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有力人士" 說 PS3被 RSX 拖累 ~

namcotttt wrote:
在一次萬分感謝大大指...(恕刪)


有些人就是無法接受,PS3 的畫面不如 360 的事實.

360硬體就可以做到的事實, PS3 還要用軟體模擬個半天

再來怪廠商技術不足.

這種感覺好像是

360 是一台吃汽由的50cc 機車, ps3 則是涼拌機車.

本身馬力不足.可以靠人的睬踏版加速.

但以人力加速仍然不法比360快就開始怪 上面睬的人太爛

而不去怪ps3 本身機能不足..

不要再拿某一款獨佔遊戲再比了.

因為沒跨平台根本沒辦法比較.

上面睬的人要一樣,才可以拿來比較到底那一台畫面比較好

Sony 可以像開發 kill zone 2 一樣,一款遊戲花4年去開發以達到畫面很好的效果.

但360 的 GOW 以一年的開發時間,就勝過 kill zone2了
除了畫面貼圖材質之外....很多人還非常計較畫面張數的問題.....

可是小弟我是學跟影片有點相關的行業.....每秒30張的張數其實已經很精緻了.
但很多人計較每秒60張才是最棒的.就說每秒30張的很爛.....

問題是真的看的出來嗎?
當你在遊戲場上四處開搶拔刀殺人時.你還會有空去想.喔~這邊張數少了5張?這種問題嗎?
我了解電玩因為很多類型遊戲速度快.所以張數多會比較好.但是其實真的30張就夠應付很多了.....
有時候我都覺得他們爭的是一個爽度而已....事實上自己根本分不出來....

甚至很多人分不出來每秒15張跟30張的差異.....

神薙真珠朗 wrote:


我也不懂這位老兄...(恕刪)


挖屋.....其實我覺得祕境探險的畫面已經超好的耶.....沒想到還是被大家說不怎樣.....
沒記錯的話,當初 SONY 原來的規劃是根本不要有 GPU
他們認為光靠萬能的 CELL 就可以搞定了
後來,當然是不可能!
nVidia 和 ATi 花了許多年 optimize 出來的東西怎麼可能你一個 general purpose CPU 一出來就想取代?
拜託,人家也是有練過的

所以,後來 SONY 才又趕快找來 nVidia 想想辦法 (ATi 已經和微軟合作了)
但是,照原來規劃的 PS3 上市日期來推算,根本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好好來做這顆 PS3 專用的 GPU
所以,只好拿現成的產品再改一改就湊合著用了
這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東西了

其實應該感謝 SONY 至少最後還是把 GPU 加進去了
要不然,把那顆 GPU 拿掉然後所有的事都交給 Cell 去做看看,一定慘不忍賭

360 的 GPU 則很不一樣,360 是 2005 年 11 月上市的,合作對象是 ATi
而且打從一開始就鎖定 360 量身打造,比方說那 10MB eDRAM 的設計
2005 年那時候你從 ATi 那裡買不到任何一個像 360 的 GPU 一樣的東西
他徹徹底底是為了 360 的環境而特製的東西

只能說 SONY 為了成就 BD 也只能犧牲其他的部分
不然售價恐怕會更驚人 (還記得一開始訂出美金 699 的時候,所有的人驚訝的表情嗎?)
現在至少 BD 贏了
SONY 就算從遊戲授權金拿到的變少了,但從 BD 授權金拿到的可能更多
我想這是 SONY 一直不肯回應日本大廠降低遊戲授權金的原因
他根本不用靠遊戲授權金就可以賺錢了 (即使主機仍然賠本賣,而 360 和 Wii 現在都已經不用賠本賣了)
kenny71117 wrote:
可是小弟我是學跟影片有點相關的行業.....每秒30張的張數其實已經很精緻了.
但很多人計較每秒60張才是最棒的.就說每秒30張的很爛.....
(恕刪)


大部分遊戲我也覺得沒差
可是賽車遊戲我就真的不喜歡 30FPS 的感覺
所以我很認同 GT 系列的主張: 無論再怎麼省,60 FPS 絕對不能妥協
kenny71117 wrote:
除了畫面貼圖材質之外...(恕刪)

小弟我連1080I跟1080P
都看不出來了......................
夏夜涼風 wrote:
沒記錯的話,當初 S...(恕刪)


當初是因為雙cell 成本太高才決定改用RSX

跟本不是什麼作不到 當初就有展示過光靠cell 繪製出1080P的歐洲街道場景

ben0981 wrote:
小弟我連1080I跟...(恕刪)


其實我也看不出來.......可能可以完整表現出那種解析度的遊戲以及硬體不多吧....
namcotttt wrote:
請 SKCNIU大大...(恕刪)



看起來我的職業似乎會引起爭議.

公司開發 Xbox 360 , PS3 , PS2 , PSP 跟Wii 遊戲. 但以360平臺為主流去開發遊戲. 在移植時, 因為規格不同, 都會依照主機規格去做調整. GPU, CPU 記憶體運用就是一種. PSP一代的z-buffer , Wii 的 motion control, Shader 等等.

不敢說自己對所有主機完全了解, 只是上來分享工作上遇到不同平臺不同規格對遊戲軟體開始的影響經驗. 我不希望變成有力人士去表達哪款主機優秀. 如果版上有從事PS3開發的朋友, 相信他們的看法會比我更有說服力.

對遊戲開發產業,這裡也有些誤解

身為遊戲開發人員並不代表對硬體都會完全理解. 公司內有一半以上的人不會打電動, 也沒主機, 也有人連搖桿都不會操作. 相不相信, 還有人不知道 PS3, 360 是甚麼. 但那些人在他們的部門上也是需要的一份子. 只要他們能將手上工作做好就好. 開發團隊有很多不同的專業, 專業知識需求也不盡相同.

我想個人職業不是重點, 回歸到主題會較好. 如果跟個人有關, 可以用PM =)





namcotttt wrote:
請 SKCNIU大大...(恕刪)


SKCNIU大大的EQ與風度真是太好了。

本來不想淌這灘混水的,但是還是分享一點感受給namcottt大大。互相討論,不管立場論點對立或相合,語氣與基本的尊重還是建議要有。給人的感受也會好很多,不是態度惡劣或是頤指氣使就會讓人家覺得占了上風。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對其他參予討論的人詳細報告,甚至交代自己的身家背景,尤其是這樣的語氣態度,這也許已經超出了一般人能接受的自重互重的範圍。

對於PS3,不管是真的被RSX拖累了或是被設計架構上的一些先天條件限制住了,或者現階段式軟體開發商尚未臻成熟。但是不是所有的遊戲或各方面都獨占鼇頭是事實。我只有PS3,但是我也不會太過於執著於這些部份,畢竟要比比不完呀。

PS3我還是覺得它是最物超所值的一台主機,效果表現一流。遊戲表現頗佳之外,多媒體功能強大,更是目前唯一的一台符合BD2.0的機器。DLNA讓我再客廳大螢幕可以看家中所有三台電腦的照片音樂,可以升頻DVD播放,懶的搬回房間還可以在房間躺在床上用PSP遙控播放PS3撥一些影片歌曲。針對他的優點,就盡量去享用吧。有的缺點也不需隱諱,討論之虞,能改善當然最好,但是不需要過度反彈。開心點吧^^

不好意思離題了,請各位大大繼續發揮自己的專業來分享,多瞭解多吸收一些東西總是令人愉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