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GA AP2 賽車架 跟 IONRAX RS1-a賽車架 有什麼不同?


SANTON wrote:
就如這整棟大樓裡別層...(恕刪)

兩次壞的都是不同地方的滾輪鎖孔
地點就是我家的磁磚地板
擺放位置就是中置聲道正前方
第一次斷的時候我還認為是我自己使用上的問題
怕是我平常打電動也坐在上面
第二次斷的時候我已經不認為我自己使用上有問題了
第一次換回來之後
我再也不敢在沒玩賽車遊戲時坐在上面
結果還是斷了
另外
APIGA賽車架有個小問題
理論上是八顆滑輪沒錯
但是將前段後段鎖好後
其實有兩顆滑輪是碰不到地上的
vul4 wrote:
兩次壞的都是不同地方的滾輪鎖孔
地點就是我家的磁磚地板
擺放位置就是中置聲道正前方
第一次斷的時候我還認為是我自己使用上的問題
怕是我平常打電動也坐在上面
第二次斷的時候我已經不認為我自己使用上有問題了
第一次換回來之後
我再也不敢在沒玩賽車遊戲時坐在上面
結果還是斷了
另外
APIGA賽車架有個小問題
理論上是八顆滑輪沒錯
但是將前段後段鎖好後
其實有兩顆滑輪是碰不到地上的



那可能就是問題所在了!這可能要勞煩您提供圖片文獻了!懸空的幅度大嗎?

或許就這原因,導致應該每輪均分的重量的鎖點,過度集中於剩餘的鎖點導致!

如果不是地面有凹凸不平整...就是架體本身已經變形!

如果後段換過還是一樣原因?那可能問題出在前段架了!

兩次都買到有問題的後段機會不大!



所以如果您願意或有空?可否簡單文字描述一下兩次壞掉的鎖點位置?

與描述一下懸空的位置?最好有實際的現場圖片提供參考一下!





最後!每一個滾輪其實有多達 1.5CM 的調整空間,並不一定要八個全鎖到底



有些地面包含本大師自己的家裡都不是完整的平面...總有些高低不平...

當所有的輪子都轉到底的情況!八個輪子總有幾個輪子發生懸空的情形!

這時您可以把懸空的輪子由最底放鬆至能與地面接觸...達到分散支撐的效果!



如果這 1.5CM 的調整空間都無法調整達到全部接觸地面?那只有兩種可能!

1.地面嚴重凹凸不平...幅度超過 1.5CM

2.架體本身嚴重變形...幅度超過 1.5CM
SANTON
SANTON wrote:
那可能就是問題所在了...(恕刪)

懸空的是1,3
壞掉的是1,4
但是懸空幅度我並沒有去注意
平時放著的時候並沒有特別高或特別低的地方
我家的地板雖然不是木板的,但磁磚鋪的還算很平
還有
那個螺絲轉高只會讓滾輪鎖孔更快斷掉
調整螺絲去搞定這個問題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除非廠商徹底改變這個螺絲的固定方法
譬如用一個上下對鎖的套筒貫穿這個支架後焊死,在將滾輪鎖在套筒上
我不曉得IRONAX怎麼固定這個鎖孔上去的
看起來像是拿一個六角螺帽焊接上去後鎖在這顆螺帽上
而APIGA看起來像是一個凹進去的套筒焊接在架上
這個套筒真的很薄
看起來很美觀
但是也因此這個套筒焊接的點很單薄
vul4 wrote:
懸空的是1,3壞掉的...(恕刪)

實際狀況不能確定只能看圖說故事

我覺得S大說的應該沒錯,"腳"最好平均支撐重量....
要不全把輪子拿下,直接骨架下面黏防滑墊看看,我覺得每個人對產品使用與需求不同
我是用的很"劇烈"之前買一組(很早期大陸進口的沒有滑輪,我還嫌不夠穩固還拿去焊死加固)
最近我後換一組超壯賽車架(應該夠用一輩子)

vul4 wrote:
懸空的是1,3
壞掉的是1,4




這就很奇怪了!您更換兩次都是 1 3 處懸空嗎?

假設兩次都 1 3 處懸空,那怎會出現 1 這個點的斷裂問題?(懸空無落地會斷裂?)

不可能兩次後段都有變形吧?要能導致架體變形的力道!底下的焊點是不可能承受得了的!

4 點斷裂的問題?之前就有假設有可能某些腳位沒有分散到重量導致!(這點您也親自證實了!)


vul4 wrote:
但是懸空幅度我並沒有去注意
平時放著的時候並沒有特別高或特別低的地方
我家的地板雖然不是木板的,但磁磚鋪的還算很平


如果您府上的地磚是平整的...兩次更換後段出現變形的可能性也很低...

問題點就出現在前段了!能夠分開購買的型號應該就 AP2

有種可能!前段型號是屬於最早期的 AP2 導致與後期的 AP2 後段再製程上出現落差!

這點只有請您自己提供圖片來說明一下前後段接合出現的落差照片示意圖了!

大家也才能依照圖片環境評估你的情形...畢竟是數個案...

整批都這樣 A 牌也不用玩了!直接包一包買單了!


vul4 wrote:
還有
那個螺絲轉高只會讓滾輪鎖孔更快斷掉
調整螺絲去搞定這個問題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除非廠商徹底改變這個螺絲的固定方法
譬如用一個上下對鎖的套筒貫穿這個支架後焊死,在將滾輪鎖在套筒上




理論上!只要螺紋有含進鎖點,除了一種情形!該點特別突出...導致重量過度集中於該點

否則這個鎖點螺紋不論是鎖進 1/5 或 1/2 或全部鎖入...該點承受的力道理論上是一樣的。

您的 1 3 處懸空問題...只要懸空幅度沒大於 1.5CM 的可調範圍...

都能將 1 3 兩處的滾輪旋轉下放至接觸地面,來達到平均分攤重量的目的(減輕 2 4 點負擔)

vul4 wrote:
我不曉得IRONAX怎麼固定這個鎖孔上去的
看起來像是拿一個六角螺帽焊接上去後鎖在這顆螺帽上
而APIGA看起來像是一個凹進去的套筒焊接在架上
這個套筒真的很薄
看起來很美觀
但是也因此這個套筒焊接的點很單薄


I 牌的鎖點...本棟大樓內有位 F 樓主有貼出與 A 牌得比較圖

但就您的案例圖片...焊點是脫落...而非過重向內凹陷...

這點也耐人尋味...外力導致?或...真的就 A 牌焊點有瑕疵
SANTON
SANTON wrote:
這就很奇怪了...(恕刪)

前段與後段是同時買的一整組
沒什麼分開買的問題
前後段結合處也很平整,但接上後就是後段的前排滾輪懸空
反正不管如何你都要硬推到消費者的問題的話
我也懶得繼續回應
你應該去想想一個要支撐體重加上一個賽車椅的部分
就算滾輪本身很耐重,如果你只是把滾輪鎖在四個薄鐵片上
那四個薄鐵片到底可以撐多久

GT5 J wrote:
最近我後換一組超壯賽車架(應該夠用一輩子XD)


哇!又是一套國內罕見品牌的賽車架



不知 GT5 J 大是透過哪種管道購得?

入手價位又落在哪?
SANTON
vul4 wrote:
前段與後段是同時買的一整組
沒什麼分開買的問題
前後段結合處也很平整,但接上後就是後段的前排滾輪懸空


反正原因就兩種!

1.地面不平整!導致平整的架體有部分鎖點無法落地平均分擔重量!

2.架體本身就變形!導致無法在平整的地面達到八個點均分重量的目的!


反正不管如何你都要硬推到消費者的問題的話
我也懶得繼續回應


問題點不是一一排除中?消費者的問題也只是假設性的。

原因也就兩種!

1.人為因素導致!

2.產品瑕疵導致!

不管如何您都要推到產品瑕疵的問題的話?本大師是否也可以懶得繼續回應?

假設性的問題?也從假設提出中一一比對得到答案!假設可能的原因...從討論中證實了假設


你應該去想想一個要支撐體重加上一個賽車椅的部分
就算滾輪本身很耐重,如果你只是把滾輪鎖在四個薄鐵片上
那四個薄鐵片到底可以撐多久


設計上就是要八個點平均分攤總重量的設計?

您不探討為何在您府上平整的地面環境出現懸空?

為何別的消費者沒有類似的問題而您持續不斷的出現?

設計上要八點均分承受重量的設計?只因您個人"可能"環境因素的問題?

要求更改強化原本的設計?也不是不可能!就要看 A 牌的工程師或 A 品牌認為有沒有這必要!


舉個例子吧?

一台設計上要八輪載拖運重貨物的拖車頭車!其中兩輪可調式的兩輪可降下分擔負重!

但駕駛在該要降下機動可調的那兩輪來平均分擔負重!卻沒這麼做!

導致車輛懸吊出現過重負荷導致損壞?再來質疑拖車頭設計上的瑕疵?

為何不改良設計讓要八輪載拖重貨物的拖車頭車...改良成六輪也能承受重貨懸吊設計?

為何不質疑駕駛本身的人為疏失?不把該降下的輔助分擔輪降下?

該拖車頭車會認為有必要因為這種個案?去全盤修改該公司八輪拖車頭的懸吊設計?
SANTON
SANTON wrote:
反正原因就兩...(恕刪)

先跟你說
在裝上前端之前
後段並無懸空
裝上才會有1,3點懸空
平時分開時
根本沒有什麼單輪懸空的狀況

也就是說
地面沒問題,架子本身也沒變形問題
既然這兩者都沒問題
我不能合理的懷疑焊接處根本有問題嗎?
你有沒有仔細看焊接處斷裂的部分
他斷裂的地方是在鎖螺紋的套筒部分,不是在焊接的部分
如果不是那部分問題,不然還是什麼問題?
知道為什麼我不想去調整滾輪高度嗎
當初1處會斷就是因為我鎖上後會懸空,為了讓他能貼在地上
我調整了滾輪高度
結果拖行時滾輪沒轉,反而是螺紋轉
就這樣單點被撐高
這樣我還敢去動滾輪嗎?

“為什麼那麼多人沒抱怨故障?”
講的好像你是apiga的老闆?
否則你怎麼知道沒人反應這問題?

題外話,這架子請店家送修超過兩個禮拜了
到現在還躺在店家
看來apiga是不想處理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