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1986 wrote:後來媽媽偷偷在公園路買一間套房給咪咪住!一住就是19年,貓咪是有感情的...(恕刪) 閣下的母親太偉大了...不過...不知道老爸知道後有沒有嘔血?為了一隻貓~得賠上一間套房的錢 XD
看了樓主的發文,突然很感慨有時候,你所認知的寵物,其實牠早已不是寵物附篇【獸醫杜白的生死學】就知道我的意思了。從對貓狗的守護中參悟:「你怎麼對待牠,牠就怎麼回報你。」杜白說:「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是生命教育?我必定回答:從養動物開始。」如果學校沒教、老師沒講的「生死學」,是一本難讀的天書,「那就靠這些小動物,來陪你讀、陪你修課,做你的伴讀。」他把寵物重新定義成「人類(對生死、生命)的共修」。寵物,原來英文叫「pets」,但這十多年來,西方社會已經將這種權力性修辭,改為「companion animal」,指的是「室友」、「伴侶」動物,牠是一個家庭重要的一分子,分享各種親密關係,雖是寵物,也早已超越了寵物。「其實每個來到人類面前的動物,都是孤兒。」杜白說,這些動物往往一斷奶後被人領養,牠要把主人當媽,學習人類,忘了自己是貓狗,反而變成人類的一面「鏡子」,「你怎麼對待牠,牠就怎麼回報你。」杜白醫治過一隻患糖尿病的狗,原來牠主人也有糖尿病;也遇過主人有心髒病,狗因為長期被主人焦慮感染,壓力太大,也得了心髒病;主人鴨霸,他的狗也往往易欺負人,「狗仗人勢絕對有道理」。不止是鏡子,杜白還發現,有些動物對人的情義,遠超出人的想像。他醫治過一隻黑貓,姊姊要遠嫁國外,托給妹妹養,可是妹妹一碰貓就嚴重過敏,把牠送到杜白這,貓賭氣死命往籠子角落鑽,不理人。後來姊妹兩人來看牠,牠才從籠子裡一出來,便慘叫一聲,毫無病癥,才二歲大,就「自殺」身亡。杜白的理解是:「牠心想,我不想再給你們添麻煩了。」摘自【獸醫杜白的生死學 】
fanny338 wrote:後來姊妹兩人來看牠,牠才從籠子裡一出來,便慘叫一聲,毫無病癥,才二歲大,就「自殺」身亡。杜白的理解是:「牠心想,我不想再給你們添麻煩了。」...(恕刪) 真心酸我回去要多陪陪我們家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