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日 約騎 大滿貫(簡單氣功之養身441樓)

觀音阿郎 wrote:
這趟上八五山有一段路歐福漏
好加在我是騎雙臂振.剛好派上用場
好玩又刺激.說不出的快感
山上有起一點霧
感覺騎到另一個世界...(恕刪)


先來個簡短的看圖說故事。

歐福漏(Off-Road),長度超過300公尺,而且坡度超過10%。


阿郎的雙避震戰駒,雖然前叉無法鎖定,但絲毫不減阿郎一馬當先的爬坡馬力(有加turbo的呦)。


山中霧氣之重,可以從阿榮哥與阿郎之間的一股嬝嬝輕煙觀測得到...^.*


阿郎的英姿。


大衛葛格!
阿郎說:騎單車不會過勞死,偶棉這裡是那羅的溫柔鄉...^.*


有練過功夫的阿郎,架勢十足,應該可以改名成為<巨石阿郎>
dmk wrote:
路程:
龍潭─>關西─>內灣─>尖石─>
那羅─>過柿山橋左轉八五山道路─>數碼天空─>八五山─>水田部落─>尖石─>
內灣─>關西─>龍潭。
全長約85公里。垂直總爬升1550公尺。

很有趣的一個探路行程,一般人都是由120線道攻上數碼天空,今天我們卻是翻過一座山頭1250公尺高,然後再下滑到數碼天空。(恕刪)


路線圖與高度表



elliptic wrote:
因為今天早上沒吃香蕉,心情不好,不想上宇老。
Jack哥於是說:"那沒關係!我們從那羅左轉上八五山就好!"
沒想到,這趟上八五山竟是意外的收穫,不只輕鬆愉快,而且風景好車少,改天一定要邀David哥上去一趟。大家說好不好啊?

照片請看先這裡,待下班後再搬到01來


阿榮哥上了卡踏之後,踩踏起來已經有<唬唬>生風的架勢了。

事實上,決定由那羅改走八五山便道的最主要原因是,
1)騎乘時,遠觀宇老山區,一直有厚重的雲霧圍繞著,山上氣溫與天候可能不太適宜這時候上去。
2)大衛葛格沒有出現, 大家就開始休閒起來,各自拿起相機互拍。
3)以前dmk有聽過那羅居民介紹過八五山便道,原先以為只有3公里長,而且只要爬升到900公尺就可以。
4)三人都騎雙避震單車,彼此有照應,
5)而且都沒走過八五山便道,
6)也沒聽過有車友由那羅往上騎過。
7)dmk單車上頭有GPS、高度計與等高線地形圖,不怕迷路。


First thing first。要事為先。
阿榮哥上卡踏之後的第二摔(通常要三次),握把右側有輕微刮痕

還好變速器功能還完整。
(但是阿榮哥要我寫說很嚴重變形,必須即刻由Deore等級,更新為XT以上等級。
希望阿榮哥的1/2能夠看到這一段...^.*)

過了尖石橋之後的櫻花盛開


阿榮哥與阿郎


竹60鄉道上的泰雅族勇士雕像,不畏寒暑,總是為單車騎士們指引著勇士之路。阿榮哥對這一段勇士之路,已經開始駕輕就熟,充滿自信。
續153樓─

阿榮哥與阿郎在比腳力。
很明顯地,阿榮哥勝出...^.*

(按,椅子本身早已損壞變形,與這2位勇腳無關)

dmk記得近一年前,有與阿榮哥上過天湖道路,那時才到青蛙石,阿榮哥就已經氣喘如牛。
如今的阿榮,在青蛙石公園已經可以談笑風生了

在柿山橋旁英姿煥發

在強攻山頂的過程中,也未顯疲態,談笑自若

甚至還可以趁dmk與當地原住民問路況的時候把妹

就這樣輕鬆翻山越嶺,下滑到數碼天空

乃至水田部落


中午在內灣用完餐後,還貼心地打電話回家問他的1/2:需要從內灣帶點啥東西回家?
阿郎,
明天(3/1)我就在家裡專心寫遊記,不出門了。
是的! 之前所寫的,都還只是<出場人物介紹>


明天行程下雨取消
DMK你就專心上課吧
假日何處去.假日騎車去

觀音阿郎 wrote:
明天行程下雨取消
DMK你就專心上課吧

這兩天天氣太好,所以我又沒待在電腦前


看完照片之後.....

只感覺......這不是人.............是神...................
-更新中-

剛剛回頭看了一下148樓,沒想到阿榮哥已經將遊記寫好了
那我就省事許多。我會先將照片貼出,遊記文字部分也可以慢慢再補。

-------------------------------------------------------------------------------
數碼天空上的越嶺探路行


數碼天空上的越嶺探路行?標題沒錯,就是<數碼天空上的越嶺探路行>!

有三位騎士,平常假日休閒活動就是以單車上宇老為樂,經常風塵僕僕於竹60鄉道上。宇老的美,他們三人早已深深體會。有一天這三位騎士,由於好奇心的驅使,他們決定一探這條每次上宇老必會經過,位在竹60鄉道7.8K的往八五山岔路,一條人煙罕至的產業道路。越過這條道路的最高點,他們三人竟然可以順勢下滑到,以山路難行著稱的<數碼天空>,讓親眼目睹的觀光客與當地居民嘖嘖稱奇。


數碼天空上的鐵騎越嶺,是一條逆時針的環狀路線。開始於尖石大橋,也在尖石大橋結束。總長度有 28.4公里,最高點位於李棟山稜脈與那羅山稜脈匯集的鞍部(泰雅語又稱為<宇老>)海拔1240米。最低點就位於尖石大橋,海拔300米。最陡峭精彩的越嶺路段,起點在那羅柿山橋,平均坡度在10%~15%之間,攻頂長度也有5.4公里。



228國定假日這一天,阿郎、阿榮與dmk三人來到尖石相尖石大橋。尖石大橋在清晨中,顯得寧靜。


一大早寒冷的清晨,勇腳阿郎正在給阿榮哥推背,阿榮哥表情顯得非常滿意。尖石大橋橋頭正是竹60鄉道的起點──第0公里。


阿郎推拿熱身完畢後,駐足於尖石大橋上,望著橋下的水流。阿郎是位動中有靜,粗中帶細的勇腳。



享受完阿郎推拿的阿榮,正沐浴在尖石大橋櫻花盛開的另一頭。


三人拍照完後,隨即出發。過了嘉興橋一開始的路段,便步步高升。這對剛學會上卡踏的阿榮哥來說,a piece of cake一塊蛋糕而已。


在錦屏橋前停車場(這裡是拍攝泰雅族勇士雕像的最佳景點)往上看海拔不到1200米的尖石山,除了天色陰沈之外,還有山嵐在山頭點綴著。


竹60鄉道上的泰雅族勇士雕像,不畏寒暑,總是為單車騎士們指引著勇士之路。阿榮哥對這一段勇士之路,開始充滿自信。勇腳阿郎則是駕輕就熟。


途中還遇見兩位中壢(?)來的騎士,便一起入鏡。他們打算前進到青蛙時候,折回尖石大橋,然後右轉沿120號公路上八五山大橋。


到了錦屏虹橋。
『大橋橋墩兩旁坐落十數座雕刻,刻劃泰雅族人射箭、搗米、獵山豬、出草 ……等原鄉生活史。每1座雕刻都傳承1段族人故事,如傳說以前有2個太陽、族人只得工作無休,直到射日英雄射中其中1個,從此才有了白天和黑夜,而這就是「部落射日英雄像」的由來』


傳說中,『有三個勇士自願前往射下太陽。他們攜帶乾糧用品,並且三人各背負一個嬰孩一同出發。』為啥要背負著嬰兒出發?因為射日路途遙遠,必須子承父志,一代傳一代。想到這裡,阿榮哥開懷地笑了,因為他的1/2已經在幫他準備一個小貝比。


阿郎哥,你抱的只是根橋墩,上頭沒有雕像,就沒有故事可以掰...^.*

三人正在錦屏大橋上拍照得不亦樂乎時,新竹市小熊夜騎團大隊人馬殺到。


剛好阿榮哥與小熊夜騎團熟識。有緣大夥就一起入境。

小熊夜騎團一馬當先,搶先騎上青蛙石看青蛙。如果詳細看照片的話,就可以發覺阿郎已經更早一步抵達,並向小熊夜騎團介紹青蛙石的正確拍照位置。此時dmk落後,渾然未覺後胎已經被尖銳物刺破,只是覺得重腳。


阿榮哥與阿郎哥抵達青蛙石公園後,依然生氣蓬勃,下馬拉筋,兼比腿力。很顯然阿榮哥背後有青蛙石的加持,因而更勝一籌。
(阿郎別氣餒,下回只要選對邊,勝利一定站在你那邊...^.*)

友誼賽完畢一起照張像。左起青蛙石、阿榮與阿郎。
青蛙石有段神奇的故事流傳著;『「青蛙石」朝向山頭蹲著,有兩個突出的眼睛。根據地方父老的說法,從前泰雅族社會,青蛙和蚊子是宿敵。有一次,一隻大青蛙追食一群蚊子,只剩下最後一隻蚊子逃到溪谷,飛上山頭,青蛙受到岩石的阻隔無法追趕,只好眼睜睜的看著蚊子揚長而去。經過數百年的歲月變化,青蛙就成了岩石了。』


不過經過dmk的明查暗訪,由3隻青蛙的口中釐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是因為大青蛙沿著溪谷彈跳到這裡時,已經雙腿發軟,眼冒金星,得了飛蚊症,又不肯下山,最後石化成青蛙石。
小熊夜騎團也與青蛙石公園內的青蛙來張合照。


據了解:那羅溪的青蛙石頭朝向山上,青蛙石公園裡的青蛙石頭朝向山下。在這峽谷裡布下天羅地網,前後夾擊,絕不允許任何一隻蚊子逃離青蛙石公園。尖石鄉公所為了感謝牠們為民除害,特地邀請一隻青蛙王子在青蛙石公園駐點彈唱,可惜沒看到阿珠與阿花。眾人在琴音悠揚安可聲中,拍下這幅照片。












上八五山的途中,我一直懷疑:是否有兩個阿郎?
要不然怎麼行進中一下子在前,一下子在後!
























































樓下的阿郎寫道:<騎著騎著騎到人家裡去了
原住民很熱心.一方面問到騎車有何好處
dmk大大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經驗.到體重85公斤
如何減到58公斤>

dmk: 事實上,我的體重是由70->54(下合歡山後)->58公斤啦
我也補一些照片
出發至八五山


牽車榮








合照


兩位不用商量了.還是要騎的啦




牽車榮又在牽車


一大片竹林不輸梅花道路


兩位沒上來前趕快自拍一張


騎著騎著騎到人家裡去了
原住民很熱心.一方面問到騎車有何好處
dmk大大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經驗.到體重85公斤
如何減到58公斤


離開原住民別墅
繼續往上爬


開始..歐服漏..路段.而且開始起霧







下滑至數位天空


假日何處去.假日騎車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