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有鑑於2011年第17屆PBP(Pairs-Brest-Paris,巴黎-布列斯特-巴黎)活動,許多車友並不清楚官網訊息,所以小弟曾至法國官網查詢相關資料,並試著把它翻譯成中文分享。

如今2015年第18屆活動又即將來臨,事實上官網有許多資料蠻值得參考,包括:活動的歷史以及緣由﹑註冊方式﹑路線說明﹑賽前訓練…等。

小弟抓出四年前的資料,再比對官網已公佈的資料,並用個人有限的英文能力,把它翻譯出來,若有錯誤或翻譯不佳之處,尚祈各位先進不吝指正。

歡迎轉貼與分享,但請註明原作者,感恩。先PO一下註冊資訊,其它資料後續一一待官網更新後,再一併補上。
前言:

註冊:註冊時間將在2015/6/6開始,並於2015/7/14截止。註冊只能透過PBP官網進行,您可以在完成認證前進行註冊,但必須在7/14前提供欠缺的合格認證碼,否則您的註冊將被取消。

預先註冊:預先註冊開放給2013/11~2014/10完成BRM(或是RM1200公里)的騎士。依據您的預先註冊,您的參賽資格將被保留,直到參賽名額上限。您必須在法國時間2015/6/23午夜前,把您的預先註冊轉成正式註冊,以維持您的預先註冊。

參加人數的限制:如果海外參加人數超過上限,我們將建立後補名單。為了確保活動品質和安全,我們將限制參加人數。此次只有海外人數限制,而沒有單一國家限制(2011年單一國家有依據前四年認證數和前一次PBP過關數進行配額限制)。

以下是法國官網連結:
http://www.paris-brest-paris.org/index2.php?lang=en&cat=inscription&page=comment_sinscrire

註冊
如何註冊?
在2014/10/31~2015/7/14,只要您完成四項brevets認證裡的至少三項,你可以儘快註冊。然而如果您的認證碼和原始註冊不同,您必須在您的申請文件被處理,且參賽號碼被分派之前,重新回到註冊並填妥合格的四場認證碼。和以往不一樣的是,不需要任何紙本文件,所有註冊只能透過網路進行。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預先註冊者﹑ FFCT會員﹑海外參賽者
開放日:2015/6/6
截止日:2015/7/14

非預先註冊的UFOLEP/FSGT會員
開放日:2015/6/25
截止日:2015/7/14

2015/6/6:根據可參加席位開放給預先註冊者﹑海外參賽者以及FFCT會員。在法國時間2015/6/23午夜前,預先註冊者可以保證獲得參賽名額。
2015/6/24:預先註冊者的資格將被取消,且釋放出全數的名額。
2015/6/25:開放註冊給UFOLEP/FSGT會員。
2015/7/14:法國時間午夜截止註冊。

當你的付款被接受同時,您的席位將很明確的被保留。註冊將依據付款日進行直到參加人數已達上限。假設超過限額,將會建立一個後補名單。不管您在後補名單多久,您的款項將不會從您的帳戶中被扣除。從2015/6/24開始,任何未完成正式註冊的預先註冊名額,將會釋放給全體參加者。

在法國時間2015/7/14午夜前未完成註冊者,您的資格將被取消,且騎士被視為未出發(Did Not Start)。只有在保險取消的狀況下,退還款項才是有可能的。在合格brevet中未完成比賽(DNF)將不被視為是退款的一種條件。
當你依據完成的四項brevet認證號碼進行註冊後,您的申請文件才開始進行。然後你將收到一封含有參賽號碼的確認函。

預先註冊
預先註冊開放給FFCT/UFOLEP/FSGT會員,以及在前一年度曾完成BRM活動的海外騎士。預先註冊期間將依據2013/11/1~2014/10/31騎士入會以及最長BRM認證號碼。您的預先註冊資格將根據參賽人數,而保留至參加2015PBP。在預先註冊期間,將依據先註冊﹑先保留的原則。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如果您在法國時間2015/6/23午夜前,沒有將您的預先註冊轉成正式註冊,您將失去保留資格。您還是可以進行註冊,但沒有優先權。預先註冊將依據騎士入會證明﹑騎士會員號碼以及最長BRM認證號碼,並只能經由PBP官網進行。對於海外騎士,可能實施地區條件來確認預先註冊,請和ACP的地區代表人確認。

對於複數車種騎士,通過最長BRM最長距離的騎士可以預先註冊,而他(或她)的夥伴也擁有同樣的優先權可進行預先註冊。當您的預先註冊文件被大會核准後,您會很快收到一封附有註冊號碼的確認函。

付款
一個安全的付款機制將顯示在您預先註冊和/或註冊結束後。它可以是個人或團體。不可採取電匯,支票或現金是被接受的。預先註冊費用是30歐元,不會退款,而且會在確認註冊後扣除。註冊的淨費用將在註冊時,透過網路VIA安全支付系統支付。

~待續~

以下為小弟查到的現象,大家一起來求證:
在法國官網有公佈2011年PBP的騎乘成績,連結如下:
http://www.paris-brest-paris.org/index2.php?lang=en&cat=randonnee&page=resultats

依序公佈了四種人的成績記錄:時間內完成、逾時完成(Over Time Limit)、殘念(Did Not Finish)、未出發(Did Not Start)。

小弟是第四種完成報名,也繳了費用,後來卻沒有去的,同樣的也可以查到我的成績記錄為DNS。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我也查到另一位DNS,以台灣名義參加的人,資料如下: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試問?
一:這位英文姓Ruan的參加者,是阮會長您嗎?

二:如果這是您的話,請問您是用哪一場合格的認證資料,參加2011法國PBP活動?每個人在完成四場合格認證後(200~600K),法國寄來的報到單裡會註明是用哪四場合格認證取得參加權,以下就是小弟的部份(有圖有真相)。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還不夠的話,還有小弟參加2010/12月該場的遊記: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7&t=1913828&p=1

因為網路上有流傳出您2011年參加PBP活動的報到單(相信您也看過了),裡頭同樣了註明您是用通過2010/12這場六百公里的認證去認證的,不知道是小弟眼拙、還是騎到頭昏了?不僅整場活動裡沒有看見您、也沒有拍到您?請教過其它車友,竟然也沒有任何一個人看見過您出現在當天的活動裡(連出現都沒有喔)!

我查了台灣官網記錄,該場竟沒有您的報名記錄(為了預防萬一,小弟把該網頁資訊全程錄影存證了):
http://sign.acp-randonneurs-taiwan.org.tw/acp_applist4.php?serino=17&s_id_no=&s_cname=&s_d_serino=

符合2011年PBP參賽資格的600公里認證還有2011/4這場,小弟特別再上台灣官網查了查,還是沒有您的報名記錄(依例查詢過程錄影存證)。
http://sign.acp-randonneurs-taiwan.org.tw/acp_applist4.php?serino=30&s_id_no=&s_cname=&s_d_serino=&acp_detailPage=9

最後一場符合2011年法國PBP參賽的六百公里認證是2011/6,想當然爾,台灣官網還是查不到您的報名記錄。
http://sign.acp-randonneurs-taiwan.org.tw/acp_applist4.php?serino=38&s_id_no=&s_cname=&s_d_serino=&acp_detailPage=4

不過這場小弟不僅有參加(請參考上述報名名單),還依例寫了遊記: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20&t=2211246&p=1#45768152

如果第一點是真的?請教阮會長您可不可以舉出您的認證黄卡或是人證、物證,來證明您有騎過六百公里,進而取得去參加2011年法國PBP的資格?

以下容小弟來簡單記錄一下這個活動的以往故事,供欲參加的人參考:

2007年,首度有台灣人,也就是鄭老師完成PBP1200公里活動。
接著與法國人簽約,將此活動引進國內。
http://ckiew915.pixnet.net/blog/post/23396893-1227km達成!116年台灣第一人!--鐵馬瘋子-鄭文

2010/6 瘋400K,車友在下滑三德檢查哨時不幸自摔身亡。
那場我也參加了,出發後不到50K,碰到天氣轉變開始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事後我們問了問主辦單位為何不中止活動,她說人家法國大風大雨也在比啊,而且車友那麼多無法一一聯絡(啊是不懂網路統一發簡訊喔)。

那是最後一個檢查點,我必須由山下的水門往上騎到三德檢查哨後再下滑回來,然後回到屏東市立體育館,我還記得我在水門的早餐店吃完早餐,把吃了一半的饅頭夾蛋放在背後,趁著雨勢空檔準備上山,這時我們大概騎了360公里,天也亮了。上山到一半時忽然烏雲密佈,夾雜著閃電,因為也無處躲雨,所以只好和其它車友硬撐到三德,此時有民眾向員警說半山腰有人發生事故,我連忙先下滑看看能不能幫上忙。

我在現場時有二位協助的車友,二位員警,以及一輛救護車,該位車友已當場往生,大體就在救護車裡,而我們卻一點也無能為力,只留現場滿地的單車零件碎片以及一灘血跡,基於對往生者的尊重,我並沒有把照片公佈出來,但為了能讓他的家人知道一些事情,我只留在自己的相機裡。

大家可以想像我人在現場那種內心的震撼嗎?該篇遊記我最後沒講的一段就是指這件事。
以下是當天的遊記: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7&t=1605446&p=1

2010/7瘋600K,三位車友回程時遭遇汽車撞擊,一往生,一植物人,一輕傷。

我在380K時棄賽,當晩回到家聽到這消息時很令人難過,有時心想,如果我沒有棄賽很可能那個時間我也在該路段上,那麼有沒有可能被撞的是我,如果是,我的家人該怎麼辦。

事後主辦單位的處理態度是怎樣,大家可以自行上網google,也正因為她們的處理態度,讓我從此對這單位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也激發起自己開始找尋資料的歴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7&t=1646911&p=1

後者的意外事故或許可以歸責於不可抗力,但前者主辦單位可不可以預防呢?我們來看看法國的官網資料吧,法國針對每一個站他們都會公佈該路線圖,縱軸是高度,橫軸是距離,曲線則是以顏色來區分坡度。

大家可以看看,這是第七站的路線圖。法國幾乎是在海拔100~400之間爬升,坡度幾乎都在5%以下,5﹪~7﹪只有一處,而且還是下坡,有興趣的人可以再看看其它站是否一樣,我特別把最陡的一站PO出來。

5﹪就是塔塔加由同富往上騎到塔塔加的平均坡度,由翠峰騎到武嶺平圴約7~8%,這樣大家有概念了嗎!根據去過的人表示,法國路線最貼近北部和南部的台三線(阿婆灣不算)。

那麼我們去騎海拔約四百的東源就算了,騎海拔六百陡的要命的台南東山仙公廟意義為何?還有海拔約900公尺的阿婆灣,嘉義159公路的半天岩,法國根本沒有這麼高又陡的路線啊?

還有人說這是為了訓練我們,好讓我們去騎法國時可以一舉過關,然而在這些難度的背後,所衍生出來的風險,有人看到嗎?更不要說其它聽聞的事故(包含有人在旭海下坡時嚴重摔車)!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2011/8,第17屆PBP再度舉行,出國當天爆發車友被放鴿子一事。以及有人出示一張費用支出說明(這張說明當場被該人收回,還好有車友眼尖當場拍照存證)。最後也只有車友的家人在終點等返回的車友,說要在8/26在終點等車友的人也沒有出現。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疑點一:支援車明明只有支援中途落地袋點,為何要支付他們那麼多天的費用?
疑點二:算算司機每人每天的午、晩餐只各給十歐元用餐,去過的車友都知道,這樣的費用只能買一個三明治和開水?
疑點三:也給記者早午晩餐的費用?記者不是很多時間和其它未參賽的車友親人一塊去旅遊嗎?何來獨自用餐並需要補貼呢?況且連他們的旅費也補貼進來?

2011/8車友抵達巴黎,爆發飯店欲向車友索取額外費用(因為飯店不准車友把單車停放在房間內,需另外租借場地停放)。

但在以下的這份資料裡,明確就有人提到要向飯店柤用會議室停放單車,為何沒有把這費用算在團費裡,還有領隊退還的2000歐元小費究竟跑到哪裡去。試問當初的旅遊契約是誰與旅行社簽訂,裡頭是否註明了需要租借房間停放單車的這個議題?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2011爆發黄卡事件
一開始台灣官網宣稱黄卡有送回法國認證。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直到N年後才修正黄卡並未送回法國。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其實黄卡本來就是從法國運過來的,至於有沒有送回法國認證為什麼會變的很重要?因為很多車友一直誤以為黄卡要送回法國認證,因此台灣必須要把黄卡寄回法國,衍生出來的費用、時間就變的合理了。但後來才知原來只要台灣把認證成績,E-mail給法國,法國再把合格的白色標籤寄至台灣,台灣再把這些白色標籤貼在黄卡上就行了。

那麼車友誤認黄卡要寄回法國是誰造成的,她的居心為何?

http://www.acp-randonneurs-taiwan.org.tw/modules/tadnews/index.php?g2p=56

有車友寫給阮會長質疑有人說謊,會長說這不是說謊,而是誤會。倒底是誤會還是謊言,大家自行判斷。

2012爆發收費標準

在台灣200K~600K的費用從新台幣650~1700,車友也質疑費用過高,並舉出她在美國參加的費用情形。
http://velobleu.blogspot.tw/2011/10/reflection-on-brevet-cost-us-experience.html

而我們一直以為也被灌輸(或稱之為誤導)法國每年要向台灣收高達一萬美元(有人聽到是8000歐元)的年費,除此之外、每筆認證還要額外加收五塊歐元的認證,倘若這是真的,那麼650的收費也不算高(當年我參加時才500台幣)。

但後來經向法國副總裁求證才知,每場黄卡加認證只要0.7歐元,我沒打錯您也沒有看錯,是零點七歐元,合台幣約30元有找(視匯率)。

來看看日本人做事多光明磊落吧,他們把和法國人簽的合約都PO在網路上,小弟也從裡頭得到了不少資料。
http://www.audax-japan.org/Archive.html

合約在此,全球一致的定型化契約,裡頭有雙方的權利義務。台灣官網都只要求您做這做那,遵守這遵守那,卻不提他們應該做哪些。
http://www.audax-japan.org/Documents/Contract/ACP-contract-en.pdf

在第五頁的第十條裡提到,以2005年法國為例,平均收費是2~6歐元,台灣的物價有比法國高嗎?還是台灣每次的活動都是鮑魚、燕窩,還是高級自助餐吃到飽。

我在猜會不會是200K就是2歐元,300K是3歐,以此類推,其實不訝異,因為成本就只有0.7歐。不然您們車隊約騎是要什麼費用嗎?法國可以,台灣辦不到嗎?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或許有人說,如果嫌貴就不要參加嘛!話說的十分正確,我們也認同。但是偏偏有人一開始就向我們灌輪(或者又是誤導)法國總會說這個活動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從上述的合約裡,小弟認真的去讀了裡頭的英文,還真的有提到,而且不只一次,有圖有真相,請看:

法國說這項活動不應該有財務上的獲利(英文用should not,這個用詞用多強烈,可以請教英文老師),因此希望參加的費用可以儘可能的低廉,以2005年法國為例,平均的收費是2~6歐元。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這裡又提到,如果地區主辦人要委託別人協辦,那麼委託的單位也不能以營利為目的。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所以法國說不能獲利是真的,但台灣倒底有沒有獲利?南區主辦人跳出來說明,並且把他認為的獲利部份捐給2010年參加600公里途中,不幸遭飆車撞成植物人的車友。

以200K認證收費650為例,他只收到一部份的費用(有一說是350),但要負擔活動裡的開支,試問那個拿走300元的做了什麼?

有太多人在吵不能獲利誰要辦活動?這又不是我講的,不能獲利不代表不能沒有支出,小弟讀商的。
收入 ﹣ 支出 = 獲利。 人員的薪資可不可以列為支出,這當然可以討論,但不能獲利不代表要主辦人賠錢,我相信這叫任何一個人出來幹賠錢的事都沒有人願意,包括我在內。

法國說一塊獎牌是五塊歐元,美國人賣多少請參考上述車友部落格(她在美國時參加過),台灣要賣500元台幣。超級獎牌法國說六塊歐元,我們當年買的是800台幣,法國到台灣的郵寄費用多少,大家都google的到。目前為止保守估計至少四千人次買過獎牌了吧(查查台灣的參加人次推算一下就知道了),您要不要按一下計算機看看獲利為何?一面算淨賺250元台幣(看到的成本是五歐元)就好。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多少錢?
左手向車友要參加費,右手向政府請補助,別忘了你我都有繳稅,這樣說沒獲利,您相信嗎?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那麼問題倒底出在哪裡?因為很多車友都誤以為黄卡要送回法國、每次要五歐元認證、還要繳年費給法國,所以這樣參加的費用並不貴,主辦人真是佛心來的。因此大家就口耳相傳,甚至免費來當志工、提供個人補給…等等有的沒的。

結果冽,當我們從國外網站、親自向法國副總裁求證時,才發現原來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那麼倒底是我們認知有誤,還是有人刻意誤導我們,相信親耳聽過的不只小弟一人。

有圖有真相,就像以下這個,法國何時建議每年騎一輪的200~600K,是用英文寫的還是法文寫的?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您看看規則寫的多重?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再看看當年眾人是如何面對這位大哥的,如今看來,真的很想向該大哥說聲對不起。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7&t=1677691&p=1

這是我在Asics官網看到的客戶意見討論與官方回覆,很好的互動與做法。早期瘋系列也是同樣的,甚至還開放給其它人回覆,因此有些問題如果其它人知道,也就可以直接在裡頭留言答覆,也省去主辦單位要再花時間回覆的時間,當然了有時也會有車友上來質疑問題,如同Asics這位客戶一樣。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再看看現在變成什麼樣了,講的很好聽喔,但以前留言版的功能被取消了,意思是誰問了什麼問題從此再也看不到。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我沒有輸入錯誤,您也沒有看錯。官方只限在這個功能開放後,您有參加過的人才能填寫問卷。
1:我先前騎過了四千多公里:對不起,我不能填寫這個問卷。
2:如果您從沒參加過:對不起,您還是不能填寫這個問卷。
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辦單位向體委會申請了多少補助!

看,那有問題要如何詢問呢?那只能私下寫MAIL給主辦單位了,這就是他們所謂很先進的溝通平台。

我比較好奇的是有人會想要檢舉裁判嗎?

~更多事實待續中~

建葛格 wrote:
有鑑於2011年第1...(恕刪)

感謝翻譯。
雖說知道瘋系列有一陣子了,但也是近期才正式參加。
所以PBP1200離我還遠的很
長期目標就先訂在5年後的第19屆吧!!
短期目標就先騎完一輪SR。

===========分開討論的分隔線========
雖說阮會長的事件始末我不知道。
只是我覺得這事情對於很多車友來講傷害很大,一天不正視這事情只會讓人心冷。
瘋系列的理念我很喜歡,當時我聽到這傳聞時也讓我猶豫到底要不要一頭栽下去
拖到近期才決定參加看看的。
有沒有資格騎1,200,相信都有遊戲規則了,大家都照這一套規則啦,相信要的是公平,公正,公開,我也參加三次了,雖然還沒有過,但是總有一天會過了......
上月剛完成首度瘋200
可能也是我最後一場(因為女王擔心啦)
但是我可以很驕傲地跟車友們炫耀
獨自完成與合作互助
駐福建大大能夠順完成PSP
註冊日期:2003-08-14 15:57
sam wrote:
上月剛完成首度瘋20...(恕刪)


Sam大,無意冒犯。但相信我,不管騎多遠,這都只是我們人生的一段歴程。

值得鼓勵、高興,但沒什麼好炫耀的,因為這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了。

能不讓女王擔心,才是值得炫耀的事。

拾荒小行員 wrote:
有沒有資格騎1,20...(恕刪)


人生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有沒有過,明天日子都是要過。沒有過,人生也不會怎樣。
看來版大也是造神之下的受害是吧?
我想參加類似的賽事
是對於自我的一種挑戰
這種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是讓我醉心的原因
知道版大也是瘋系列的元老人物
目標放在2015年的我
打算從今年開始備戰~~
有機會再向您請教更多!!
這四年內完成200、300、400、600k即可報名嗎
skycage wrote:
我想參加類似的賽事是...(恕刪)


如小弟所言,法國官網有很多有用的資訊,像有篇告訴您如何補給。裡頭提到一個我覺得很棒的東西,我先前誤以為運動就要一直補充醣份,而這要靠澱粉類,原來這東西補多了會造成醣份飽和,人會不舒服。

說穿了,補給也要均衡,所以我後來就甜﹑鹹的交叉補給,我習慣到小七買一根關東煮,但喝他的湯,因為裡面有很多的鹽份。

常笑稱不敢自稱元老或長老,只敢說有幸和許多前輩一同經歷過那個被人耍的年代。

慶幸的是自己英文能力雖有限,但靠著奇摩字典和努力,也終於認清了一些事實。

實現自我成就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這不是唯一。像近來我開始參加馬拉松(目前是22馬的菜鳥),鐵人三項等,也都是滿足個人內心小成就的選項。

h230473 wrote:
這四年內完成200、...(恕刪)

每四年舉行一次,以前我們也都誤解只要騎過一次200~600就可以去法國,很奇怪的是台灣也沒有人告訴我們正確的訊息,因為大家都忙,也都相信台灣主辦單位,後來發現不是我們想的那樣時,才在一些有英文能力車友相互協助下,把法國官網的訊息給翻譯出來。

以2015年為例,不管您先前騎了多少,唯一的必要條件就是您必須在2014/11~2015/7完成一輪的200~600K認證,以前騎的都是身體健康,無法取得去法國的資格。

什麼法國建議每年騎一輪,在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是法國講的(至少我看過的資料法國從沒這樣提過)之前,大家自己去猜測為何有人要這樣講吧。

造神?沒有錯啊…如果沒造神,要如何吸引車友參加呢!

騎過之後平常心看待,很多神人級的並不會出現在這裡。

有任何問題,不管您在這裡提問,或是私訊給小弟,小弟都會竭盡所能回答。

再舉例,英國也有舉行類似的長途騎乘,距離是1,400公里,重點不需要事先有認證的資格,唯一條件就是您在報名當天必須能報的進去(因為品質好,每年都當天秒殺,先報先贏),有興趣的車友可以搜尋關鍵字:
LEL(倫敦-愛丁堡-倫敦),台灣已有車友挑戰成功。
小弟的第一場瘋200是在2010年1月31日,屏東-台3-嘉義的折返跑. 之後就沒再參加了~

一開始會參加是看了前輩的推廣,認同挑戰的本質以及比賽中車友不離不棄的感覺.

後來沒再參加的原因是,難度太高了:

1.報名的難度高:我報名的那次是電話"口頭"報名,再補傳真...另外,當年的行事曆好像是浮動的,每場又只收150-200人,又規定"每年"200,300,400,600都要各跑一次... 中間如果剛好有一兩場時間上無法配合,那不就...

2.搞清楚狀況的難度也很高:太多霧煞煞的規定,紀錄也沒電子化,雖然後來有一些志同道合的車友當志工,幫忙建置網站,不過當時就已經感覺"車友-協會-法國"這中間應該有不少隱情,感覺好像當二十幾年前當兵的時候,學長說了算.唉..不就是騎單車挑戰,明文規定一次列清楚不就好了.

3.本想不管那麼多就是要參加的時候,不幸的屏東瘋系列活動中接連出了一些重大意外,為免家人朋友擔心,之後我也退縮了.

所以後來就看建葛格的遊記取代自己挑戰瘋系列囉,沒想到突然來了這篇,是要說"謊然大悟"嗎...呵呵

這活動原本是很讚的,結果...

希望能早日回歸正軌,讓大家能有單純的挑戰樂趣.

建葛格加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