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番花路時我們一群小集團同時騎在一起,我跟這位去逝的車友同騎在一個小集團的後方,當時他的情況還看不出來有何異樣;
不過當左轉出中山路時,他的情況就很明顯的已經有體力不支的感覺,整個騎車是搖搖晃晃;一回突然向左偏一下又拉回來,一回又突然向右邊偏一下又拉回來,(像是坐著打瞌睡那樣會突然向左或右點一下再起來);我們後面集團有好幾個都差點被他撞上,當然也包括我;
在二次差點被他撞上後原想衝到前面去,跟他拉開距離比較安全,結果發現我已經有快抽筯的感覺,於是乾脆放慢速度跟在集團的後面(在那過逝車友的後面二~三個位置,當時看他還是一附搖搖晃晃的樣子);
到了要右轉進入水溝邊的那家羊肉爐時,我知道下去後路會變小,整集團一起下去會很難騎而且很危險,於是我乾脆停下來(其實我當時有點生氣,心裡想說,這位車友體力明明已經不行了還不休息,硬要騎,整路一直搖搖晃晃要是撞上人怎麼辨?我們整集團可是會撞成一片耶...),在路口休息了一下,看那集團已遠離了我才再次出發。當我騎到水溝盡頭右轉進入建國門口時,就聽到前方有人大喊「有人撞車了~趴在石礅護欄上~」騎過去一看....竟然就是這位體力不支,一路搖搖晃晃的車友;前叉斷掉,面部朝下整個趴在石礅上,一動也不動,鮮血直流.....
真的是要呼喻大家,騎車本來就是量力而為,參加活動只是個"活動"又不是比賽,當身體不適時還是要休息,千萬千萬別拿自已的生命開完笑
隊友的實力環化是4個小時完賽,武嶺是四個半小時。爬坡實力比我好一點,七八小時以上的遠征有時會比我慢一點。
昨天的遠征,回到平地時,我忍不住誇獎他一下遠征的速度進步很多,都沒掉速度,還變得很難追,沒想到就越騎越兇,已經超過我對他實力的認知了。
就在離家兩公里多時,遇到一個路面小突起,不曉得經過多少次的路段,熟到不能再熟了,他卻抓不住龍頭就這樣摔車,安全帽也摔裂了。他比較幸運的一點是摔車的方向是向路面,而不是向橋墩。還好我離他有點距離,一直很怕跟太緊他又拼命加速度,也怕被牽連到。
這就是已經拼命摧速度到超過體能負荷,已經不能像平常一樣控制車子。跟你有多少實力一點關係都沒有,還是老話一句,該休息就要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