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ng wrote:這樣不會太少嗎? 我...(恕刪) 一般一天一次就夠了,魚要餓死很難,通常是被自己的排泄物給燻死...以樓主這樣的餵食頻率,如果餵食量又不小的話.....難怪會出事......
To chiang:也許是因為你的是新缸,缸壁上還沒有太多東西可吃,一陣子就好了吧。我也是只養一隻小精靈,依然很勤快。建議你可能要看看他的肚子,是圓鼓還是消瘦,若瘦瘦的就不妙了,可能不大健康。不過要注意,除了飛狐和小精靈,不建議你養其他的鼠魚。因為其他的鼠魚都會長很大,很多人看黃金青苔鼠小小的很可愛,等他長大了就只吃飼料,還會惡搞水草欺負魚。依我在友站爬文,諸位前輩達人的看法,其實還是雙手萬能,對我而言小精靈還是首選,因小精靈不止會清缸壁,連葉子都會順便整理整理。To 三月魚:您說得很有道理,這要看自己到底要什麼,要以草為主還是以魚為主。我是以魚為主,養草是為了不用電少換水又能顧水質,簡單說一句就是懶。所以我會選擇大量生長快速的陰性水草,和幾株重點式的水草。我的草有金魚草、羽毛草、小寶塔(這個我不確定名字對不對,有好幾種長得很像的)、還有實驗性的細葉噴泉、和另外兩種我不知名字的,這三種實驗草,一開始的狀況真的很差,但適應後,真的長得不錯。最近我想試試紅色水草,不過這些都是試驗,主力仍是您所說的強健水草。至於墨絲我覺得很怪,今年氣溫剛開始破三十度時,很多地方都變深褐色,我不理他,之後就沒再出現了,即便是這一陣子熱死人的三十六七度也沒差,長得也不慢(我是和我缸裡的其他水草比啦,我相信花錢顧水溫打co2下肥的應該才是最快的)一個月可從小小的一根長成一片大大的三角形,但都沒再變色了,不過變色的地方也回不來了,請問您知道原因嗎?我還是要再說一句您說得很有道理,魚也有分副熱帶魚和溫帶魚(俗稱的冷水魚),這種養法對冷水魚一定行不通,我沒養過鱂魚,我也不清楚鱂魚是不是冷水魚(不是懷疑您哦,我的意思是說我對鱂魚完全沒概念,也沒膽量說鱂魚用這種養沒問題),我確定這種養法對冷水魚一定行不通,但對很多很多的副熱帶魚而言,並不像大家固有的概念,一定要低於三十度。至少孔雀、白雲山、紅蓮燈、小精靈和黑殼蝦都沒問題。尤其是黑殼蝦,大家都說黑殼蝦過三十度會死,可我的三個缸不但沒這問題,還給我拼命生!!四月至今給我生了三四批,害我不知如何是好,蝦多為患…孔雀也給我拼命生,不過我沒隔離…觀察魚的行為來判斷水質 +1觀察水草的表現來判斷水質 還不會,汗…餵食通常餵兩分鐘內可吃完的量即可,小缸可再少一些不過我不認為一天餵多次會影響水質,只要每次都很快的吃完即可,因為敗壞水質的其實是殘餌。一天餵多次的下場是魚會很肥…我的孔雀和白雲山都是餓死鬼,每次都吃到肚子爆大還在搶著吃,不過聽說孔雀是一種不知飽為何物的怪腳,餵太多對魚應該也不健康。To sjh:蝦子的排泄量很大,而動物的排泄物是敗壞水質的主因之一。龍蝦那種大型猛獸會欺負魚就不必說了,大和沼蝦養大也會。但黑殼不會,蝦類是清道夫,會被一般蝦類攻擊的魚都是瀕死的魚,而不是蝦類會攻擊魚,有一點像禿鷹會吃死人肉,但不吃活生生的人這種概念。養蝦有好處,蝦會吃藻。To hugefoot:新缸通常加完水會很混濁,等整個缸子的水看起來非常的清澈,甚至有點好像根本沒有水的感覺,那就是硝化系統已初步建立完成了,再等個二三天就可放魚了。以上淺見,大多來自網路爬文及自己經驗,有誤之處請不吝指教,大家一起討論http://aqua.andy.tw/viewforum.php?f=3&sid=0ecfc8bb6117e5ff7a55ce5dfed747e0http://www.aquabook.idv.tw/cgi-bin/leobbs.cgi對了,我的三個缸都是 paludarium 達人的「天然草缸」,不過我連過濾器都省了,完全的懶人缸,只加水少換水。http://aqua.andy.tw/viewtopic.php?t=94576&postdays=0&postorder=asc&star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