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養了一缸孔雀魚有大有小,一直都養的OK,但是從週六開始小魚出現夾尾,問過水管老闆一些夾尾原因:
1. 水質太酸 ---> 我一直有放一袋珊瑚砂,也測過PH值約在7.5-8之間
2. 水溫過低 ---> 這幾天這麼熱,水溫都在28-32之間跑(晚上回來會用電風扇降溫到28左右)
3. 換水太頻繁 ---> 通常2週換一次,都會先養水2-3天,而且換水是用虹吸管慢慢抽出慢慢注入(這樣還好吧!)
目前是把水換1/2,加新水前先放水穩和一些粗鹽在剩下的1/2舊水裏,打算這樣持續3天看看。但是早上來看,玫瑰蝦已經在處理一隻小魚 ,還有一隻小魚已經停在水底不動,水面上也有幾隻小魚持續夾尾,看來不保
是不是一旦夾尾,就只能等待自然淘汰(因為經驗中每次碰到夾尾都束手無策),這樣感覺超無奈的也覺得很生氣 ! 難道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嗎?
我的魚缸狀況:大小40x25x20,11隻小魚+5支公魚,只鋪細黑土,有水草、有墨絲的沉木、一袋珊瑚砂、一些陶瓷環、外掛(飛魚F-300)
[下面這段想請有經驗的大大提供意見]:
另外我在上週買了一個魚缸+3株水草+土黃色基土+養過的水,把母魚隔離在這個缸之後沒兩天舊缸就發生上面狀況,時間實在太巧,莫非跟這有關? 水草是有一小株插到舊缸,但是水草我買回來都一定會先用水沖過。
另外還有一個小插曲:剛隔離母魚時,覺得其中一隻泳姿怪怪(搖擺搖擺的游),好像要夾尾感覺,就移回舊缸,後來看正常了,又移到新缸(魚移缸時,我都會先裝要移過去的缸中水+粗鹽,讓魚泡一段時間才放進新缸中),這個新缸剛養一兩天時,兩隻玫瑰蝦掛點,但是大和沼蝦活得好好的,母魚在新缸感覺很不安定(比起舊缸時)
從上面描述來看,莫非夾尾跟這有關?
小魚夾尾(針尾),比起一些常見疾病,再好處理不過了...
停止餵食、洗濾材、極緩慢大量換加過鹽的水2/3~3/4(水用一滴一滴的也不為過),2~3天就恢復了。
飼養環境高溫32℃真的太高,要想辦法最高不要破30℃,
溫度太高魚老化的也快,決不是好事。
加新水我都是用風管。
-----------------------------------------------------------------------------------------------------------------
一個魚缸+3株水草+土黃色基土+養過的水,把母魚隔離在這個缸之後沒兩天舊缸就發生上面狀況
-----------------------------------------------------------------------------------------------------------------
我不知道你的說基土是什麼東東?但很有可能是基土釋放出來的物質造成的,
隔離盡量用原缸水+加新水。新設缸起碼跑2個禮拜以上我才敢放魚。
至於舊缸小魚出狀況,我會認為只是時間點湊巧而已。
魚是可以操出來的沒錯,但那只是結果論,
犧牲掉的生命不計其數下的結果,所以現在我不養孔雀魚了,因為很殘忍。
希望下輩子不要報應變孔雀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