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廠支援小, 或是根本就是上去撈錢, 不給大作的嗎?
現在WiiU支援到1080了;
誠然, 現在雖然在E3在看E也3上必然會是跨平台的遊戲了... 但實際上有多少三廠最後會支持還是未確定的; 但從常理來說, 能跨多一個不台的情況下, 不跨就很不正常吧?
那麼本來除了極偏見而不喜歡, 但實際賣得不差的大部份老任本家遊戲...
加上本來就是被敷衍充數支援的一些3廠遊戲...
本來就有的優勢繼續有~(指本家)

本來欠缺的現在補上了~(指三廠)

那還有甚麼好挑剔的呢?
至少就WiiU的手把看來, 必要的按鍵都有了, 在三廠弄跨平台沒難度...
在我看來那個觸屏弄得好的... 就如Wiimote用得好的情況一樣, 大概要依賴本家努力了;
實際上... 這個觸屏多少算是老任不死心的做法吧... 要三廠善用指向及揮動... 礙於跨平台的成本考量, 三廠多是應該懶得做的了... 那個個簡單的觸屏, 隨便一點的就是將體力或道其甚至地圖的放上去, 多寫這部份不太難吧? 至少不用搞測試去看看合不合直感操作... 再不濟... 真的無視的話, 放個三廠logo或是WiiU logo也是還好吧?
很大程度上我覺得WiiU是老任向三廠妥協的產物! 為了方便三廠跨平台竟然出新機... 真是友善到不行耶!

至於不少硬件情結的板友擔心老任的硬件會不會追不上友機們應該會拉出來的再次代機(10年機?)... 嘛... 個人覺得在電視都是1080P的情況下, 這WiiU就算硬件真比不上對手, 減少材質的精緻度, 放棄一些特效... 像今天一些PC遊戲舊卡要跑得順一樣... 至少跨平台上輸出720P至1080P應該是沒問題吧! 差距大概應該像當年PS2, GC, XBOX無印那樣的差距... 看得出, 但除眼光特好兼很喜好硬體效能的朋友外, 應該差不太遠... 至少沒有今天Wii和友機版本因為解析度及效能差距大, 三廠又不想鑽研Wii獨特玩法下外包給小廠後般嚴重吧?

現階段除了我不知道WiiU的價格之外, 我基本上看不出這步棋有問題的地方...
創新玩法甚麼的... 其實不少板友也是針對老任說說而已吧! 實際上看看Wii上的作品, 善用特色硬體... 做得好的, 其實有多少家? 最主要的只有老任自家! 唉... 三廠要的是方便的跨, 不要你獨特的讚! 基於成本考量是沒錯啦! 所以老任今次發佈WiiU的確偏向守成, 突破不足... 但這也沒法子吧~~ 又出個獨特的硬件弄到第三廠支援不力... 重複今天Wii的後期反而奇怪吧? 若沒吸收到現實的教訓, 還硬撐到孤掌難鳴... 這不是很奇怪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