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 也因此專心養病, 以下把竹東醫院診斷的肌腱炎, 後續的休養與復建, 紀錄如下:
Day 0: 診斷出肌腱炎, 醫師說肌肉缺氧所致, 右膝蓋外側痛到不行, 痛的症狀只要膝蓋有彎曲,
就會劇痛, 沒有外傷, 開兩天的藥, 內服的主要是抗發炎藥, 外敷的是肌肉鬆弛
Day 1: 依然痛, 無法上下樓梯, 服藥敷藥, 什麼復健也沒做
Day 2: 痛逐漸減緩,正常行走OK, 上下樓梯稍微痛, 藥吃完了, 開始遍查資料, 得知最好地復健,
就是騎腳踏車, 看樣子, 何處跌倒何處站起也, 停藥
Day 3: 開始騎車上路, 平路約 5K, 上下樓梯依然痛, 輕鬆騎
Day 4: 騎車上路, 平路 12K, 上坡 3K, 下坡 3K, 總爬升約 250M, 輕鬆騎, 上下樓梯微痛
Day 5: 騎車上路, 平路 6K, 上坡 7K, 下坡 7K, 總爬升約 500M, 輕鬆騎,上下樓梯微痛
Day 6: (平路 6K, 上坡 7K, 下坡 7K, 總爬升約 500M) *2, 份量加倍, 輕鬆騎,上下樓梯微痛
Day 7: (平路 6K, 上坡 7K, 下坡 7K, 總爬升約 500M), 開始抽車, 抽車到一個層度會痛,
上下樓梯痛感只輕微感覺
Day 8: 大約與 Day 7 相同, 速度改為正常訓練速度, 一小內完成20K/500M 里程/爬升課程
Day 9: 復健份量同Day 8, 7K上坡約有一半抽車, 無痛感, 上下樓梯無感, 假設完全恢復
結論, 這次400KM 極限挑戰賽因為急性肌腱炎的發生而棄賽, 肌腱炎是可以避免的, 只要
每次休息後重新出發前, 有效的暖身就可以避免, 尤其若有休息過久身體都冷了的情形, 更
要暖身, 別急著上路。萬一發生肌腱炎, 千萬別硬撐, 必須立即終止賽事, 回家休息, 看醫生
確認傷晴, 開始復健 ...
--------------
7/24 補充: 以上復健程序之後, 一切無礙, 身體恢復原狀
--------------
阿榮一車四輪 wrote:
下次戰役希望再一起奮戰...(恕刪)
謝謝阿榮鼓勵, 這次的受傷讓我感觸很深, 不輕言放棄 vs
果斷的放棄, 這兩個衝突的思想, 活生生的發生在這次的
賽事中, 幾乎從100K起到350K的路程中, 可以說遭遇 N
次的不願放棄的積極念頭, 因為一路上都有同行的車友放棄
或者說要放棄, 哪怕只剩下極些微的成功機會, 我都要拼
一下 ...
但是在完成300K里程之後, 當膝蓋疼痛了幾十分鐘,沒有
轉好, 情況似乎越來越痛時, 經過老婆的點醒, 果斷的打
119 求救 ...
有趣的事, 救護人員問我說, 要救人還是救車, 我直覺回
答說, 難道好人不能做到底, 同時救嗎? 哈哈, 最後人車
都上了救護車, 新竹縣消防局真是好的沒話說!!
現在放心了
你奮戰不邂的精神深受感動
下次戰役希望再一起奮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