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女博士在奧運拿金牌的事~不用過度神化

我不曉得談論Race賽拿金牌Anna Kiesenhofer (簡稱Anna)的人~有多人人認真去看過那天賽事

那天銀牌因為出事一度落後,隊友都回去幫忙帶她(Marianne Vos真的很無私的在付出)

但回到主集團後,大家沒有交談、也輪來輪去,極少數知道前面有Anna的人也不會主動告知銀牌選手

後來主集團吃掉所有兔子,但真的不曉得還有一隻

如果有無線電,以荷蘭隊的實力,分差只有1:15 一定會追回的

Anna很強,但也不用過度神話她~~~她雖然是奧地利國家計時賽連續三年(2019,2020,2021)冠軍,但奧運女子計時連前25名都排不上

計時賽總長才22.1公里,第25名可以跟第一名差快14分鐘~


Race賽她能拿冠軍,真的就只是銀牌不曉得Anna在前面而已(不能用無線電)

數學女博士在奧運拿金牌的事~不用過度神化
數學女博士在奧運拿金牌的事~不用過度神化
數學女博士在奧運拿金牌的事~不用過度神化
實力丶膽識,再加上精準的判斷
跨領域也有不少的例子
不講遠的,耐力運動的馬拉松
日本很多國中到大學屬於田徑隊
沒有進入職業隊的選手,也可練到接近專業隊程度(本身的基礎實力)
美國也有大學教授得到奧運出賽資格
公路車很多輪車技巧,不輪的是膽識加正確判斷,歷史上確實少有不輪車成功的例子,所以還是可貴且可敬的。
Ps: v大有po 高學歷+運動員的說明,值得一看。
Anna Kiesenhofer沒參加東奧ITT,當然連前25名都沒有
Maocrab
我正想提醒原PO。XDDDD
換句話 荷蘭隊 的比賽態度 積極一些
AK 就不會有機會了

要歸到是因為沒有無線電
我覺得說不過去 比賽規則就在那邊

用計時賽成績作比較,我是覺得沒有意義

選手拿出最好的表現 贏得比賽 不就是運動賽事最吸引人的地方
荷蘭隊沒有拿出最佳表現 結果就是這樣
任何人贏得奧運金牌 毫無疑問一定是全球頂尖的選手之一

數學博士的腦袋+頂尖運動員的身體
在我心中是神人無誤
guild2983
"選手拿出最好的表現 贏得比賽"說的真好! 輸了就輸了,荷蘭隊講甚麼理由都說不過去
攝影愛好者
這跟積極不積極 沒什麼關係吧......
也不是神話她 看看她 非職業 再看看我們號稱單車王國 難得能參加奧運 連凱哥都騎到被關門(不要說亞洲人不行 ,日本的選手都能完騎了,跟冠軍才差10來分鐘) 看完無力感湧現
她沒參加計時賽當然25名前看不到她,而且女子計時賽也只有25個參賽者好嗎
是不用過度神話

但是結果她還是拿到了金牌

三年後希望有人會記取這樣的教訓
就大會和國家隊間一連串失誤,而anna確實堅定執行她的計劃,這很重要,很多中途一堆理由變了,導至更慘,只能說黑馬,意外。但是不可否認, anna贏得漂亮,無隊友,無top器材支援下完成,算很勵志,不要小看自己,地球是圓的,輪圈也是圓的。對看台灣自行車協會,嘖嘖嘖。

ps: 2020奧運6場自行車都好看啊⋯⋯
不就認為自己一定是第一了 所以輕鬆騎看風景 照理說如果有落後一定趕緊追回呀 比賽不就是到終點前都是拼盡全力嗎?還是奧運比較特別 穩贏了慢慢來就好
這就跟今年環法盤爺奇蹟般地追平Eddy Merckx單站紀錄一樣

當結果出乎意料時 大家總有個話題能津津樂道 神化又何妨?至少會讓更多人關注這項運動

再者當盤爺在登山站只能免強趕上關門時 有人會懷疑他的實力嗎?

Anna能不靠團隊拿下金牌 無論當日狀況有多混亂 已經足夠載入史冊

同時也不會有人懷疑 Annemiek van Vleuten具備金牌的實力

樓主既然問了有多少人看了當天的公路賽 那你又認真看了當日TT的參賽名單嗎?

況且公路賽講究的是綜合實力與策略 拿TT的成績出來帶風向個人覺得是不太厚道

的確無須 “過度” 神化 Anna 但也無需試著證明荷蘭隊就一定能追上她

只能說Anna 很好地為我們示範了何謂天時地利人和(努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