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全線雙向交管台72線快速公路,團體計時賽、個人挑戰賽、休閒騎!

PeterChen88888 wrote:
我也不知道麵包超人為何沒上網?
可能忙別的事!

嗯~略忙。另一方面是成績不理想,無顏見江東(mobile 01)父老,本來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東坡)退隱江湖、淡出車壇。

沒想到S大、Peter大居然深情呼喚,太感動了。


es8803 wrote:
我回程也沒停補給站,下雨只想趕快回終點,一整趟下來我一瓶水都沒喝完

PeterChen88888 wrote:
競賽組第一名成績00:53:22:253,只花53分多鐘就跑完40K,均速44.97KM/H。 真強!

看來,賽前大家太緊張了,結果大家都能在大會標準內完賽!

m8366107 wrote:
各位大大成績在那兒?
可以SHARE一下連結或檔案嗎?

有位業界的講師(也是一老闆)說「勞工都須要獎金、加薪才會願意打拼。 連他找外包公司打掃,都不能殺價,因為他曾經殺價2000元,發現效果沒一萬元的好,從此他開始覺得錢(貨幣)才是唯一使人努力的工具」

可是單車活動的挑戰組又沒獎金,第一名~~第八百名都有獎牌、完賽獎狀,人人有獎; 而它(獎牌、完賽獎狀)是不能拿來作為交易的貨幣,為何大家都那麼拼命要騎出好成績?


這位講師(老闆)又說「年輕人比中壯年還有活力,所以他都要找高中生、中輟生,而不想找二度就業的」

但是此次單車挑戰賽,第一名是M45組的(45~49),速度、暴發力、堅持力、毅力,勝過44~20歲的少年家,那和該位講師(老闆)說的情況不一樣?

【麵包超人】 wrote:
可是單車活動的挑戰組又沒獎金,第一名~~第八百名都有獎牌、完賽獎狀,人人有獎; 而它(獎牌、完賽獎狀)是不能拿來作為交易的貨幣,為何大家都那麼拼命要騎出好成績?


騎車本為身體健康與自我挑戰
不須想太多理由
連完成證書 獎牌我也不怎麼看重
見到有人用搭車的方式
或者讓已完賽的強者隊友折返...拿他的貼紙代跑
也要拿一張完成證書
又或者用競賽的補給方式玩挑戰組
無視是否妨礙其他參加者
換取虛幻的成績
深深不以為然
這也是不參加車隊的原因
枯枝如此之多
根本不屑與之為伍

其實這次路線對上時間限制
實在太寬鬆
當參加到要刷掉1/5,1/4的活動
那完成證書就頗難得了

【麵包超人】 wrote:
可是單車活動的挑戰組又沒獎金,第一名~~第八百名都有獎牌、完賽獎狀,人人有獎; 而它(獎牌、完賽獎狀)是不能拿來作為交易的貨幣,為何大家都那麼拼命要騎出好成績?



雖然我沒有比72快速道路
我跑去宜蘭跑葛瑪蘭追風
還是互相鼓勵一下好了..

大多數的人都是自己在跟自己比..
我自己為例子,每年都比一樣的

有進步的例子(羅馬公路挑戰賽)
2011成績03:25:20.543總排序177/1423=12.4%
2012成績03:17:23.044總排序:104/1316=7.9%

也有退步的例子(北宜經典賽)
2011成績05:04:49.258總排序311/1479=21.%
2012成績05:08:51.97總排序409/1728=23%

自己獨力完成的=>60分
比去年再快一點=>80分
名次再前面一點=>100分

土城加藤鷹

PeterChen88888 wrote:
真的是有點冷,到目前為止,只有賽圖網有照片與isakira的遊記分享。
也不知道協會網站會不會有照片?
對照其他活動,一堆照片分享,真不是滋味。


我猜會晚一點
我爬文說有看到綁馬尾的攝影師
應該是賽圖網的china大哥
晚一點會有大頭等好笑的修改照片出來
就會公開了
土城加藤鷹
PeterChen88888 wrote:
競賽組第一名成績00:53:22:253,只花53分多鐘就跑完40K,均速44.97KM/H。 真強!

看來,賽前大家太緊張了,結果大家都能在大會標準內完賽!

在youtube,看到苗栗台 72 線團體計時賽後30分鐘 TutorABC 車隊 20130324
看來速度一直都有帶上來,這是吾輩努力的標竿。


iwasafool wrote:
騎車本為身體健康與自我挑戰
不須想太多理由

今天剛好遇到一位管理專長的資深教授,教授說「有時候榮譽也是使人努力的正向誘因,例如: 傑出勞工、全系第一名、市長獎...都是沒有貨幣價值的,卻也能讓人努力,並付出的。」


eric62 wrote:
因為車騎太慢,所以更不能讓車子出包..到時怕騎平面迷路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回終點
去年環化騎了7小時的人能騎快到那去...

BKS wrote:
那是35分鐘內要從體育場奔到後龍段入口耶!!~
我是不知道有多遠拉!~但平常騎機車這段路也得10來分鐘
感覺時間緊湊!!~
來不及進去會怎麼樣嘛~~~

jack1027 wrote:
我也報名了挑戰組
不過好像報錯組了><
感覺騎登山車要時間內跑完要有一定實力
均速要18.75 km/h

PeterChen88888 wrote:
還有幾天的時間,趕緊弄一台公路車,才是王道。
不然騎登山車也行,如果還能高速回終點,那就是"傑克,真的太神奇了。"

PeterChen88888 wrote:
3/24的台72線快速道路,猶如現代的單車比武場./

es8803 wrote:
不自覺也緊張起來了,我個人如無特殊狀況(如機械故障/爆胎..)預計10:30前回到會場

狂熱風火輪 wrote:
我也擔心自己無法在各匝道關門時間內通過
於是趕快做一下功課
底下這樣子的分析
不知是否可行

iwasafool wrote:
別太緊張啦...
雖然總是有拖上十幾分鐘才出發的特例
....
大部分也在六七分鐘跑完囉
應非難事吧?

不過如果一開始就爆胎
除非你換胎高手或者有直接替換掉輪子
不然只有悲劇了吧

iwasafool wrote:
其實這次路線對上時間限制
實在太寬鬆
當參加到要刷掉1/5,1/4的活動
那完成證書就頗難得了

PeterChen88888 wrote:
3/24台72線活動,有競賽組與挑戰組,都有計時,屬於中階活動,人數就會少一些,何況同日又有其他活動瓜分人數。

如果跟 2011 MAXXIS 太魯閣登山賽2012 Taiwan KOM Challenge 台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 一樣有刷後段班的門檻,那報名人數會很少,有失觀光的意義性。 當然上述的太魯閣挑戰是五顆星難度,是有設限必要性。

此次活動誠如 PeterChen大哥說的「3/24台72線活動,有競賽組與挑戰組,都有計時,屬於中階活動」有一定難度,所以像eric大哥、狂熱風火輪前輩、es8803前輩(史第文)、BKS兄...都很緊張無法在關門點之前通過。

和「遊山觀海100」「萬人騎BIKE」「萬人崇BIKE」「環化賽」相較,此次「3/24 全線雙向交管台72線快速公路,團體計時賽、個人挑戰賽」的獎牌、獎狀還是比較「有價值」(和市長獎一樣無形的價值)

且來參加的,不僅是竹、苗、中、彰、投、各地高手,且也是mobile01裡的眾多英雄好漢,除了01名人isohera阿勳前輩跑去宜蘭參加「葛瑪蘭追風」,無法同場競技之外,幾乎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團體計時賽有捷安特哥倫布車隊、台灣體大、台中皓捍車隊...,非常棒的車隊,為此次活動增添等級,其中李偉誠選手,之前在環花東的影片中看過他的傑出表現。李偉誠選手是2012 AMD環花東國際自行車大賽Day1 的第一天賽程單站冠軍 (參見影片 3分27~4分07秒(李偉誠選手進終站及訪談),4分07秒之後是范永弈選手訪談)

另一個使人努力的可能是,若我們的實力接近捷安特哥倫布車隊、台灣體大...,那即使明知實力不可能拿獎金,也會想努力一拼,至少以後可以跟孫子說「阿公曾經和知名選手同場較競喔」

總言之,覺得講師(中小企業老闆)說的「錢才是使人努力的工具」不太正確,有片面偏見之虞,個人覺得今天遇到的教授說的「參與工作(活動)有榮譽,也能使人努力」這一點滿對的。

isohera wrote:
雖然我沒有比72快速道路
我跑去宜蘭跑葛瑪蘭追風
還是互相鼓勵一下好了..

大多數的人都是自己在跟自己比..
我自己為例子,每年都比一樣的

有進步的例子(羅馬公路挑戰賽)
2011成績03:25:20.543總排序177/1423=12.4%
2012成績03:17:23.044總排序:104/1316=7.9%

也有退步的例子(北宜經典賽)
2011成績05:04:49.258總排序311/1479=21.%
2012成績05:08:51.97總排序409/1728=23%



iwasafool wrote:
其實這次路線對上時間限制
實在太寬鬆
當參加到要刷掉1/5,1/4的活動那完成證書就頗難得了

題外:
雖然在最後20KM處,左腳十字韌帶舊疾復發,產生疼動感,無法再催腳力,還好最後成績不在後段1/5,1/4。 均速應該跟團體計時組的最後一隊差不多。



舒情時刻
銀霞 - 蘭花草
蘭花草 wrote: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
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轉見秋天到,移蘭入暖房;
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開,能將宿願償;
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麵包超人】 wrote:
題外:
雖然在最後20KM處,左腳十字韌帶舊疾復發,產生疼動感,無法再催腳力,還好最後成績不在後段1/5,1/4。 均速應該跟團體計時組的最後一隊差不多。

【麵包超人】 wrote:
嗯~略忙。另一方面是成績不理想,無顏見江東(mobile 01)父老,本來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東坡)退隱江湖、淡出車壇。

沒想到S大、Peter大居然深情呼喚,太感動了。


實在太謙了

話說...
不知是否我以小人之心度人...

觀競賽組之成績,出發時間,抵達時間...

前三名都是排後位出發
觀各組成績
泰半後面的組別
成績較好
尤其2,3名...抵達時間差距還不足0.2秒....

可以推想
在排序出發時
主辦單位似乎刻意將出名的車隊排在後位出發
而強者車隊似乎有借前方車隊風阻的情形
甚至可能有併隊之餘?


若然屬實
其實不符國際TTT之規則...這也是我早前向主辦單位所詢問過的...

希望這只是我的小人之心
也許只是該隊在拱門前最後一刻超越了前隊吧...
想比賽,40公里衝完,什麼都看不到,以我實力根本不可能拿獎金,
休閒組距離又太短,
我就以我平常去其50幾至60多公里﹝含照相、休息﹞約5小時多及去年100k的精神做基準,來報名這次挑戰組活動,
因為自己自由騎那條堤防旁新路時,距離感覺很遠,
也不知道競賽組跟其他組出發點不同,看到台72線入口關門時間那麼短,害我緊張的要死,

剛上台72跟我聊天的那個車友,似乎知道我是「南勢」!
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再來01討論,
出發就開始背不少車友刷掉,
回程到台72線20幾k處時,向東已經沒車,壓力好大,
再來竟然一般車也上來了,肚子有點餓,也沒甚麼力了,為節省時間,回程補給就跳過去了,
那競賽組終點拆感應門,我遠看以為要提早請我們下匝道,
到頭屋大橋過去,活動單位裁判機車也逆向上來,更可怕,又一台,
終於下台72線,回到終點,
我只在乎我自己能在時間內騎完,那2個陪我聊天車友,只能在這裡說抱歉,

我前鋼圈不知道我怎麼弄得,已經幾乎壞掉,這次騎活動已經在賭,好在我賭贏,
單車店目前沒貨,這一兩星期可能無法騎車

iwasafool wrote:
可以推想
在排序出發時
主辦單位似乎刻意將出名的車隊排在後位出發
而強者車隊似乎有借前方車隊風阻的情形
甚至可能有併隊之餘?......(恕刪)

小弟有參加這場團體計時賽,如前面所言,
的確非常榮幸與這些俱樂部或國手級菁英同場競賽,
當然爾,能順利達到自己團隊實力所能達的理想成績就相當滿意了!
回到上面的問題,我們這隊相當前面就出發了,我們這隊有追擊超過一隊,但也被兩隊超過...
這次競賽兩隊配一位騎機車的裁判,裁判其實在這個部份做得相當不錯,若有後面隊伍追擊的情況時,裁判會介入兩組車隊中,一邊引導超車車隊往內線超車,並指揮被超車車隊往外線靠,超車時兩車隊前後、左右之間必須間隔兩公尺以上,因此不會有讓被超車車隊幫超車車隊擋風的情況,但後面群雄放出時是否有大亂鬥的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jakehsh wrote:
這次競賽兩隊配一位騎機車的裁判,裁判其實在這個部份做得相當不錯,若有後面隊伍追擊的情況時,裁判會介入兩組車隊中,一邊引導超車車隊往內線超車,並指揮被超車車隊往外線靠,超車時兩車隊前後、左右之間必須間隔兩公尺以上,因此不會有讓被超車車隊幫超車車隊擋風的情況

感覺有照規矩在走,不隨便,這樣就能避免紛爭!
麵包超人終於出現了,沒看到你回文,感覺有點怪怪的。

【麵包超人】 wrote:
有位業界的講師(也是一老闆)說「勞工都須要獎金、加薪才會願意打拼。 連他找外包公司打掃,都不能殺價,因為他曾經殺價2000元,發現效果沒一萬元的好,從此他開始覺得錢(貨幣)才是唯一使人努力的工具」

可是單車活動的挑戰組又沒獎金,第一名~~第八百名都有獎牌、完賽獎狀,人人有獎; 而它(獎牌、完賽獎狀)是不能拿來作為交易的貨幣,為何大家都那麼拼命要騎出好成績?


這位講師(老闆)又說「年輕人比中壯年還有活力,所以他都要找高中生、中輟生,而不想找二度就業的」

但是此次單車挑戰賽,第一名是M45組的(45~49),速度、暴發力、堅持力、毅力,勝過44~20歲的少年家,那和該位講師(老闆)說的情況不一樣?

這位講師太"資本主義"了,把人性的價值抹殺的一文不值。
在職場上,錢(薪水、獎金、紅利、股票、費用....)固然吸引人,但不是絕對與唯一。
尊重與成長,反而更重要。

為何大家都那麼拼命要騎出好成績?>>>就是挑戰自己呀,看是否能更進步,不斷進步。 這不就是Olympics精神? 只要你是用正當的手段,歷經考驗,騎回終點(走回終點),即使是最後一名,我覺得都應該給于尊敬。

又說「年輕人比中壯年還有活力,所以他都要找高中生、中輟生,而不想找二度就業的」>>>會說這種話的,他開的公司,大概是勞力密集型,只需要操作員,不注重腦力研發與品牌。 這也是我們台灣大部份企業的窘境,大概是代工的命。 年輕人體力好,但經驗不足,仍在學習。 隨年紀增加,中年人體力差,但經驗知識豐富。 我覺得一個智慧的董事長,應該要會調配不同的人才,把他們擺在適當的位子,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