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S4簡單開箱 |
在11月中,PS4於北美上市時,小編就已經和SCET商借美版機器為大家拍攝過實機外觀。上週12月18日台灣版的PS4正式發售,其實在外觀上沒有什麼差別,所以關於外觀細節上就請大家回頭參考這篇:
PS4北美開賣!主機與控制器實機拍攝把玩分享
不過既然是真正屬於台灣的機器,還是自掏腰包下手的,不管怎樣還是得開箱一下啦!

因為12月18日上市當天,Randal人正好為了採訪出差到東京去,所以實際上回來踢到這一袋,已經是晚了大家整整兩天的20號了。



開箱!PS4美侖美奐的主機就這樣躺在袋子裡,一旁是我個人相當喜歡的新型手把DUALSHOCK4和其他配件。

全部攤開來看,主機、控制器、電源線、控制器充電連接線、一條HDMI線、一副專用的耳機麥克風,加上說明書保證卡,就是全部的內容了。

安置完成!因為目前的住處空間並不大,沒辦法將外型潮到出水的PS4直接當擺飾放出來是個人比較遺憾的一點。


◎主介面使用 - 使用者設定與社群平台連結 |
開啟PS4主機,會先需要進行「使用者帳號」的設定與登入環節。每次將DUALSHOCK4控制器連接上PS4時,都必須指定一個登錄的使用者後開始使用。

一台PS4上可以登錄許多個使用者,和PC一樣。而這個使用者帳戶主要記錄的是我們在使用PS4時的慣用設定、保存的截圖與存檔記錄、所連結的社群網站、實況網站帳號等。不進行使用者登錄,也是可以利用訪客身份使用PS4,當然所有的變更設定在登出之後都會回到原始狀態。

在這裡剛使用PS4可能會有點混淆的點,那就是「PS4使用者帳戶」和「PlayStation Network帳號」是分開的兩個東西。在登錄使用者帳戶時系統會要求我們輸入PSN帳號,不過這時即使不輸入也可以跳過使用PS4的離線機能,如同SCE承諾過玩家的,這是一台可以完全不必經過網路連線就能遊玩的主機。

兩種帳號雖然是分開的兩個東西,但是彼此卻又是互相綁定的。只要在某個User中曾經登錄過一次PSN帳號…之後這個User就會沒辦法登入其他PSN帳號了,因為購買下載內容與儲存資料多有牽涉。

實際使用上,對於同時持用兩個以上PSN帳號的朋友來說,可以透過切換使用者達成在同一台PS4上使用兩個不同的PSN,比過去需要輸入半天帳號密碼登出登入、還會影響記憶卡內容等狀況方便許多。目前日版PS4還沒有上市,未來像Randal這樣同時持有台灣與日本PSN帳號的使用情況就能區分使用者使用。

PS4主機的使用介面和PS3變化相當大,不過概念上依舊是左右橫向切換項目的操作方式。和PS3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分出了「功能」與「內容」兩個不同的分層。進入主介面時,直接看到的會是這台主機上擁有的主要內容。

在第一個主要的「What's New」項目下,會是一面類似社群平台的動態牆。這面牆上會記錄著這個使用者的最新動態,包含玩了些什麼遊戲、分享了什麼圖片與影片等。

每一則每一則的動態當然也是可以點進去觀看詳情的,好友也可以在上頭給「讚」


在這個新訊牆面上也會有一些來自PlayStation Store上的商品廣告,當然也很「貼心」的配置了購買按鈕。


和What's New同一層目錄中,可以瀏覽這台PS4所擁有的遊戲軟體。Randal測試的這台主機目前購買的僅有《刺客教條4:黑旗》英文版,外加上PSN上免費遊玩的《DC Universe Online》和《BLACKLIGHT:Retribution》,以及內建的互動遊戲《The Playroom》。

每個遊戲軟體的方形ICON按下控制器的「↓」,都能進入詳細資訊的頁面。在這個頁面中可以觀賞我們在這款遊戲中的進度狀態、獎盃數量等。過去PS3在選擇啟動遊戲ICON時會改變的背景,PS4則是做在這個頁面中。




此外如許多功能性的選項也都在這一層目錄內,像是「網路瀏覽器」。

這個瀏覽器的功能和過去的PS系列主機上的瀏覽器相比非常的完整,而且使用起來很直覺,多分頁、書籤這些使用瀏覽器時的重要功能都很完善。預設的搜尋輸入欄位則是直接連結使用Google搜尋引擎。

「Live From PlayStation」這個項目和PS4本回重要機能之一「實況」息息相關。在後面的段落會分享到,PS4是非常便於玩家進行遊戲實況轉播的一台主機,不過轉播了當然也要便於玩家觀賞,Live From PlayStation就是透過PS4主機快速觀看玩家實況的一個功能介面。

透過Live From PlayStation可以觀看到的實況,主要是其他也用PS4進行實況的玩家所進行的播送。除了一般的實況觀賞外,PS4也有著特殊的「互動式」實況,特殊幾款遊戲中讓觀眾不但可以看還能簡單的參與。

「影視」與「內容保存庫」兩個項目也是在這一層中。「影視」自然是提供與PS4合作的各種影視服務,目前可以看到的選擇是能關注美國職籃動態的「NBA Game Time」。

內容保存庫中則是主機中擁有、下載的遊戲與追加內容管理的介面。

在主選單層中任何地方按下控制器的「↑」,就會進入另一層主要選單中,在這裡則是與主機、PSN帳號息息相關的各種機能。是只要有使用過PlayStation系列產品的玩家都很熟悉都很熟悉的項目。包含PlayStation Store、Party、個人資料、獎盃資訊、好友、設定與電源選項等。

其中不特別提一下很多朋友可能會找不到的一個東西,是使用者帳戶的刪除方式。如果不小心建立了錯誤的使用者、或是想廢棄掉某個使用者帳戶不用時,這個功能的位置可能得找上一段時間。因為它沒有被放在很顯眼的位置,而是藏在「設定」中的「格式化」目錄下。


初次建立使用者帳戶的流程中,系統會詢問是否要和社群平台進行連動,如果這時沒有設定,之後要補連結社群平台也是得到設定中尋找,位置是「設定」→「PSN」→「與其他服務連結」。


不過可以連動的社群平台,目前也就Facebook和Twitter兩個大宗選項而已


◎當接上了PS Camera
和XBoxOne將新Kinect視為標準配備的作法不同,PS4雖然有著PS Camera這個同時兼有攝影鏡頭、麥克風、動態捕捉等機能的週邊,依舊是作為選配週邊讓玩家抉擇添購。如果有PS Camera,PS4的介面操作與帳戶機能等方面都會增加不少變化。

首先是使用者帳戶部份,當PS4上接有PS Camera時,登錄使用者帳戶會增加一個「登錄臉部資料的動作」。系統會要求我們離Camera有一定距離,之後照要求提供幾個角度給攝影機,然後將臉部記錄下來。

之後在登錄頁面時,PS Camera如果辨識出坐在電視機前的人是「登記有案」的,就會自動登入對應的使用者帳戶。


在登入以後主介面中攝影鏡頭部份就比較沒有使用到,取而代之PS Camera的麥克風帶來的「聲控」主機的機能。

直接從結論來說,這個搭配PS Camera才能使用的聲控…大部分使用狀況下都是雞肋,只有截圖算是比較有實用性。當接上PS Camera後,透過一聲「PlayStation」,我們就可以讓Camera的麥克風收進語音來聲控PS4。這個狀態下,在主畫面上會開始出現明顯的聲控提示。

聲控操作只能以英文語音進行,沒辦法使用中文指令。稍微測試之後共有「Home Screen」回到主畫面、直接唸出遊戲名稱切換到遊戲ICON、「Start」開始遊戲、「Back To Game」從主畫面回到執行中的遊戲、「Sign In」切換使用者帳戶、「Take Screenshot」進行畫面截圖,以及「Power」進入電源選項。

唸遊戲名稱時不用到完整,只要有可以鮮明辨識的開頭就行了。像是《Assasin's Creed IV Black Flag》,只要唸出「Assassin's Creed」就能辨識切換。
實際使用聲控時的感覺如以下錄影片段:
「Take Screenshot」的指令後右上會有小小完成截圖的提示。
整體來說,Camera的語音偵測並不算非常優秀,我在比正常使用距離2公尺近非常多的30公分出聲,也只是剛好能清晰收音。退後到1公尺左右時,不提高音量就會有斷偵測的狀況。其次對於發音辨識的精確也不能算非常令人滿意,大部份都還算能清楚辨識,不過「Power」不知道為什麼在測試中就是很難成功。
目前確定除了PS Camera之外,在主機上以USB連接PS4可用的耳機麥克風,也能進行聲控操作,測試後確認標準配備中連接在手把上的耳機麥克風也是可以的,不過要記得開啟麥克風的收音。收音距離方面的問題改用耳麥後會大大改善。
不過最大的關鍵點在於這些聲控機能都找不到什麼必要的應用場合,除了手玩到正忙時可能不希望騰出手指按「Share鍵」、唸出「Take Screenshot」就能快速截圖(不過因為單字太長也不是真的很快速…

◎《The Playroom》 - PS4操作動態的最佳範例 |
在PS4主機中直接內建的遊戲軟體《The Playroom》,之前已經數次於各種宣傳場合曝光過。PS4除了主機上的各種機能提昇外,使用體驗中最大的變化會來自於全新的遊戲控制器DUALSHOCK4,以及PS Camera,而《The Playroom》正好是這兩項設備的最佳展示用遊戲。

不過雖然是隨機內建的軟體,要進行《The Playroom》卻得非得要有一個不是標準配備的PS Camera。如果沒有PS Camera,執行《The Playroom》就只能看看預先錄製的展示影片。


PS Camera是針對客廳電視空間設計的設備,所以Randal在辦公室座位上測試起來空間就顯得不太足夠,不過騰出約1公尺後勉強還是可以使用,這大概是PS Camera的極限最小距離了。


設置完PS Camera,讓鏡頭抓到使用者和DUALSHOCK4之後,會有一段DUALSHOCK4的特色介紹演出,點出5個構成DUALSHOK4的重大機能。其一是手把前方有感應機能的「LIGHT BAR」。

其二是中央上方平滑的整片「TOUCH PAD」,增加了觸碰滑動的操作可能。

其三是強化遊戲臨場感受、演出震撼力,讓手把進行振動的「DUAL MOTORS」。

其四為六軸感應器「MOTION SENSOR」,在主機本身的機能中,這個功能主要可以用來移動文字輸入介面的游標,在遊戲操作中也有相當大的應用空間。

最後則是相當有趣的想法實踐,位於手把中央一個分離式的喇叭「SPEAKER」!使用PS4玩遊戲時,不只是電視會有音效傳出,時不時就會有臨場音效或人物台詞是從手把上的喇叭發出,增添層次感。

當然DUALSHOCK4作為新一代的控制器,還有著加強手掌握持處、類比更為精細靈敏、增添「Share」按鈕專司分享,以及下方多了專用耳麥連接孔等各方面的變化調整,不過《The Playroom》提出的這5點正是操作感上的關鍵新穎之處。

《The Playroom》遊戲軟體本身則是運用PS Camera鏡頭進行擴真實境演出的一款親子互動、派對遊戲。好玩嗎?以一個Hardcore玩家的角度來說實在沒有什麼稱得上能玩的東西,用來體驗PS Camera和DUALSHOCK4機能還算是綽綽有餘。

不過小朋友和不太玩遊戲的女性朋友,或許會相當中招吧,因為《The Playroom》中的角色如「RR機器人」,都非常可愛逗趣。

以TOUCH PAD選擇進入「和RR機器人一起玩」後,遊戲畫面會在你的DUALSHOCK4裡面裝滿RR機器人。

RR機器人都在DUALSHOCK4中了!搖動時他們會發出可愛的聲音!這裡就是一個標準的SPEAKER功能展示。

這時讓手指順著TOUCHPAD往下滑動,畫面會轉進DUALSHOCK內部之中,超多可愛的RR機器人!


翻動手上的DUALSHOCK4,畫面上的機器人們就會被搖晃得東倒西歪。這裡使用了六軸動態感應的機能



按下手把上的各個按鈕,RR機器人們會跟隨發出的光開始整齊劃一地跳舞。




別只是在手把裡面搖晃他們,都丟出來外面吧!不停用手在TOUCH PAD上向上劃,就可以把RR機器人們一隻一隻丟出來外頭。


被丟出來的機器人們,如果將手伸過去,PS Camera會感測而讓機器人隨之受到影響,就像我們真的能推動他們一樣


不只是拿著手把的玩家,任何進入PS Camera鏡頭中的人都可以和這些物件虛擬互動。同事大手一揮把一隻RR機器人給打到貼壁。


除了RR機器人外,還有一個可以互動的球形機器人ASOBI。系統還特別提示了不要隨意去攻擊他…

如果把他激怒了…

就會變成這樣。



除了這兩個項目外,《The Playroom》還有著能兩只手把對戰的小遊戲,以及連動PS Vita或平板裝置的各種機能。不知道讓小孩玩什麼,或是女友/老婆總是不能諒解你為什麼買PS4?這時候試著祭出《The Playroom》試試就對啦!

◎螢幕截圖 - 圖片的擷取與快速分享 |
工作之故Randal時常會需要擷取主機進行遊戲的畫面,在沒有便利截圖機能的狀況下,添購電腦用的擷取卡,將遊戲畫面轉入電腦中的一個視窗後再進行截圖就是唯一解。但是這對一般沒有大量畫面擷取需求的玩家來說,就顯得大費周章…而且好的擷取卡,價格有時已經可比遊戲主機本身了。

我們玩遊戲時總是會有一些特別的瞬間,精彩的鏡頭想跟朋友分享,有時只是想炫耀一下自己人物的裝備、有時是為了方便討論而需要有圖片輔助。如今這些需求,在PS4內建的截圖分享功能中都能輕鬆滿足!

PS4在專用手把DUALSHOCK上配置了一個特殊的按鍵「Share」,這個按鈕就是專司截圖、錄影與實況轉播三種分享遊戲畫面的功能。在任何時候,只要按下Share,就能進行以上三個動作之一。

按下Share鈕,PS4就會暫停你正在進行的遊戲進入這個分享選取畫面。在進入這個畫面的瞬間,你想擷取的圖片其實已經被存放在資料庫中了。

如果你不急著上傳,那就再按一次Share或按下「X」鈕回到遊戲中繼續遊玩。如果想即時分享圖片的話,選取中間的「上傳螢幕截圖」,就能把圖片馬上傳給社群平台上的好友欣賞。

小編沒有使用Twitter的習慣,這裡就以Facebook來示範。透過PS4專為Facebook設計的介面,輸入完說明文字之後,點下下方的「分享」,就能立刻將圖片給傳到Facebook上。

如果進行截圖時不想叫出上傳介面,影響到遊戲進行,那就按住Share鍵不放一段時間。右上方出現一個截圖的提示時,就表示成功在背後存取了圖片,只是這個操作就得讓左手拇指被佔用一小段時間。

以PS4截圖機能存取下來的圖片本身品質也相當好,有著1920x1080的解析度。
範例外連圖片
範例外連圖片
整體來說,PS4的截圖機能提供了一般玩家非常足夠的圖片分享機能,方便的上傳操作更是快速又直覺。但是進行截圖本身的效率不夠俐落,也不方便進行大量頻繁的圖片擷取,對特殊使用需求,像是小編得評測遊戲這種狀況,就顯得有點不太足夠。
事實上,這篇介紹中使用的圖片,為求工作效率除了上面兩張外連範例之外也都是用老方法的擷取卡抓的…

◎影片錄製 - 簡單擷取高畫質的動態影像 |
當想要記錄或分享遊戲影片時,就輪到PS4的影片記錄功能上場。要記錄或上傳影像片段,方法和截圖一樣是按下Share鈕,但是一個很有趣的點在於…不管你想不想,總之PS4是在背後偷偷錄影了。


只要你開始進行遊戲,PS4就會在暫存空間中開始進行影片的錄製。一旦你覺得自己剛剛的表現真是如有神助,不分享一下對不起自己時,按下Share鍵!就能回頭找出剛剛打完的一段錄影,分享給朋友秀一下。

在上傳之前,總是會想要修剪掉一些多餘的畫面,留下精華就好,PS4也直接提供了簡單的剪片功能,可以修整出一段自己最需要的影像。在選擇上傳之後,於右上選下「編輯」,就能進行修整。

這個剪片的功能真的是相當基本,僅僅提供我們剪出自己想要的片段,至於什麼剪接、特效那些花俏的後製就沒有了。


而且這裡必須提一下的是PS4內建錄影在影像品質上的優異表現。PS4所錄製出來的影像品質相當理想,在上傳後720p的解析度之下,即使是高動態畫面也不怎麼有模糊或亂訊的情形。大家可以看看這三段測試用的錄影作為參考。
《BLACKLIGHT:Retribution》遊玩畫面錄影:
《刺客教條4:黑旗》PS4英文版遊玩畫面錄影:
《DC Universe Online》開頭動畫轉錄:
PS4的上傳分享機能目前僅有快速傳到Facebook與Twitter的設計,這三段影片是我使用內建分享上傳到自己的Facebook頁面上後,再另外抽取出來,傳上Youtube的。嵌入版的畫質較低,點進Youtube頁面選擇最高品質可以更清楚的觀看影像的細緻度。未來希望可以推出直接連動上傳Youtube的機能啊。

不過,系統隨時都在背後錄影,這聽起來好像不太妙…那不就表示儲存空間會一直被吃掉嗎?來看一下實際的空間使用狀況。內建的自動影像記錄,一段影像檔的時間上限是15分鐘,超過15分鐘就會切換成另一個檔案,如果有中斷進行遊戲也會切換檔案。一段滿15分鐘的影像根據錄製的遊戲不同會有差異,不過都在900MB內。

小編這台PS4的可用儲存空間系統顯示是409GB,從12月20日上陣使用到現在的空間狀況如下圖,其中自動錄製的影像加上手動擷取的圖片共計11GB。

由於使用的時間尚短,暫且還沒觀察出系統是否會自動清除過久沒有使用的影像,至少選項中沒有看到關聯性的設定條目。而假設我們必須一段時間去手動清除一次影像來說,即使是Randal這樣為工作天天開機數小時跑遊戲的,大概也是一週以上才需要清理一次的頻率。當然如果系統能有機制自動判定無用影片予以清除就更理想了,這方面會再和SCE做進一步確認。
◎實況分享 - 一鍵啟動,史上最懶人的實況分享流程 |
如果說PS4主機本體的功能上,有什麼讓我極度驚豔的…那毫無疑問就是進行實況的高便利性!和小編同世代或更年長的玩家朋友,或許都有這樣的體驗:一群同好一起擠在電視前、或街邊大台旁,一邊看著朋友玩,一邊七嘴八舌的討論、取笑、提意見,或是單純流口水


幾年的發展下來,養成收看實況習慣的玩家也不在少數,但是如果說到想把自己玩遊戲的過程實況分享給好友甚至更多人看,光是想著搞定硬體需求、搞定軟體設定、繁複的環境調整…實際弄到能開始實況,就先去掉半條命、花掉一堆錢。PS4正是瞄準了這個新興的社群文化,提供了高度便捷的實況機能,並作為高優先度的功能在上市時就讓它登場。

PS4與Twitch以及Ustream這兩個遊戲直播的大宗平台進行了直接性的合作,同樣只要在進行遊戲時按下Share鈕,我們就能把遊戲畫面實況給Twitch或Ustream上的所有觀眾。

第一次進行實況時會稍微需要多設定Twitch或Ustream的帳號和密碼,讓系統記錄住之後就不必重複輸入。然後每次開始進行實況播送前,我們可以修改實況台的名稱、說明。如果有連接PS Camera,還能選擇是否要把攝影鏡頭錄製的畫面也一起播送出來。至於語音則是沒有PS Camera的人也能透過標準配備的耳麥使用。

設定完成,按下播送,Twitch系統則會自動抓取你正在玩的遊戲顯示在「Playing」欄位,不必手動修改。就這樣,開始實況啦!瞧,就這麼簡單,只要有PS4你也可以。


預設進行實況的介面,會把遊戲畫面稍微縮小到左上,然後在下方空出觀眾打字評論的顯示欄位,右方則是PS Camera鏡頭抓取到的玩家現狀與實況台人數、留言情況。

如果覺得這樣的介面實在看起來不爽快,還是想用全螢幕專心玩,按下Share鈕就可以進行介面以及各種選項的調整。進行實況中是不能同時錄影和截圖的,截圖部份稍微有點可惜,不過錄影不打緊,實況網站會自動留下影片記錄。如果沒有PS Camera,那麼關聯選項會是預設關閉。

切換顯示方式後,實況畫面則是這樣的狀況,有連接PS Camera並開啟的話,鏡頭拍攝的影像會顯示在右上方框。不過同時也會擋掉一些遊戲介面就是。


實況達成的最高畫面品質,原則上和錄影是相同的,但是實況播送還關聯了網路環境,如果使用的線路上傳頻寬不足,那麼過高的品質就可能會造成問題,所以進行實況播送時也能選擇降低畫面品質。不過一旦降低…再遇到高動態的場面,就會有點慘不忍睹,也會影響觀賞欲望啊…

進行實況時如果想與觀眾互動對談,目前唯一的方式就是上Mic直接語音回應了,至少沒有發現任何可以透過PS4打字回話給觀眾的介面。
方便進行實況,PS4同時也提供了方便進行觀賞的介面,不過僅限同樣用PS4開啟實況的直播。前面提過主畫面項目的「Live From PlayStation」中,就能看到來自全球各地PS4玩家正在進行的實況播送。

左方的選項提供了搜尋機能、一般實況與互動性實況、以及Twitch和Ustream平台的差別。嗯?互動性是什麼?這就是PS4的實況比起傳統實況有趣的一個地方了。在互動性實況中,我們不只僅僅能看,還能有一些小動作對遊戲環境造成影響!

像是以《真三國無雙7 with 猛將傳》為例,我們就能透過互動給實況主肉包、老酒等輔助道具,或是覺得他實在過太爽了,加派個敵增援


而工具提供了,怎麼去運用這件事真的就是看人的想像力,小編寫這篇文時為了拍圖上去Live From PlayStation,就看到當下第一人氣的實況台居然是這個光景…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這三個日本女孩開啟了《The Playroom》,利用這款遊戲會將鏡頭錄製的畫面呈現上螢幕的機制,不去玩它,反而開著鏡頭吃起火鍋,開著火鍋直播大會。至於其他嘛…你們懂的,不多談。類似這種情形,使用PS4但不是在玩遊戲的有趣實況偶爾會出現啊…

◎結語 - PS4,刷新「分享」體驗的遊戲硬體 |
PS4提供了便捷有趣的實況,讓原本繁瑣又麻煩的「開台實況」這件事只要一台硬體就能輕鬆搞定,再加上便利的截圖分享與影像上傳等機能,它並沒有真正提出什麼前無古人的概念,但是它提供了屬於這個世代前端的社群分享管道一個極為簡便的實行選擇,在這點上刷新了「分享」的遊戲體驗。

PS4較之PS3,在畫面、運算等許多方面的表現無疑是進步的。但是對於一些不那麼講究的輕度玩家,或不是那麼重視畫面水準的玩家而言,PS4和PS3,乍看所提昇的遊戲快感…總覺得好像沒有非常多?但是在PS4上,我個人看到的是轉了一個方位,橫向拓展出去的樂趣思維。便捷、好上手、呈現也理想的分享手段,讓玩家能對遊戲上的「互動」有不同詮釋。不再只是一起坐在沙發握著手把才是同樂、不再是兩都開了遊戲透過網路相會才叫交流,因為能簡單的互相共享自己的遊戲體驗,即使是獨自埋頭玩的遊戲作品,也彷彿不再只是自己一個人。

目前PS4最讓人卻步的重點在於遊戲軟體陣容實在不夠厚實堅強,希望隨著2014年2月日本上市以及更之後的發展,能有越來越多第三廠推出的作品,來搭配主機本身的強項提高整體樂趣與魅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