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廣州亞運自行車項目比賽有感...

如果你知道他們長年在移地訓練就不意外了~~~
青少年就有薪水補助了~之後更不用說~~~
只不過當他們在鳥不生蛋的昆明移訓~~那意志力要多堅強~~
那地方只有網路平台~~附近熱鬧的地方對我們來說談不上是市區~~
在熱鬧也不超過兩三條街~一待就是幾個月以上~只有比賽才會離開~
香港現在也都是國家支持比較多~~以前可能有hsbc~~
但現在都是香港國家隊的資源了~~
不是台灣選手不夠強~~看上面如何改進以及大家的支持吧~~
制度問題!
這次亞運再次凸顯"中央政府(體委會).中華奧會.體總.縣市政府.全國單項協會(全民運動+競技運動).體育會(單項委員會).學校.職業隊",
彼此間無法互補,反而是漏洞百出,
選手沒制度就沒套,
沒套就無長久的規律.
各行其道,標新立異,各自為政.
1.培植新血,從基層學校推廣,遴選成績優秀選手
2.政府重視該項運動,以現有體育設施來重點培育,而不是花大把銀子去蓋硬體設備讓某人賺錢,好的人才是重點
3.大企業,行銷公司,經紀公司,經費贊助

tourprouci01 wrote:
制度問題!

這次亞...(恕刪)


說得好!

簡言之,

"山頭主義"、"本位主義"不除...很難有甚麼長進!
迎著風 流著汗 心靈與身體的對話 這每ㄧ刻的感動 都是上天的恩賜
當你的父母說:還不趕快去讀書.馬上就要考試了.騎什車.
你就要知道在臺灣有多少運動能出人頭地.
吃飯都成問題了.
救生員薪資比超商打工還爛.有多少人可以愛游泳進而比賽變教練或是救生員的.
所有的運動員走到底出路都很差.那小時候父母會讓小孩投入嗎?
小時候不投入新生.後面那有人材.
另外現在的升學制度一切以考試為重.根本就沒有五育並重.(所以教出一些光會考試確沒品德的人,
或是 從小大只會讀書的生活 弱智生)
音樂課 體育課 全都移做 國英數學練習或小考.
這就是我們的環境.
老大!!
香港的環境比起台灣的單車環境要差很多沒錯!!!
但人家香港對單車選手的預算,訓練場地,車隊栽培等等以致於未來出路等等.....台灣是不到人家的一半耶!!!!!!!!!輸香港是很正常的!!!!

選手的付出是一樣的!!!政府的輔導與重視,栽培是影響成績很大的關鍵........你看台灣體委會副主委顯哥的態度就知道了呀(最近都上新聞)台灣自行車會輸一點都不意外滴!!!!!!!!!
香港也是屬於大陸的
所以算人口的話 也是要把大陸算進去
這樣一來 大陸一些神級人物會贏 也不是沒有道理


jtlcheng wrote:
香港比起台灣, 甚至是台北更是地狹人稠, 可是不管是公路車還是場地車, 實力硬是比台灣的選手強...
不好意思插花一下
這次亞運的男子公路個人賽
名單中好像沒有中華隊選手
有哪位大大知道為何嗎?
台灣連建個標準地板的場地,台北說要建已說了三十年,從我高中時代就開始說了,三十年過去了,世界級的標準場地還沒看到,現在看到的都是戶外水泥,實在是有點哀。
看到亞運自行車也正好想到這個
香港自行車拿了不少獎牌
台灣自行車產業那麼多居然連個自行車運動都不培養
一些冷門的項目不發展就算了
自行車是台灣重要產業啊
如果政府再加上那些自行車廠有心發展 資金設備絕對有的是
自行車一堆比賽項目居然都放掉太可惜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