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ue555 wrote:
首先,瑪莉歐系列本來就是大作,但它的取向同時也適合輕度玩家,
輕度玩家+核心玩家自然撐得起這麼多數量。
主機數量就是只有兩倍不到,
不管你說的核心玩家是二機流還三機流,
這些玩家的Wii就是已經算在這個數據裡面,
就算這1000萬台Wii裡的518萬台旁邊都有一台PS3好了,
難道這些二機流三機流玩家只玩Wii的片不玩PS3/Xbox360的片嗎?
那這些貪心的核心玩家為什麼這樣對待MGS4?
只有1/7的PS3玩家買單,
人龍4更是只有1/10的PS3玩家買單,
這些遊戲完全能滿足所謂貪心的核心玩家對聲光跟內容的滿足吧?
那為什麼結果是這樣?
inoue555 wrote:
而且,請問有什麼統計指出核心玩家只要聲光不要內容呢?
為什麼要一直用二分法把核心玩家畫在「只要聲光」呢?
不是核心玩家「只要聲光」,
是很多愛對聲光嘰嘰歪歪的玩家喜歡自稱核心玩家。
inoue555 wrote:
當然不是什麼電影都得搞得像阿凡達;但也不是什麼電影都得搞得像昏黃老片。
時代就是在往高畫質前進,不管走得快或走得慢,遲走都是要走上這條路的。
說到重點了, 走得快走得慢的問題,
遊戲市場目前的問題就是走得太快,
這是以往硬體性能競爭所衍生出來也無可避免的,
但是有人作出了更華麗的畫面,
其他同業敢不跟進嗎?
大多人不敢,
但是有一個人敢,
大家都知道是誰,
市場也證明他對了。
對了, IMDB第一名的刺激1995是1994年的片子,
第二第三名的教父1,2是1972/1974的片子,
第四名的黃昏三鏢客是1966年的片子,
不知道算不算昏黃老片就是。
inoue555 wrote:
要不然,老任幹嘛要搞3DS呢
不是3D就是阿凡達,
能弄出不同於阿凡達的3D才是真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