反倒是你一直在扣人帽子吧?


因為真的不關你的事, 不管你有沒有做過情緒性的攻擊。


inoue555 wrote:
一億兩千萬印象中是マーベラス這間公司公布的開發成本,應該不是業界平均值。
以「2009 CESAゲーム白書」發表的內容,日本的平均開發費是:
PS3:3億8860万、360:1億9040万、Wii:1億3410万、PSP:5650万、DS:4940万。


http://www.develop-online.net/news/33625/Study-Average-dev-cost-as-high-as-28m

國外的調查, 跨平台遊戲平均約18~28億日圓, 單一平台約10億日圓,
這可能只能表示日廠沒錢拼成本又賺不到錢,
如果這樣還能一直出遊戲, 大概這些日廠辦公室都有擺一台印鈔機。
再說, 是沒錢開發降低預算還是開發費門檻降低還有得討論。

inoue555 wrote:
應該沒人能否認,方向鈕加按鍵是目前已知最有效率和精準的操作方法吧?
體感操作是很新鮮,但目前還無法取代傳統操作,而且最大的問題是……累。
偶爾為之,OK;連核心遊戲都這樣玩,饒了我吧……Orz


那是那些核心向遊戲廠只會把傳統操作直接換成體感控制,
不思考體感控制使用的時機, 方式, 比例,
當然就會變成很多人口中的為體感而體感,
這跟HD主機上很多為高清而高清的遊戲有什麼不同?
再說, Kinect跟Move都要出了,
到時候看看會不會比較不累。

inoue555 wrote:
老任自己現在不也走上了?
3DS的開發費將會接近Wii,創下掌機最高開發成本的記錄。
這樣算不算衝上去送死?還是說只要做這件事的人是老任就OK?


DS發售時間是2004年, 現在2010年, 3DS預定2011年上市,
6年多的時間準備不夠嗎?
人家任天堂賺到足夠的錢開發,
其他人賺不到還要怪任天堂嗎?
不同時間投入所需要的成本都不一樣,
在最高的時候就投入當然是死,
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都不懂嗎?
還在那裡說不也走上了,
人家晚了6年還超過你的話,
那你該不該反省自己前六年都在幹嘛啊?

inoue555 wrote:
你都說出PSP剛發售時的定價了,那你覺得3DS平不平價呢?


我可以接受, 你不能接受可以不要買,
25000跟20790不是什麼天地之差,
而且這只是標準售價,
不等於玩家可以入手的價格,
不過你自己都說Sony價格踩得很硬了~
inoue555 wrote:
成本當然是差很多啦,這沒有疑問。

我沒玩FF系列,所以不知道歷代之間有什麼改變。不過你要怎麼知道,
究竟是開發團隊一開始就沒打算這樣做,還是想做卻礙於成本而沒做?
因為,也有很多高畫質遊戲是以豐富的支線任務著稱,不是嗎?


FF13製作人鳥山求訪談,這個夠份量了吧?
=============
鳥山求 解釋 FF13一本道的原因
http://forum.gamer.com.tw/C.php?page=1&bsn=60281&snA=57775

目前在舊金山舉辦的GDC遊戲開發者會議
出席與會的FF13導演鳥山求接受媒體採訪說明了
FF13缺乏傳統 RPG探索要素的原因

鳥山說明
由於HD主機開發困難以及從零開始的水晶引擎的關係,大幅拉長了遊戲的開發時間
為了在時間上取得平衡,以往FF系列常見的遊戲要素與MINI小遊戲就只能忍痛取消…

但鳥山也說到有了這次FF13的開發經驗與技術
" 下次的FF作品,說不定我們就能加入許多過去就有的要素了。 " (FF13 Versus?)

最後鳥山則表示了FF13不排除DLC的可能性…
==============

時間=成本,我想這應該沒有疑問吧~~
路邊的浣熊 wrote:
辛苦了。我本來刻意不...(恕刪)


881萬是美國銷售,不是世界。日美英總銷量是1186萬。


然後這是從卡普空官網找到的。我不是很擅長看財報,解讀有錯的話還請告知。



進入次世代主機的時代以後,和PS2時代相比,
營收水準看起來有提高,整體走向看來算是穩定中求發展。

2003的巨額赤字印象中是因為投資失敗,07~08~09都上升,
2010的減收則是主要因為許多大作發售日延期,
因此2010年沒賺到的部分,有可能在2011年補回來。

當然,日本其他遊戲商以減益居多,
但是既然卡普空可以達成增益的目標,代表問題應該不是出在開發成本,
否則同樣是做高畫質遊戲,為何歐美開發能如此大手筆,卡普空也能賺?
要是沒有獲利的希望,誰會一直燒錢?

當然啦,你如果是要說獲利效率比不上任天堂,我絕對同意。


另外,不想說當然可以不說,我也只是好奇順口問問,
我的意思是,又不是在攻擊你什麼,沒必要那麼敵意滿點。


是沒錢開發還是門檻降低,這不在業界就不得而知,
但是這還是代表用這個預算就能做出遊戲,不是嗎?
而且日廠的規模本來就比歐美小,要怎麼和人家拚成本?
但即使如此,日廠也還是做出了不少暢銷作吧?


為體感而體感只會讓人累,為高清而高清至少眼睛還挺舒服的
以上是玩笑話。

兩台高畫質機都要出體感,對我來說結果沒什麼不同,
玩久了就是累,這一點不會有所改變,差別頂多是空間定位變精準一點吧。


你的著眼點不是「遊戲界」嗎?怎麼又變成只要老任挺得住就好了咧?
3DS開發成本提高對荷包滿滿的老任來說當然OK,那其他廠商呢?
這和高畫質家機平台造成的成本上升效果有什麼差別?

老任這次率先把掌機的開發成本推高,
你前面不就在怪高發成本拖垮遊戲界,怎麼現在標準又變了?
還是說,對你來說,遊戲界就是老任而已?


是你問我平價不平價,然後又自己補上一句當初PSP比較便宜,
我才想問你究竟是認為3DS貴還是便宜咧。

能不能接受?
上頭有想玩的遊戲的話就得買啊,不能接受也得接受,
就看到時候對上面的遊戲有多少愛囉


忍不住還是先回了,這次真的要去忙了,有回覆的話過幾天再繼續。
inoue555 wrote:
以世界銷量來說,PS3上也是有超越瑪莉歐銷量的遊戲存在啊。


inoue555 wrote:
881萬是美國銷售,不是世界。日美英總銷量是1186萬。


Activision在2010/03/16才宣稱全世界賣了1400萬片, 而且是兩版本合計,
怎麼PS3版自己就1186萬片, 還大大超越歐美普及率較高的Xbox360版,
你可以教我一下你哪找來的數據嗎?

inoue555 wrote:
因此2010年沒賺到的部分,有可能在2011年補回來。


明年財報指出補回來了你在來說嘴好嘛?
等你2011年5月拿資料來。

inoue555 wrote:
當然,日本其他遊戲商以減益居多,
但是既然卡普空可以達成增益的目標,代表問題應該不是出在開發成本,
否則同樣是做高畫質遊戲,為何歐美開發能如此大手筆,卡普空也能賺?
要是沒有獲利的希望,誰會一直燒錢?


哇, 說有獲利就好的是你, 說其他廠商以減益多也是你,
你要不要去當其他各日本遊戲廠的CEO,
然後跟他們說「學卡普空就好」,
不過就某方面來說, 是該學卡普空啦。
本世代應變最快的3廠就是卡普空。

inoue555 wrote:
你的著眼點不是「遊戲界」嗎?怎麼又變成只要老任挺得住就好了咧?
3DS開發成本提高對荷包滿滿的老任來說當然OK,那其他廠商呢?
這和高畫質家機平台造成的成本上升效果有什麼差別?


其他廠商沒錢做開發費跟Wii一樣的3DS遊戲就有錢做成本更高的PS3/Xbox360遊戲喔?
老任平台的開發成本是花了多少年才提高到3DS遊戲=Wii遊戲?
就算提高了, 又跟開發PS3遊戲和Xbox360遊戲差多少?
說過很多遍了,
老任平台上開發遊戲的經費膨脹斜率比其他平台低很多,
是我太高估你的理解力嗎?
走坡度比較高的坡累還是坡度低的坡累?
這小學生都分辨得出來吧?
一直在那邊高高高?
人家要你一次跳過20層跳馬比較容易,
還是先讓你跳5個, 再跳7個, 再跳10個容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