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me0830 wrote:
他說存款現金有多少,買車的錢就是裡面的10分之1!
這種理論 看了好幾十次了 每次我怎麼看 都覺得很扯~~~~
如果一個人 月薪3萬 一個月存2萬
存4年才可以買一台10萬的車
存10年才可以買一台24萬的車
存30年才可以買一台70萬的國產車
20歲開始存 都50歲才可以買 一台新車 會不會太扯 很多理論 根本就是不切實際
這句話應用在一般人 根本就不對 因該是應用在 那些有錢人
如果投資有賺錢 不要花那麼多錢買車 賺1000萬花100萬 其他繼續投資
這樣還比較合理
買車這種事 只要不要買太貴的車 趁單身很快就付完了
之後再拿全部的心力賺錢 買房結婚
如果你先等到結婚再去想車的事 你絕對買都不用買了 根本就花不下去 ..(恕刪)
這位仁兄說的有點道理。
小弟也考慮在這幾年內成為有車一族,
但是薪水不夠厚跟沒有自有車位是最大的「顧忌」...
來說說小弟個人的現況:
2006年底退伍,
2007年春天開始上班。
目前跟家人同住,
平日騎摩托車或搭捷運(看天氣狀況而定)上下班,
工作一年後就學貸款開始算利息,
我為了不讓自己的錢在貸款複利下流失,
努力存錢半年後就把將近25萬的就學貸款全部還清。
目前為止算是工作快三年,
月薪3萬5,現金存款50萬、定存15萬、投資型保險10萬、外匯2萬。
有考慮想買20萬以內甚至15萬以內的國產中古小車...
但是幾經思量後還是決定再觀望一陣子,
因為我好像沒有那麼非要開車子不可,
而且想想後續的牌照稅、燃料稅、停車費、油錢、保養費...等等,
我就又告訴自己還是「暫時」先打消買車的念頭。
不過如果一直這樣想,會不會就永遠買不下去啦...

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changyiyao wrote:
這位仁兄說的有點道理...(恕刪)
我覺得和住哪裡有差,如果住外縣市,房子便宜,房貸就少很多了,
停車也好停。
但在台北買台車,一個月的開銷至少增加一萬,這點可要算進去!
通勤每個月的油錢至少5000,到公司停車租個位也要4000~5000,
除非像我以前有個同事,每天七早八早到公司附近巷弄繞,找不用收費的位子,
但是車都停外面,常被A來A去,車況很糟。
把保養維修和三不五時被條子表的費用算進來,
還有稅金,保守估計每月再多個五千元。
即使是外縣市,買車後的花費一個月也要增加一萬(相對於台北僅省了停車費)
以樓主月收3.8萬,買台AUDI來開,
每月可支配所得少了1.5萬,剩下2.3萬....
扣掉生活費應該沒剩多少了。
原本存的100萬因買車後見底,
而買了車後,現金流入趨近於零。
除非樓主買車後,有辦法每月現金流入再增加1.5萬,
不然買車後的財務結構將無法支持樓主用之前的方法再賺下一個一百萬了。
除非像前面幾樓的鄉民,公司善於經營,或是交了好運道,
一直沒存款,賺多少花多少,車還能一路換到賓士,
(其實這很危險,金錢流入流出很大時,卻還是沒存款,是處於高風險狀態,
任何一點差池,就會造成財務上的崩潰)
不然一般來說,現在支持樓主買車,無異幫他的人生設下一個大洞去跳....
記住! 人的價值一定要大於車的價值,
當人的價值大到一定程度,且可量化成鈔票時,
就會找到適合自己價值的車了!
人的價值沒到位,車的價值大於人的價值時,
這台車沒多久也會離人遠去...
前面有很多人說年輕有機會爽就去爽吧!
甚至舉例老人開法拉利很悲哀,其實只講了一半,
路上流落在外的街友流浪漢,或是一天到晚躲債的傢伙,
裡面也是有很多人年輕時爽翻的!
到底哪種人比較悲哀?
我覺得年紀一大把了還開法拉利還真是屌!
國中時上馬子很屌嗎?
我覺得70歲了還能上馬子才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