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的人 你們怎麼定義台灣土狗

Kiwifresh wrote:
走踵...(恕刪)


走踵這是台語,
到處跑跳閒晃~

至於妳說的暴力,
或許妳家隔壁那隻狗是公的吧?
侵略到牠交配的領域,
所以範圍內的公狗一律火拼

妳再試試看跟其他狗狗交流看看,
應該不至於每次遇到都會互咬...
就我看過幾隻狗狗來說,
大部分都會去聞聞對方的氣味,
還會聞對方的屁股
沒什麼事情就不會互咬...
以前狗狗也只有特定某一隻看到一定互咬,
沒辦法牠們有牠們恩怨在
一般來說都是為了母狗狗的交配權

如果發現牠就是愛打架,
那妳就要教牠、訓斥牠,
讓牠知道這樣是不對滴~
夏夕夏景好風景;阿薩峬麓好郊陵;山林老木好森林;熙熙紅柑好豐淫。 (形容很美的國度...來源:俺)
殊不知在台南縣的某工地遇到一隻誓死護衛主人財產的台灣黑狗. 十幾個阿兵哥手持棍棒準備要修理他.沒想到這隻黑狗簡直拼了命狂咬這些軍人.完全無退縮的念頭, 撂倒了2~3個後連長喊撤退. 叫聲實在太大. 附近的狗都叫起來了




行 為了狗屁命令 居然連狗都打的下去
艾吉斯 wrote:
走踵這是台語,到處跑...(恕刪)


會見面就打架的狗大概90%以上是公狗,事實上我只遇過一隻母的高加索會主動打架。而且養成惡習之後就算不是母狗發情的季節、附近也沒有母狗,照樣一見面就先豎毛裂嘴,距離夠近馬上扭打成一團...

我知道你說那種正常社交的狀況,互相聞聞對方屁股,然後比較活潑的可能會大搖尾巴開始繞圈圈,兩隻狗狗敬禮之後就可以開始玩了。

但這在鄰居惡犬身上完全看不到,那隻狗被主人用水管教育之後就是人狗不分地想咬,只能說住在這種狗旁邊也算我們衰...

現在我對狗打架的前兆超敏感的...,遠遠看到狗走過來就先判斷公母,如果是公狗就笑咪咪的帶著虎皮往反方向離開,也許對某些人來說是可惜了牠優秀的打架本事。(大都佔上風,說真的也沒輸過,因為打一段時間就可以穩騎在對方身上)

對於已經有攻擊問題的狗,行為學家都是認為要盡量降敏感以及阻絕發生機會,畢竟狗在狂怒狀態下是沒辦法聽進主人的指令的。謝謝艾吉斯的意見囉~
HARVARDMIT wrote:
行 為了狗屁命令 居然連狗都打的下去(恕刪)


年代不一樣吧. 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 現在的人比較有自主觀念.不輕易服從.我那的年代的兵役情境可能跟閣下不太一樣.

只是想說那隻狗在我心中有很深刻的印象. 精神力很不尋常的台灣黑狗.
telecatw wrote:
我親眼見過台灣土狗對...(恕刪)

真的假的
感覺有點唬
這個抓到送軍法可不是好玩的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嘴炮照 01
ksman99 wrote:
真的假的感覺有點唬這...(恕刪)


是假的.網路不用太認真
我所謂的把狗當人養 是指那些 狗可以上桌 和人一起吃飯
三不五時就抱著當祖宗一樣 那些人 要不然就是你一口 狗一口 然後用餐具餵 用盤子裝!
晚上和狗一起睡 或是抱著睡 或是家裡到處都是狗毛 亂啃 亂尿尿 全家狗味亂糟糟 那種!
我曾經就罵過一些人(在餐廳) 我問她們 你家的狗坐過的位置 誰要坐阿 ??
你有想過別人的感受嗎?? 如果有病菌影響到小朋友 你要怎麼賠償??
我以前也是養狗人士 家犬養了十九年(狐狸狗混種)到死亡我全家人也是很難過
因為它是自己跑出去就不回來那種(他知道死期已近)那時候她眼睛看不到 鼻子聞不到了 走路也很慢會喘
找了一個禮拜都找不到 我爸也說他是個忠犬 連要死了也不想連累家人那種(我印象中他只有小時候打過針)
兩三歲到快二十歲都沒有再生過啥麼病(雖然有吃壞肚子 噁吐過)但是幾天後也是生龍活虎

我所謂的廢物狗 就是指那些 出門要抱 要跟主人你一口我一口 反正就是違反常理的那種啦!
看了真的是夠噁心 又討厭!!
你自己爽就好 都不考慮別人的衛生習慣 這種人不配養狗!!
jovilu wrote:
我以前也是養狗人士 家犬養了十九年(狐狸狗混種)到死亡我全家人也是很難過
因為它是自己跑出去就不回來那種(他知道死期已近)那時候她眼睛看不到 鼻子聞不到了 走路也很慢會喘
找了一個禮拜都找不到 我爸也說他是個忠犬 連要死了也不想連累家人那種 ...(恕刪)



jovilu大:您這段勾起我難過的回憶...

基本上這段我以前那隻狗狗也是,
最後快不行的時候也選擇不讓家人見最後一面,
連狗狗都這麼有靈性...
好想哭
連遺體都不知道在哪裡...
那種感覺很像自己的親人沒辦法落地歸根的感覺
夏夕夏景好風景;阿薩峬麓好郊陵;山林老木好森林;熙熙紅柑好豐淫。 (形容很美的國度...來源:俺)





這隻是我家養的 2歲半 算很純了 只是肥了點 叫"魚肉"






我家狗弟好像也符合標準

台灣犬最遲於17世紀即有文獻記載。清乾隆年間朱仕玠《小琉球漫誌》描述:「番犬大如黃犢,吠聲殊異。剪其雙耳,以草木蒙密,且多鉤刺,欲其馳騁無掛礙也……。捕獐鹿,發示追蹤,百不失一。」由此可知當時台灣犬就被賦予狩獵任務。
就整體外觀而言,特徵為三角頭,杏仁眼,耳豎立或半垂,尾部豎立微捲,如草刀,身材結實勻稱,體型中等。毛色有黃色,黑色、虎斑、白色、黑白混合花色等多種。
大小型態則分為中型和小型二種:中型狗體態標準,腰細、胸寬,成犬身高不過五十公分左右,胸圍四十幾公分;小腿筋骨粗壯,大腿肌肉多而結實,架勢十足。此外,它的頭蓋骨寬圓;毛長約二公分,毛色有土黃和黃褐二種,但鼻端都是黑色。尾巴則豎立或向上捲曲、耳朵半蓋。
小型犬有二種,一種身高平均四十公分,一在卅公分以下;1980年代調查中,已見不到後者;前者體格沒有中型狗魁梧,但瘦長伶俐,是長跑健將。小型犬臉型較瘦削,顯得機靈,除土黃與黃褐色,還有純黑色;尾巴、耳朵均豎立,好似隨時警戒中;舌頭正面或背面有黑斑。

資料在Wiki找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