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 鏡 蛇
英名:Common Cobra
學名:Naja naja atra(Cantor)
俗名:飯匙倩、蝙蝠蛇、漲頸蛇、飯鏟頭
分類:蝙蝠蛇科 Elapidae
形態:屬大型毒蛇,為台灣五大毒蛇之一,體長可達2公尺左右。體色為黃褐色、灰褐色或灰黑色,頭部為橢圓形,當其興奮或發怒時,頭部昂起頸部擴張呈扁平狀,狀似飯匙,因而得名飯匙倩(台語音)。體背有數條白色細紋,尤其在頸部擴張時,更加明顯、美麗。腹部有兩種型,為黑色型及白色型。具前溝牙,噴出之毒液,為劇烈之神經性毒素。背鱗為21縱列。
習性:屬日行性。棲息於台灣海拔1,000公尺以下地區,並好接近人類居住之地區,尤其較乾旱農業區、果園、雜草、灌木林區或混生林區等環境。受干擾時很少主動攻擊人類,多半迅速逃走。
分布:中南半島、泰國、越南、中國南部、菲律賓及台灣。
食性:食性廣泛,以囓齒類、蛙類為主。
繁殖:卵生,母蛇有護卵行為。
其它:眼鏡蛇攻擊時,先咬傷同時注入毒液,讓獵物麻痺癱瘓,再加以吞食。不同國家地區所產的眼鏡蛇,毒性不盡相同,台灣的眼鏡蛇毒液主為神經性毒素,攻擊時較少用噴的,而是以咬注為主。有些國家地區的眼睛蛇或眼鏡王蛇,不但會咬注毒液,而且噴霧毒液的能力亦強,毒液具強酸性,不慎被噴到,應盡速以清水沖洗乾淨並就醫。有些國家地區的眼鏡蛇毒液,不但具有神經性毒素,同時具有強烈溶血性毒性,造成內出血及組織壞死。因此,被眼鏡蛇咬傷時,應速就醫施打抗毒蛇血清。近年來,在台灣野外常有捕獲外來種眼鏡蛇之報導,因此,不慎被咬傷時,若能同時將捕獲之毒蛇一併送往醫院鑑定,可能醫治效果會較好;若未能捕獲,不幸被咬傷時,亦盡可能記住該蛇特徵,以利醫生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