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預計第一次環島~我還有哪些沒注意到的嗎?

e1a2b3cx wrote:


如果你這次不騎蘇...(恕刪)


好!如果最後還有體力的話,會考慮直上蘇花的!
soziwow wrote:

有輕細的繞鎖。
但...(恕刪)


聽起來是壽卡那段和台11這兩個需多注意
謝謝您!
taiyoto wrote:
建議

如果是背背包...(恕刪)


已經買好小米打氣了XD

計畫怎麼騎? 
預計從桃園逆騎,環大台灣

一天騎多少公里
第一天體力較充沛
考慮桃園直上台中約140公里
後面會依路況難度和總爬坡去刪減
預計一天80公里左右
狀況好可以考慮趕一下進度

住宿預算?
一日一千內,只求洗澡和冷氣XD
有找了一些背包客和平價旅宿
只是遇到連假可能會再提高價位

吃的有講究?
不講究,所以不會為了美食繞遠路
但對美景蠻期待的!
try1try wrote:
這位大大?有考慮試用...(恕刪)


這真的不會熱死嗎
感覺超悶的耶哈哈
depo1213 wrote:
您最高單日騎乘公里數...(恕刪)


單日最高200km
但我不想這麼拼
150內是我覺得比較舒適的距離哈哈

另外想請問您是否有覺得哪些路段是比較辛苦的呢?
舊蘇花雖然車變少.但是大車時速加快.過彎剪線更頻繁.聽到前後來車時.一定要注意能躲的空間.隧道也一樣
有些人會刻意避開蘇花這段.就是雖然海岸線很美.但是對於單車甚至機車這些慢車.都有相當高的危險
整路開上超級亮的前後閃燈是必要的
morningfrog wrote:
這真的不會熱死嗎感覺(恕刪)

不會哦,設計很通風喔,已經用了一陣子,再搭配後面有風扇的外套,外套裡面有會吸水的降溫背心,利用蒸發吸熱的原理,穿起來會很涼!還有你騎車的時候風會從前面灌進去。

我覺得大家不要看一眼就覺得說會穿起來很熱!就是因為穿起來很涼快舒服才跟大家介紹的!不然新的發明新的設計是要幹嘛的?
HAKEE wrote:
舊蘇花雖然車變少.但是大車時速加快.過彎剪線更頻繁.聽到前後來車時.一定要注意能躲的空間.隧道也一樣
有些人會刻意避開蘇花這段.就是雖然海岸線很美.但是對於單車甚至機車這些慢車.都有相當高的危險
整路開上超級亮的前後閃燈是必要的

+1
前輩建議蘇花
進入隧道前: 先停聽看隧道內有無重車 砂石車,還有你背後有無.....。讓重車先行再進入隧道。
進入隧道後: 無論對向或後背後有無重車都不必緊張. 重車砂石車其實對單車都離的遠遠的,開的速度也不快。反而是由遊覽車速度快, 開的離你近 又難以聽到聲音。

砂石車多的地段: 除蘇花有之外 (不覺得恐怖),就是北濱公路超多...車速快的緣故.
每一次騎到轉彎處 我都會停一下,讓我背後的砂石車先行, 以免砂石車在轉彎處看不到我。

水補給困難區:台東到花蓮台11線, 特別是台東段... 7-11都距離很遠......大太陽下又渴又累..... 先google這一段7-11,讓心裡有底。

下雨區: 我碰見三到四次下雨: (相機,手機, 前燈 防雨要準備好)
1 在台東太麻里碰上大雨....騎到市區已是晚上八點。
2 在蘇花也碰上大雨,還好已到東澳住宿點
3 北濱公路:碰到間歇性陣雨...不大。

強風區: 北濱公路鼻頭角燈塔段遇到強風,只能用牽的。
進入花蓮牛山也讓肉腳的我些苦。
morningfrog wrote:
單日最高200km但(恕刪)


morningfrog wrote:
單日最高200km但(恕刪)


當時是走逆時針大環島路線

最困難的路段我認為是墾丁後這段

過滿州後就幾乎沒有補給點

一路上上下下 到壽卡才解脫....

這一段要注意時間

從壽卡下滑之後 只有大武和尚武比較有住宿點

再來就要到金崙市區了 !!! (當時我騎到晚上8點才到金崙... 2008年當時 台9晚上部分路段都是沒路燈)

另一個比較困難的就蘇花公路了~ 除了地形外 注意路況 還有大車

(小心落石注意的告示牌真的不是騙人的... 拍照時要特別注意抬頭往上看 )
1.車子真的不用太好,能隨停又不心疼的會讓旅程很輕鬆愜意。
2.要有雨區的準備,其實就是個防水袋啦
3.關於住宿,我都是騎到用午餐時,去推算今天太陽下山的路程大概會到哪裡,開始google找旅館定位。
但是如果你是打算在墾丁過夜的話,就要提前一天找,其他都很好找啦,當天訂可行,又自由。
4.要進入補給區少的地方時,要倍足補給品。
5.一路上破了三條內胎一個外胎,後來索性把後輪換寬點外胎,就不容易破了,應該是體重加上行李有點太重了。
6.Google導航有時候很愛把你往田裡面帶,建議可以當地圖用就好。
7.不用特別想著拉均速啦,腿力要平均分配天數用的,均速再拉頂多一天也只快一小時。
8.休息點能伸展就伸展。別因為在乎重量就忽略補給品備量,遇到不時之需補給品可以提供你順利地達到安全地。
9.手的休息很重要,我才發現原來手掌的支撐可能比腳的還痛!!!! 反正,騎乘時,能盡量放鬆伸展就放鬆伸展,手把盡量輕換姿勢,屁股能躲洞就躲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