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na the leaven wrote:
相較PS5問世的規劃...(恕刪)

要考量攜帶模式就勢必要降低性能,我反而希望索尼千萬別這麼做,終究索尼和三廠遊戲不像任系遊戲對主機性能要求低,而是有一定程度的要求
shinna the leaven wrote:
相較PS5問世的規劃...(恕刪)

要考量攜帶模式就勢必要降低性能,我反而希望索尼千萬別這麼做,終究索尼和三廠遊戲不像任系遊戲對主機性能要求低,而是有一定程度的要求
我到現在還在用PS2玩沉默之丘和零,或許我才應該要擔心哪天主機壽終正寢、再也不能玩這些經典神作怎麼辦
1代週期抓5~6年也差不多吧..

只是PS4 初期的大做較少..都是由PS3 再版而來..所以才沒什麼感覺 (1年一下就過去了)

維基百科有寫,首發在2013年11月15日於北美開始販售

所以準備邁入PS5的時代..也不意外丫

有好遊戲才重要..若沒好的遊戲..出到那一代都沒有用的
starfield wrote:
要考量攜帶模式就勢必要降低性能,我反而希望索尼千萬別這麼做,終究索尼和三廠遊戲不像任系遊戲對主機性能要求低,而是有一定程度的要求

不一定要降低性能
現階段技術,PC/MAC 經由 thunderbolt 3 都已經可以做到外接顯卡及一狗票周邊的能力
我倒很希望 Sony 出台和 Switch 一樣概念的主機
主機螢幕解析度及細節可以不用那麼高
可以省電、減少熱量及減少重量
回家插上 Dock 後,由 Dock 上的外接顯示全力運轉來顯示在電視上
主機上可內建容量小一點的 SSD (例如 256G 就好,避免硬碟損壞)
在 Dock 上則是 1T, 2T 大容量的 HDD
可切換哪幾款遊戲安裝在 SSD 上,外出遊玩用
平時也可增加讀取效能
Dock 上硬碟就安裝適合回家坐沙發遊玩的遊戲,或少玩的遊戲
有線網路、鍵盤、滑鼠等等周邊裝置都保留在 Dock 上就好
畢竟現在 PS4 都有 slim 及 Pro 兩款主機
同一款遊戲依攜帶及家用來跑不同的模式應該很有經驗了
不但保有攜帶的便利性
又能保有家機強大的效能

一開始看到 Switch 的概念很吸引人
但 Dock 上竟只是外接 HDMI
沒有發擇 Dock 外接顯卡、界面的概念,強化主機能力
而是由一台主機在攜帶模式及家用模式撐場面
實在可惜
而這種攜帶主機 + Dock 加強模式
應該是以後遊戲機的設計主流
我覺得是老任的概念都走在前頭,如體感
但可惜的是空有理想但技術沒到位
而 Sony 和微軟倒是有能力來實作出來

venus0256 wrote:
不一定要降低性能現...(恕刪)

你要PS4 pro的性能,又要有switch的方便性。估且不論技術上把pro縮小成dock的可行性及所需增加的成本。
光pro+switch結合體賣600鎂就註定悲劇,sony最好是夠狂敢賣比ps3初版更高的價格。
現在全台、全世界 、全日本 PS4都在大缺貨

根本不用擔心阿

市場還沒餵飽

PS4戰到2022
科技始終沒人性~~~錢飛嚕
其實至少玩三年,
新代剛出時通常都會有半年到一年的空窗期
所以玩個四年應該沒問題啦

樓主別擔心,享受現在吧
kuo1031 wrote:
https://ch...(恕刪)



相比買遊戲的錢,主機佔的比重真的不大。況且一台主機要玩多久才覺的划算,沒被坑的感覺?
真的!!! 過時了!!!
我50收!

玩遊戲的重點是破關吧! 不是追新吧!!

kuo1031 wrote:
https://chinese...(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