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的魚缸放很久了,目前都是水位降低就加水,也有在換過濾的海綿,開燈時間晚上6點到晚上12點。
現在都會長青苔(就魚缸都綠的)連底部都有,可是我魚缸裡沒放水草,只有一隻鬥魚一隻便宜孔雀魚跟一些水族館買的小佈景。
現在只要魚缸變綠我都用過濾的海綿刷一刷,刷完很乾淨,可是屑屑都掉到底部,感覺過濾器也吸不起來(過濾器是很便宜的那種外掛的)。
長青苔有辦法改善嗎?或者應該怎麼清理比較好?
希望各位前輩能解答!感恩!
魚原本就喜歡躲在陰暗處,但不是完全暗的地方,太暗牠們會變成休眠,有些顏色會變淡,
如果魚缸附近完全沒有燈,利用燈來製造白天及黑夜的假象,讓魚作習正常,
魚缸的水要定期換,基本上是3-4天換掉1/3,水族館幾乎是天天換超過1/2,
換水的頻率跟水量,還是要以魚缸大小跟魚的數量來訂,上面只是參考值,
青苔是因為水中排泄物太多,排泄物變成青苔的養分,再加上有開燈,青苔就長得快,
要清除,除非養一大堆會吃青苔的魚蝦,結果只是短暫的效果,一段時間之後,
因為魚蝦變多,水質更糟,魚蝦死一堆,青苔又回來了,如果是水草缸魚不多,
青苔長一點點倒是可以養螺或蝦來清,但不管養什麼都沒有雙手來得好用,
經常清理就沒什麼問題,在換水時,把換水的虹吸管入水口移到有排泄物跟刮下來的青苔附近,
順便吸走,再補新的水到水位即可,嚴重的話,最好先把缸裡的水吸半桶起來留著,
再加準備好的水變成一桶,然後把缸裡的水吸到剩1/3左右,就容易把魚撈起來,
放到剛才準備好的那一桶水裡,之後利用魚缸剩下的水,用白棉或海棉清洗缸壁,
洗完把髒水通通吸掉,放一點新的水進去沖一下,再吸掉,洗得差不多時,
就可以開始放水到水位,原本的魚不要馬上放進去,先讓魚缸跑個一兩天,
記得換水時過濾也要洗,但是除了一定要換掉的濾材,像是白棉之類的要換掉之外,
其他的像生化棉或陶瓷環等...,用水稍微沖一下,大概洗一下,不要太髒就好,
洗太乾淨反而效果變差,之前沒有死魚,表示魚缸的硝化系統有建立,
濾材洗太乾淨,之前辛苦培養的硝化菌都被洗掉了,魚反而容易死,
魚缸跑了一天之後,先放幾隻比較強壯的魚進去,若沒問題,
隔天再放一些,水桶要打氣,不然魚會缺氧,換到魚缸裡的水要先放幾天,
不然自來水中的氯會把魚毒死,如果來不及準備,就在自來水中加一點水質穩定劑,
或買海波(大蘇打)來加,最好是不要加這些,對魚雖然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但總是不太好!
lonlonlon555 wrote:
之前有放過笠螺,可是...(恕刪)
當然不正常,螺是水質的指標,通常是因為硝酸鹽濃度太高,會讓螺想逃出缸外,
或者死在缸內,青苔太多的原因也是如此,所以常換水常清洗過濾才是重點,
螺吃清苔的速度不快,一般輕微的情況,還可應付,如果是那種螺吃過的痕跡都很明顯時,
通常1尺缸建議是放一隻螺,但前題就是魚缸常清理常換水,所以青苔不多,
養太多怕螺沒食物會餓死,螺只是懶人的助手,不是清缸的工具,青苔如果不好刷,
有人是用不要的信用卡去刮,效果好又不會刮傷魚缸,而過濾的清洗,
最好是裡面有放一些不用換的濾材,像陶瓷環之類的生化濾材,來分解魚的排泄物,
不然就要常換水,魚才不會死,而像白棉之類的濾材,髒了就要換,不然過濾效果會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