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6047 wrote:請問有根據嗎?謝謝~...(恕刪) 在這稍微比較一下BD和HD-DVD的確都是較現今的DVD進步沒錯而BD與HD-DVD的片子在"容錯率"上有不同由於BD單層片能記錄比HD-DVD單層片更多的資料BD的紀錄軌相對於HD-DVD就較細在讀取面的品質要求便較高 這就是為什麼BD片的讀取面會多一層較硬的保護膜來保護若BD片失去那層保護膜 其過低的容錯率會讓一道1.5mm長的刮痕毀了整片光碟
march6047 wrote:請問有根據嗎?謝謝~...(恕刪) 以下內容可供參考引自 Tom's Hardware."DVD下世代統一規格是什麼?Blu-ray與HD-DVD正陷於家庭劇院光碟規格統一戰中" 一文:事實上,Blu-ray因為利用三種不同軌距原理產生出不同的容量,分別是23.3GB、25GB、27GB。在技術更趨成熟後,Blu-ray軌距甚至可再被縮短,以增加各個容量層容量。反觀HD-DVD受限於固定的距長,單層只能有15G容量規格。Blu-ray最大的突破是儲存媒體上透明塑膠基板層的厚度。Blu-ray紀錄層是單面單層,厚度0.1 mm,DVD和HD-DVD則採單面雙層0.6 mm構造,Blu-ray單層設計能讓光碟表層儲存媒體更密集結合,減少雷射藍光擴散,雷射光穿透物質愈少,就會產生愈多的孔徑,愈小的軌距、愈短的PIT長度。Blu-ray這項技術改良讓它擁有高密集資料光儲容量,遠遠凌駕DVD或HD-DVD之上。然而,新技術改良卻仍無法改善碟片超敏感、易被毀損的事實。清楚地說,連區區0.5mm空間就足以毀掉整片光碟的壽命,我就損失了不少片從網路線上電影院Netflix訂購的影音光碟,損壞的碟片多是表面有刮痕,不明毀損或是無法播放。但是Blu-ray資料層面做特殊處理,使得它比DVD更不耐刮。更糟的是,Blu-ray光學鏡片要更貼近儲存媒體,對任何極微弱的播放機振動都無法承受,播放會出現Blu-ray挑片情形。
讀了這篇感覺很深,我有很多客戶,買電腦時都要高階的,高時脈處理器,高階顯卡,大容量硬碟等等,結果用途是上網跟打報告,問他為什麼買這麼高階,大多數的回答是怕跑不動,他們都陷入高階就是好的迷思,殊不知電腦這種東西是看自己需求的,不是一味的買快就好,PS3或許硬體真的很高階,但是沒有軟體,也只是台運算機器而以,好硬體邀搭配好軟體,不然買了也只是覺得很虛榮罷了很久沒玩TV GAME了,最近無聊想打發時間,買了台MINI PS2,改機+3片遊戲+記憶卡花了5600,朋友問我問何不買PS3,我說只是想打發時間,且價格太貴(對我來說),而我只想玩一些像機器人大戰及聖鬥士星矢等遊戲,來回味一下,那麼高檔的機器對我來說太浪費,所以自己要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然花了錢只是感覺到一股虛榮而以
我认为PS3还是有很大潜力的,因为游戏机的产品生命周期长达5年左右,SONY的PS系列向来机能开发慢热,因为是专用系统需要程序员熟悉一段时间。微软的XBOX更贴近PC,但正因为如此机能会快速得开发到硬件瓶颈,很难想象5年前的PC用到现在是什么样子。只要SONY熬到PS3发布后第二个年头,估计就迎来春天了。
大家說的都有理啦其實PS3的訂價策略是有多重意義的除了要跟其他次世代新主機依樣有競爭性外網友有提到一個重點就是想利用PS3來普及BD還有升級每個家庭的視聽設備尤其是提升電視畫質(1080P)最近SONY一直行銷高畫質BRAVIA即使在ps3號稱賠錢的狀態下只要三台ps3 user有一個購買同系列BRAVIA電視進而購買SONY DV,數位音響組合等高畫質高音質數位家電這樣SONY就達到他們賺$的最終目的了別小看這種 "蝴蝶效應"有一種:放長線釣大魚 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