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發文,排版傷眼請見諒

小弟養魚兩年了,一直以來都是用2尺上部乾濕分離的過濾器,便當盒堆疊4層,本來的堆法是第一二層白棉,第三層生化棉,第四層大磯砂,落水第一格火山石,第二格麥飯石。

近日心血來潮加了兩個4公升的前置桶,第一桶塞滿羊毛絨,第二桶塞滿火山石跟麥飯石,導至我變更上部的放法,改為四層全放生化棉,底下不變,這樣對水質會有影響嗎?

改變的初衷來自於想培養更多的厭氧菌,這樣做是否正確。

補充說明,魚缸為2尺,2隻斑馬神仙,3隻螯蝦,。

感謝大大們耐心看完,如有不妥,在麻煩指導一下小弟,感激不盡
文章關鍵字
加油
我的想法是這樣:

水本來就自帶溶氧量,水中無氧你也養不活魚,並且上部過濾的含氧量本身就比較高。這些自帶氧的水在你魚缸及過濾系統循環,魚缸很難有無氧環境培養厭氧菌。

或許有小部分水流不順暢或底土之下的氧氣較低,但應該不致於無氧。反向來想,如果有什麼神奇的區域是無氧區,那麼這些水必是不跟帶氧循環水流通的死水,因為一流通就不可能無氧,所以即便神奇區域裡面真的有厭氧菌,不跟魚缸水流通也無法給魚缸水脫氮去硝酸.等於沒用不是。

培養厭氧菌大費周章,成效極低。

淡水缸不用考慮厭氧脫氮,這一部分都是換水解決,簡單直接。種水草可以延緩硝酸累積,但除非完全不換水,否則硝酸累積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硝酸累積到魚致死前會先長藻,還有用綠水養魚的呢,可見硝酸真的不是什麼大問題,除非完全不換水。

海水缸換水較不方便才需要去設柏林系統﹑AF系統﹑ATS法什麼的,但即便如此也很難不換水,這些更主要的是延緩換水頻率,如果真有可能在魚缸產生厭氧菌,就真能做到養魚不用換水,以現在來說不現實。
其實沒影響,這樣的魚口就算你只用水妖精也可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