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KM......................針對上電視的"大嬸"

這是自我挑戰賽活動,不是單車休閒騎活動。本來就是要有一定的能力與門檻,雖然主辦單位辦的不到完美的程度,但是參加的人本來就應該要有心理與生理準備。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uperuss
NS騎者加油…
本次起點與終點設在大漢實在不太妥…
因路程要經過美崙工業區-港口-南濱…
是花蓮大卡車,砂石車運輸必經之路…
回程天昏地暗…大卡車的聲影哦
給騎者大大的恐懼…
百思不解的主辦單位選擇此地點…
為何呢…

NS騎者加油…
crazysugizo wrote:
小弟到第一補給站時 離第一補給站關門只剩30MINS了 可是還是有蠻多香蕉跟餐包的


可是到關門前 10 分鐘就只剩下 餐包了...

破財中 ~

非常的同意您的說法!!!

只能說現在的社會什麼人都有!!
小弟參加過一次300K。
其實NS的活動通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基本上事前簡章載明的東西,它只要沒有違背就好了。
不管是路線不佳、補給不佳、交管問題等等,我個人覺得NS理論上都還站得腳。
你要它改,很難,因為這是供給與需求問題。
它的活動場場都這麼多人報,你覺得它會有多少自醒的能力。
反正在爛,車友罵歸罵還不是一直來參加。
說真的一般車友的抱怨,個人都覺得還算合理。
但是大嬸就太誇張了,不量力而為(應考量體力、路線研究),自己搞那久還出來飆人。
但是也許這件事可以給NS一個警惕,或許它該考慮以後活動應該限制人數或資格了。
PS.我最受不了辦活動不限制人數。
好奇怪~我每次只要看到類似的文就很好奇~!

為什麼大家會把參加競賽活動當成"消費"行為~
付錢就該有東西吃~付錢就該有什麼有什麼的.......
又不是上餐館?還是參加什麼社團活動...
自行車活動是該讓人吃飽喝足的活動嗎?
只要有分出名次~能比高低的活動就是競賽~也許有人不在意名次問題~
但這和"消費"行為還是不同吧.....

難道大家都沒想到如果關門了沒東西補給的備用方案嗎?
200K耶....
用逛大街的是要逛很久的~沒想到可能會逛到天黑嗎?
大會不是有規定要配備大燈及雙尾燈嗎?
我是沒騎到晚上啦~不知道到底路有多黑~但是有可能比我們平時夜騎山路黑嗎?
沒夜騎山路的習慣就來報200K哦....有勇氣捏~!

奇怪的是我回程並沒有迷路呀....我也不是花蓮人~這路也是第一次騎
怎麼我看每個大路口都阿蛇在~還是我眼花?
也許是因為我在春日派出所有進去補給~裡面的阿蛇親切到令我印象深刻~
所以之後的每一個路口都很注意阿蛇的位置~向他們揮手打個招呼~有特別注意吧!

甚至想趁停紅燈偷懶一下都沒機會~全程都被迫不必停紅燈及路口......

沒辦法, 貴婦們習慣了有人服侍的下午茶, 200K沒人帶位, 沒讓她們吃到飽, 就一哭二閙三上吊了.....呵呵!
stillone wrote:
怎麼大家都在講標示或...(恕刪)

規定沒有交管,沒有指標,那是不是從台9線右轉193線,再左轉進感應門的都應該要取消成績?因為路線里程都不一樣,大會都不管你是不是依照正確路線騎完全程,再來大會提供的路線圖只說要走193,要怪要怪花蓮縣政府,路標都沒做好,市區內193也要在每個路口標示才對,
建議主辦單位及眾車友考慮一下:

如果因為參加人數過多造成主辦單位人力不足, 補給不足...., 是否可以考慮限制名額, 以維持活動品質及主辦單位的口碑?

協會成立的宗旨應該是"服務", "推廣自行車活動"為主(營利為輔), 那是否應該站在"社會大眾"的立場來思考, 讓車友安全, 留下難忘的"好"回憶, 也能繁榮地方, 帶動花蓮地區的觀光(而不是對當地帶來髒亂, 因管制交通的不便), 我猜花蓮當地也不希望這是"一日繁榮", 而是長期穩定的繁榮. 或許辦一個六千人的活動 (加上家屬親友團, 車隊支援組可能進萬人) 得到一些負面評價, 不如辦兩個三千人的活動 (或三個兩千人的活動), 讓"大家"(不是只有"參賽者"而已)都留下美好回憶的活動.

一點淺見, 僅供參考.
To ride, or not to ride! --- Lonely Rider 豆皮
不知道何時台灣活動單位能了解何謂 : 限制人數!

101 登高, 陽明山路跑, 可能是台灣少數幾項大眾活動中,
有限制人數的!

不管主辦單位之前辦的有多好多棒!
只要不限制人數,
再優質的活動都會出問題!

相同的路線, 相同的時間, 倍增的人數,

不代表只要增加補給就可以順利完成活動!

橫渡日月潭已經是活生生的例子,
下一個會是哪個活動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