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砲台 wrote:
那以後乾脆送入無塵室...(恕刪)
貓常見的人畜共同傳染病
一、黴菌感染
因為黴菌感染造成的皮膚病。
1. 誰會得到?
任何人,尤其小孩更敏感。
2.如何傳播?
寵物和人有直接的皮膚接觸,或是間接接觸理髮用具。寵物感染後,常排出菌體污染環境,會增加人暴露於黴菌的機會。
3.症狀?
開始時是小面皰,漸變大、禿髮,通常可見黃色似杯狀的圓形結痂區域。
4.感染後多快出現症狀?
通常感染後10-14天,會看到結痂。
5.預防方法?
感染人的毛巾、衣服勿和別人一起用,寵物若有皮膚病應該儘快治療,人若接觸寵物後要洗手。
二、貓抓熱
是由Bartonella henselae感染,經由貓抓傷或咬傷造成。人若感染後,典型症狀是在抓傷的上部是出現淋巴結腫大疼痛,發燒、肌肉疼痛和全身不舒服。但90%的大多數人症狀皆很輕微,且在數週後即可自然痊癒。儘有少數感染患者(如:免疫抑制的AIDS患者)可能造成嚴重病變,臨床上會出現皮膚和多種器官的血管增生,當影響到肝臟脾臟時,會造成桿狀菌紫斑,甚至會致命,早期的診斷和適當以抗生素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1.貓感染後會出現什麼症狀?
會造成長期且廣泛的菌血症,但大部份的貓較少出現病症。有些貓可能會出現暫時的淋巴病變,若是第一次感染則會發燒,但很少會有持續的症狀出現。
2.貓若是感染此病,要如何得知?
可抽血做間接螢光抗體試驗測試,若菌血症存在,有時可由貓的血液中直接培養得到菌體。
3.哪一種貓較可能被感染?
小貓最容易發生菌血症,尤其是帶有跳蚤的小貓,常是疾病的傳播者;另外,野生的貓比寵物貓易受感染。
4.菌血症會持續多久?
仍未被證實,但許多報告顯示菌血症可在一年或更久時間後被偵測到,有些是忽隱忽現,所以有時可能無法被培養出來。
5.貓如何經由抓或咬傳染給人?
有兩種理論,一是細菌經由血液到口腔中,由牙齒或牙齦刺激,污染到唾液,再經由咬傷傳染給人,或是貓舔了自己後再經由抓傷傳染給人。另一種是經由跳蚤傳染,這可能是貓和貓之間的傳染,跳蚤可經由感染貓身上迅速得到病菌,再傳染給未感染的貓,但這不是傳染給人的主因,因為許多細菌會排到跳蚤的糞便中,若是污染到人的開放性傷口,如經由貓的抓傷或咬傷,人就有可能會感染。
6.要如何消除菌血症?
無有效的方法,要利用抗生素治療完全並永久消除此菌效果有限,所以靠治療貓咪來預防人的感染不是可靠的方法。
7.貓去爪可有效防止人被感染嗎?
不行!雖然大部份病例是因為被貓抓到才感染,但有更多是因為被貓咬傷造成,且傷口也非貓咪所造成。而且去掉貓的爪子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
8.感染貓抓熱的人須要把他的貓丟棄嗎?
貓抓熱不會造成永久後遺症,人很少會二次感染,而且一個家庭中有兩個人感染也很少見,所以較好的方法是預防,而非殘忍的捨棄你的貓。
9.人要如何預防貓抓熱?
首先要控制寵物和環境中的跳蚤、防止被貓抓或咬、勿引起貓侵略性的攻擊行為、勿和小貓粗暴的玩耍、勿讓小孩打擾貓咪。若是被咬、被抓到,要立即用肥皂、溫水完全沖洗傷口,並蓋住傷口保持乾淨,另外,勿讓貓咪舔皮膚上已有的傷口。
10.若為AIDS患者可以養貓嗎?若他們原本就養貓,是否不應該繼續養?
若是能按照預防方法,HIV(+)、AIDS病人仍可以養貓,因為此病例很少發生,但仍需小心預防。HIV(+)的人要避免由動物收容所收養貓,因為流浪貓常是帶原者,可利用血清檢查、血液培養來篩選。通常年齡較大、無跳蚤、養在室內的貓較不會帶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