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過濾圓桶濾心和清洗問題

mastyx wrote:
像伊罕做圓桶那麼久了又是非常專業的水族廠家,他們還會弄錯自己設計圓桶的濾材擺法嗎?


先附上2008年在老爹的一則討論串,可知伊罕濾材擺法的爭議不是今天才有
http://guppytaiwan.com.tw/thread-240500-1-1.html

mastyx wrote:
像伊罕的經典圓桶入水口是在下面,原廠的濾材擺法有非常清楚的圖示,就是先濾環,生化綿,石英球,最後一道最上面才是白綿,簡單的說就是由粗到細,


再附一個連結,2004年的,討論伊罕第一道陶瓷環的功能
http://aqua.andy.tw/viewtopic.php?f=22&t=99539
可知其實伊罕第一道過濾用的陶瓷環,主要功能是擾流和物理過濾,而非培菌

因此伊罕的做法有其聰明之處,前兩層先做物理過濾擋掉大部份的髒污,
到了第三層石英球做生物過濾,最後再用白綿濾掉所有的髒東西
進而將髒污儘可能平均分配到物理過濾的濾材上

所以不論是先粗後細還是先細後粗,但確切一些的說法,就連依罕也是先物理再生物
否則陶瓷環和石英球中間放個藍餅幹嘛呢?
若單純以濾材先粗後細的邏輯,應該就是拿培菌面積最大的石英球當第二道過濾來卡髒污了 

再來回到XB-303,XB-303裡頭只有兩層菜籃
附的濾材有一塊黑色的濾棉、一塊粉餅(白棉+活性碳)和陶瓷環(可培菌)
如果以依罕的濾材擺放邏輯,由下而上應該是黑色濾棉→陶瓷環→粉餅

如果把價格貴鬆鬆,主要是用來培菌的陶瓷環拿來當第一道物理過濾
真的這樣玩的話,只能說錢太多
================================================ 不能吃太胖喔,會被殺掉的!

mastyx wrote:
伊罕藍餅縫隙比石英球大的多,是縫隙從粗到細,誰跟你提培箘面積?其他就不用多解釋。


藍餅縫隙比石英球大的多?
其他真的就不用多解釋了
================================================ 不能吃太胖喔,會被殺掉的!
mastyx wrote:
真懷疑你是否用過伊罕石英球!
石英球上的孔隙跟本比陶瓷環的孔隙還小。這樣會比藍餅大?
嘴砲一流。


你所說的石英球上的孔隙是培菌用的
堵死光了培菌效果打折將得不償失
再來石英球與石英球之間的孔隙最好比藍餅小?
看來我要去看眼科了啊!
================================================ 不能吃太胖喔,會被殺掉的!
暈倒酒吧 wrote:
真懷疑你是否知道什...(恕刪)


嗯,你可以請伊罕找你做顧問。

若魚大便充滿在石英球間的間隙,石英球表面的孔洞也缺氧了,還培箘個鬼。

而陶瓷環中間的大孔,卻可讓水流迅速通過,提到水流很多次了,你還是搞不懂對吧!

爲何陶瓷環有大小顆,而大圓桶會建議用大顆的?若以表面積而言,全部塞小顆的總表面積未必比較少。擺大顆的其中重要一點是要讓水流迅速通過。

反正你就照你自以爲是的方式擺,我提出廠方的建議與個人看法,用家就自己決定。

你就先去推翻作圓桶的廠家的那些理論再說,不用忙著回應我。
mastyx wrote:
嗯,你可以請伊罕找你做顧問。
若魚大便充滿在石英球的間隙,石英球表面的孔動也缺氧了,還培箘個鬼。
而陶瓷環中間的大孔,卻可讓水流迅速通過,提到水流很多次了,你還是搞不懂對吧!
反正你就照你自以爲是的方式擺,我提出廠方的建議與個人看法,用家就自己決定。
你就先去推翻作圓桶的廠家的那些理論再說。


好奇怪,我回文還要引用我自己寫的東西?
是寫得不夠清楚還是...?

暈倒酒吧 wrote:
因此伊罕的做法有其聰明之處,前兩層先做物理過濾擋掉大部份的髒污,
到了第三層石英球做生物過濾,最後再用白綿濾掉所有的髒東西
進而將髒污儘可能平均分配到物理過濾的濾材上


在下整段文字甚至整篇文章中,似乎看不到我有否定依罕的濾材擺放方式(有的話請指正)
我引用了兩個討論串,並附上我的看法
您當然可以不認同我所說的內容,但您似乎並沒有花太多用心在看別人的文章
以為別人否定了您的立論(或推翻廠商的理論),就這麼情緒化了,實在可惜

另外,我必需說您提到重點了!藍餅的功能就是在擋下顆粒較大的髒污
如果藍餅如您所認為的,孔隙比石英球的間隙還大,那請問要藍餅的功能是什麼呢?

照依罕本身的產品分類,陶瓷環的確是分在物理過濾上,
除了讓水流迅速通過之外還有一個均流的功能
如果您說別人搞不懂,還請您多多指正說明
================================================ 不能吃太胖喔,會被殺掉的!
兩者說法似乎都有理論存在,
但是小弟僅依濾材製造方的說明解釋來看,
濾材製造商強調先白棉後濾材,
尤其現在濾材都強調多孔可以達到最大面積及水流通過濾材的內部多孔,
他們強調白棉多層來預先去除雜質以免雜質阻塞了濾材而大大減少了濾材的面積及通水.
而過濾筒則強調多設前置桶加強白棉層數,
小弟不才,只能在網路上拾人牙慧
不過找到一篇今年有人特地寫信去問製造商的文章,請參考:

https://www.ptt.cc/bbs/Aquarium/M.1408841893.A.CC4.html

其中:
「原廠建議濾材擺放順序為由下而上(水流作動方向):生化棉→活性碳棉→陶瓷環
http://ppt.cc/sDbb
以免被網路上的龐雜訊息混淆」

看來我之前的認定也是錯誤的啊!
傳播錯誤的訊息比無知更可怕
既然製造商都給答案了,蓋章結案謝謝
================================================ 不能吃太胖喔,會被殺掉的!
純水養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