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哈拉) C夾還繼續活著

我在想:
說C夾長下坡會按到手抽筋的高手,
是不是下坡都衝很快?
所以雙手需要一直含著煞車把手?

如果是比賽的選手也許就無可厚非。

但像我只想輕輕鬆鬆的自由行,
在目前台灣只要有柏油鋪設的道路,
上坡輕輕踩,下坡慢慢放,努力的
欣賞路上的美景,放空自己。
就算是長下坡,在速度低於 30km下,
C夾煞車也只需輕輕按壓點放,
對手指幾乎沒什麼壓力。
連高中時騎的鼓煞單速淑女車,
也能輕鬆應付長下坡,陪我上山下海。

至於那些需要碟煞的超陡或越野路面,
本來就是碟煞越野車的天下。

所以,到底需要的是C夾還是碟煞?
應該由自己的用途及體能去作考量。

也許您像我一樣是個超級大肉腳,
卻來請教某些高手中的高手建議:
對高手來講
超大的大盤、小小的飛輪,算是小菜一碟。
也許也會自己維修碟煞,大不了交給車店。

但當您是肉腳一枚
就算練到死,也上不了排行榜的最後一名,
硬要死撐的踩踏,到頭來只是讓自己受傷。
C夾與碟煞的故障排除與定時保養,
哪個比較簡單?

在論壇上看久了,像
C夾 VS 碟煞
走外線 VS 全內線
等等,
有時,認真思考一下,
就會覺得根本是店家來打廣告的。
攝影愛好者 wrote:
我不是選手也沒有比賽(恕刪)



TCR CCC Rim break(6.27kg)


TCR CCC Disc break(6.76kg)

Merida Scultura Disk(6.97kg)
tamasa wrote:
我在想:說C夾長下坡(恕刪)


很多人騎行情的。
最新的就是最好的
沒買怕人家以為他不懂
土城加藤鷹
今天這場stage18的爬坡賽,前兩名都由英力士包辦了,而且還領先至少兩分鐘以上的時間。
又有誰說山路是碟煞的天下呢?
今年環法英力士真正發力反而是在Bernal退賽之後,真是諷刺。
sy016551 wrote:
今天這場stage18(恕刪)


RIM Brake is KING 👍👍👍👍👍

主將因故退賽,但是,隊友接力,照樣拿下前二名,這才像是 TDF 比賽精神。

看了這麼多環法選手及INEOS車隊都用C夾還雙2衝單站冠軍,我決定買C夾款了!

2021捷安特C夾的走線位置,個人感覺破壞了頭管跟上管交接位置的線條,感覺很可惜。那個線條有精神有著剛硬之感。
有心意就好了!
acer wrote:
RIM Brake is...(恕刪)


黃衫沒希望了退而求其次去拼單站冠軍好過兩手空空進巴黎~
sy016551 wrote:
今天這場stage1...(恕刪)


不是這樣喔。
Ineos今年本來就是以GC(總冠軍)為參賽目標的。
這幾站兩位副將Carapaz和Kwiatkowski是因爲主將Bernal退賽了;才改變策略出來搶單站!
ucc0279peter wrote:
不是這樣喔。Ineos(恕刪)


除了單站 Carapaz 還拿下 登山王 紅點衫

所以 Ineos 沒了黃衫, 但用兩站 搶下 紅點

登山王 ~ 也很帥 (穿紅色點點 進巴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