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糊塗 wrote:
美國出口是人工繁殖體...(恕刪)
其實我比較想知道的是,人工與野生個體是否可以消費者自行依外觀作明顯的判定,這個判定應該比證書或業者的描述有說服力.
某些寵物是抓野生的比繁殖的成本少很多,尤其繁殖力強且運費便宜的物種,這些動物通常會被業者以"湊箱數"的方式進口.
至於適不適合養的問題,我想可以3個角度來看:
1.人的角度
不會妨礙鄰居應該就適合
2.寵物角度
足夠的生活空間是必要的,這點要參考動物原來的環境和習性,不過一般人幾乎都認為動物足夠轉身就行...
3.環境角度
記得以前常在電視看到抓外來種的節目,雖然這個節目很明顯是在消費外來種,甚至有些妖魔化
但是的確突顯了台灣人養寵物的觀念大多是有問題的,這就會讓人質疑,
某些物種打從一開始就不適合進口.
例如節目最愛消費的大型水族類.
當然能提供足夠環境和適合食物的飼主還是有啦,但是這種人是少數,
多數人頂多提供一個讓牠們轉身的空間就覺得夠了,以為動物還活著就是身心健康...
而這些體型巨大動物的可愛幼體,幾乎沒有從水族館消失過..........
會在馬桶上"洩糞"..厲害!!! 真是驚為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