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唷~姊姊不能帶你回家(228更新)

wowjill wrote:
看了上一篇,我想說,隻前一直寫說對流浪狗最好的方式就是結紮,反對的人為什麼一直不認同?
不結紮的結果就是一直生,然後群聚,在產生你們所寫的現象,然後你們因為其他人餵食就.....

這就是其中一項因果。

所以是不是該結紮?無形中可以減少多少流浪狗?然後流浪狗數量減少之後,有能力養的人負擔少了,才有辦法把他們帶回家養。


大家反對的不是結紮。問題是TNR只是結紮嗎?

TNR成功的例子不能只是看看動保的新聞稿

先不管目前研究的案例都是流浪貓而不是狗

就算是流浪貓,最有名的成功案例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a long-term trap-neuter-return and adoption program on a free-roaming cat population (Levy 2003),其中47%的貓被領養

這是動保很少告訴人的,TNR很重要的一環是領養。但綜觀台灣,小弟個人沒看過喊TNR的組織有同時提出如何馴養然後幫這些流浪動物找到一個真正的家

TNR還有其他必須做到的條件,但我不覺得動保有注意推行
產品生產過剩~~~如何處理~~~銷毀

3C產品喜新厭舊~汰舊換新~~舊品如何處理~~回收報廢

撲殺不是唯一方法~但確實執行的話~確實是有效的方式


自然生態中~單一生物如果繁殖過剩~造成環境(人所想要的環境)的威脅時~就大量撲殺~
當某一天~該生物瀕臨滅絕時~再想盡辦法保育


週而復始~~人類~~不就是想要怎樣就怎樣的物種嗎
我查詢過,所以沒回覆那篇,TNR成功的案例的確只有貓,狗的部分因為他們的特性而目前沒有全部成功的案例。

但是不表示狗不能結紮,結紮只是N,不是TNR,所以結紮後需要配套措施,這配套措施不代表一定是R(R代表放養而不是領養)。

TNR這塊也許不適合狗,所以狗是否有TN+其它的方式,辦法還是要由人想。

動保的確是不注重這點,所以目前對帶流浪狗的方式只有撲殺,但真正抑制流浪動物數量的方式還是這幾樣:結紮、不棄養、不繁殖。

還有我認為具有強烈攻擊性的狗的確應該長久隔離或是撲殺(等同死刑),因為我不是廢死聯盟。


chinsiso wrote:
產品生產過剩~~~如何處理~~~銷毀

3C產品喜新厭舊~汰舊換新~~舊品如何處理~~回收報廢

撲殺不是唯一方法~但確實執行的話~確實是有效的方式


自然生態中~單一生物如果繁殖過剩~造成環境(人所想要的環境)的威脅時~就大量撲殺~
當某一天~該生物瀕臨滅絕時~再想盡辦法保育


週而復始~~人類~~不就是想要怎樣就怎樣的物種嗎


不要總是曲解大家說的,也請不要把事情過度單純化

請問紐西蘭果子狸(Possum)氾濫,你贊不贊成撲殺?
其實...我覺得果子狸的部分他也是故意這樣寫的。

對當地對於果子狸的態度不了解,無法下定論。
小夢認知 wrote:
大家反對的不是結紮。...(恕刪)

大家都把送養看的太容易了...

當免費取得來源很多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想養幼犬,TNR的狗狗大多接近成犬或已經成犬了,您認為會好送嗎?

最近幫朋友送走的那兩隻『幼犬』...定點大小便都已經訓練完成,認養文我貼了12處,超過1萬人次瀏覽,花了兩個多月才送出。

我這邊河濱就有一隻TNR的浪犬(我有辦法靠近的),從4、5個月大開始上網找人認養,到現在14個月大了還沒人有興趣...我都不曉得該不該放棄推文了!

另外聲明一下,我不是動保人士,我只是認識了一些愛狗的人,知道他們的苦處、難處,有時不幫又不行。
wowjill wrote:
其實...我覺得果子狸的部分他也是故意這樣寫的。

對當地對於果子狸的態度不了解,無法下定論。


我沒有設陷阱題的意思,我在這一棟提出的數個例子,問題,都只是回應,希望網友能多想殺生和救生深一層的含意,而不是

殺生,視而不救 = 沒愛心
救生 = 愛心,好事

不需要回答,只要網友能真正想想就夠了,就算最終他選擇救也沒關係


注:我不會對提的問題提供更多的背景或資訊,畢竟很明顯我選的答案是什麼。但為什麼我會這麼選? 是我看動物不爽嗎? 是我不愛動物嗎? 我覺得撲殺是很輕鬆的事嗎? 我不同情生命痛苦的死去嗎? 我希望看到的人能進一步去探討背後的原因,甚至google一下,進而了解事情不是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每個決定背後影響的不是只有在場的事物

小夢認知 wrote:不要總是曲解大家說的...(恕刪)


忘了誰是說過~當一個複雜的問題~不知道什麼是答案的時候~最簡單的答案~往往是最正確的答案~~之類的

我向來不是為反對而反對~重點是有沒有道理

我喜歡狗~也養過狗~但不是濫愛~

殺生當然不等於沒愛心~救生當然更不等於愛心~(我也不是廢死聯盟..對人對動物都一樣..PS有存死聯盟嗎~~哈哈) 就看其目的而已~~~

為殺而殺~為救而救肯定是沒愛心的

自然界的某一物種會繁殖過剩~~起因於人(它不會自己跑到那個沒有天敵的地方~然後無限制的繁衍~對環境不會造成負荷~存活到現在吧~如果是它的原生地~經過地球這麼長的時間能然能存在~那自然界的奧秘~應該很容易解答)

自然界的某一物種會瀕臨滅絕~~起因於人

如同一開始有說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身為野狗~如果有人從旁協助使得其可以生存下去~那算不算作弊~

台灣不(合法)吃狗肉(阿彌陀佛)~如果有~哪會看到滿街都是~有人看過野牛~野豬~野雞在街上跑嗎?



我的信念~想救的可以救(帶回自己家養)~~~沒救的....(生命不是會自己找出路嗎?)


他們的確會找到出口,但是人類不能認同他們的出口……
關於這幾點,我建議你詢問流浪狗之家的工作人員,親自瞭解二次傷害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非得拿人來比,那就算是人類,多重二度傷害的結果也是很常見。 君不見被自幼被家暴的兒童,長期被家暴的女人,或不幸被強暴兩次的女生? 他們心理上的傷害不是一天造成的。

chinsiso wrote:
什麼叫做不存在的希望?任何在收容所工作過的義工都會告訴你,請不要再次遺棄被認養過的貓狗,因為那是嚴重的二次傷害。你今天餵食了這隻狗,當你明天沒有出現,後天沒有出現,你無意中就形成了小小的二次傷害。
(好事要麻不做~要麻相同的事要一直做~不然就是二次傷害?)

餵食與做好事有什麼關係? 那應該與個人的責任有關吧?

要養,要餵食寵物本來就是一件「持續性」的事。
無論是家裡的寵物或是你們所熱愛的門外的流浪動物,你一旦開始飼養,那就成為你的「一個責任」,不是嗎? 難道你認為飼養寵物要採取「有空有閒有食物」時才餵養?

如果非得拿人來比,那你會希望自己的父母「有空有閒有食物」時才餵你嗎?
換句話說,你認為狗兒子,貓女兒,會希望自己的主人「有空有閒有食物」才餵牠嗎?

如果今天有某位網友到01寫了一篇「有空有閒有食物的寵物餵食紀錄」,請問那棟樓的炮火會有多麼猛烈?

換成是你,會不會生氣?



好,就算是做好事。

可以考慮到附近任何國家認證的捐款機構詢問。
看看他們傾向於一次一大筆錢,還是持續性的小額捐款。

因為在許多事情上,「持續性」會比「一次性」來得有益。



chinsiso wrote:
你餵食的時間越久,次數越多,他接下來受到的傷害越深。
(是滴,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捕魚~所有需要別人救濟的~給他救濟~不如教他:好好唸書?一技之長?…?)

不好意思,我不太懂你這句話的含義?

「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捕魚」,這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嗎?

世界各國的社會福利組織除了收留流浪漢之外,很多地方也強制他們學習「第二技能」。 很多現在的失業中年人(50歲以上),也是必須學習「第二技能」才能找到工作。 不然沒有一個國家的社會福利機構能夠養這些人一輩子啊。

不說別人,我們自己的父母可能養我們一輩子嗎?



chinsiso wrote:
你知道受到嚴重二次傷害的貓狗可以做出什麼事嗎?牠可以輕易的咬死另外一隻貓狗,為的就是不要再次被遺棄,不要分享主人的愛。牠會攻擊嬰兒幼兒,因為牠認為(甚至於知道)那是一個威脅,一個可以讓牠被遺棄的威脅。
(所以~EX1:情殺的人是為了避免再次受到情變,是不得已的?;EX2:殺生為護生?)

你的比喻也相當奇怪。 這是動物的本能,為什麼要拿來與人類做比較呢?
你有看過動物上演「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嗎?
你有看過動物上演「習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嗎?
你知道嗎? 我的貓不會讓位給我耶。

動物不比人類,沒有人類所謂道德規範與對錯的束縛。 當牠覺得受到威脅,自然就會反擊。 這跟人類的情變有什麼關係?


至於寵物攻擊嬰兒幼兒或是其他寵物的現象並不算少見。

分享一個稍微極端的例子給你:

當年我在研究所的一個教授,在開完會議後提到他先去動物醫院一趟,然後再去「買」一隻德國獵犬。
下面的一個學生立刻很不以為然的告訴教授,他應該去領養一隻,而不是購買。

在不知道任何背景的狀態下,相信你也是這樣認為,對吧?

教授的回答很直接: 「你以為我去動物醫院幹嘛? 我前天領養的狗,昨天咬死了我自己家中兩隻幼犬,重傷母犬,另外也咬死鄰居寄放的德國獵犬。」



另一則是貓的故事,一隻上過真正戰場,搭過真正的坦克車,經歷過以色列與埃及的戰爭的暹羅貓。
牠與主人漂洋過海到美國打天下,與牠的主人感情深厚。

當主人結婚時,牠攻擊女主人。 雖然咬得不痛,但是爪子可是不留情。
當主人的大兒子出生後,牠在半夜會去咬嬰兒的腳趾,雖然咬得不怎麼樣,但是卻讓父母非常擔心。

但是,他們還是留下那隻貓,就算女主人恨得牙癢癢的。 因為那是他們的責任。

好笑的是,這個狀況一直到我的「蘇格蘭不摺耳貓」的出現才緩和。

有次因公出差,請他們幫我照顧小貓。 結果我的小貓跑去保護小嬰兒,與老貓槓上。
加上小貓年輕氣盛,成天只想跟其他的貓玩,結果把老貓追得沒地方跑...

只能這樣說,這隻老貓居然嚇得在女主人身上尿尿。
你知道那位女主人後來有多愛我的「蘇格蘭不摺耳貓」嗎?



當然,這絕不是反對領養的文章。 相反的,這是對於每個想要購買或是領養貓狗的新飼主的勸告。 在你購買或領養前,請先仔細考慮自己對於飼養寵物的熱心耐心與毅力,也請仔細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也請多加瞭解飼養寵物的可能問題/支出/困難...等等。 最後,請記得,飼養一隻寵物是一輩子的事情,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年。 漂亮可愛的幼犬/貓,其「漂亮可愛」的時間很短,成犬/貓與老犬/貓不見得漂亮,不見得可愛,不見得可以讓你抱起來拍可愛的照片。

牠們是生命,不是布娃娃。 所以如果沒有這些基本的心理建設,請不要輕易下決定。



離題了。

無論如何,如果你對於動物習性有所疑問,建議你去動物收容所詢問,或是請教動物學的教授。 動物心理學與人類真的不太一樣,也是一門專門的科系。

這樣也許你就能瞭解我所提到的「二次傷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