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1呎缸只有水草,上部過濾+co2細化器(鋁瓶+電磁閥)
水草穩定後會試看看放幾隻魚蝦進去

都沒問題後會想升級為標準2呎缸來種水草+燈科魚+幾隻蝦
新缸想用外置過濾器 (MA-650 or EDEN 521..還沒決定)
本想說新缸的部分將目前co2細化器改為加裝在過濾器後面的溶解器(擴散器)

外置過濾器的部分爬文看了一下幾個安裝的影片
有點疑惑的是....
A:如果外置過濾器沒有加co2擴散器的話,一般好像會用雨淋管or出水口比水面高一點
讓出水的同時有打氣(溶氧)效果

B:如果是外置過濾器+co2擴散器(溶解器),出水口都是整個沉到水面下
讓co2的擴散效果可以順暢的跑到各處

我的疑惑是...如果是B的方式,出水口在水面下
水缸裡有活體 (蝦根魚)不確定水草的供氧量夠不夠活體用的話
我需要再外加打氣囉?

還是我只能選A的方式(出水口在水面上打氣)+細化器?

請各位大大幫忙解惑
一般應該不太會用雨林管,雨林管太大隻很佔空間且水流量會變很大,多半玩家用到後面都會改成鴨頭噴嘴或是海芋玻璃出水口盡可能的讓水流方向集中或是盡可能的讓他變弱
另外有養草的草缸不太可能會把出水口放比水面高,頂多就是貼平水面出水是朝下或是微微向上,不過幾乎都是在水面下比較多,不管用何種方式打CO2都是這樣,主要原因就是避免水中CO2被沖散
你如果真的很擔心溶氧的話,建議妳額外添加一台打氣機在關燈關CO2的時候使用,至於如何去判斷溶氧量夠或不夠,看魚隻有沒有浮頭就知道了,但是要看蝦溶氧的話可能會比較不准,蝦溶氧不夠的話不一定會飛蝦,可能就是無預警大量暴斃,蝦的部份建議是你水草開始扎根開始有辦法正常行光合作用的時候在下蝦,不然會死傷慘重,因為草還沒辦法穩定的製造氧氣單靠打氣不太夠

另外外置跟內置的都有人用,就看自己選擇,我自己是用最一般的玻璃細化器然後再細化器上方在加沉水馬達去攪碎CO2達到更細化的效果且也能完整的擴散到整缸
因為你CO2要打到濃度夠還不如讓CO2均勻擴散到整缸...

handesen329 wrote:
B:如果是外置過濾器+co2擴散器(溶解器),出水口都是整個沉到水面下
讓co2的擴散效果可以順暢的跑到各處

我的疑惑是...如果是B的方式,出水口在水面下
水缸裡有活體 (蝦根魚)不確定水草的供氧量夠不夠活體用的話
我需要再外加打氣囉?...(恕刪)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增加打氣的設備並且在晚上打氣供氧就行了, 晚上熄燈的時間水草其實也會與活體競爭氧氣的供應, 所以是補充水中溶氧的最佳時機.....

另外關於出水口的選擇, 我剛好相反, 目前是使用玻璃的透明雨淋管但是出水口放在水線之下, 這除了加大水體的循環之外, 供應的CO2也順勢帶到缸內各個角落, 另外的好處則是因為出水口略為平行水面, 可以沖散水面的油墨累積, 其實一舉數得...

不過每個人的方式都不相同, 你可以自己思考何者最適合你的應用....

生命會自尋出路,科技也會、敗家也會....
所以有養草的缸裝置的外置過濾器(筒)都是專職在過濾的工作上
缸內有魚蝦的部分,氧氣的需求若是水草的供給不夠...
就是在關燈的時候另外追加打氣去避免魚蝦浮頭囉....

handesen329 wrote:
所以有養草的缸裝置...(恕刪)


對的, 你的理解正確.

當然, 理想中的理想是水草與魚蝦之間的供需與生態呈現完美的平衡, 那時你就不需要額外的打氣機了, 不過, 這是理想, 可能要一些經驗與失敗才能累積......

如果你養的全是鬥魚, 那又另當別論.
生命會自尋出路,科技也會、敗家也會....

小惡魔市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