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定存保單」充斥, 金管會開刀, 已購買者可申訴。


去年底以來市場上充斥各種定存、保本的偽保單, 銷售時未明確說明是保單而非定存,故銀行局
召集金融、保險及代銷業者進行正式說明。按往例,不知情民眾發現自己定存變成保單時, 可提
出異議並進行解約。


據說銷售超過100萬人, 難怪裡主管機關盯上.......
flyingmax wrote:
去年底以來市場上充斥...按往例,不知情民眾發現自己定存變成保單時, 可提
出異議並進行解約。
(恕刪)


民眾會不知情嗎?我相信不是不知情,只是銀行的銷售話術的問題。昨天就有接到銀行這種類型的行銷電話,因為本身就有保險,覺得怪怪的,也沒興趣詳細去聽取內容,就說有機會以後會主動跟她們家銀行聯絡,目前沒想再多保其它額外保險的意思。其實,只要站穩「需求性保險」的立場,沒有保險的需求就直接拒絕就行了。堅持不貪便宜,就可以避免掉很多問題。真有需求再跟保險公司聯絡就行了,保險的定義越簡單越好,賠償的規範越清楚越好。
機會主義者 wrote:
民眾會不知情嗎?我相...(恕刪)



大概想跟業者先講好規則,免得日後上新聞,,

算算要真的有事,時程正好影響選舉,現在講等於打預防針
想請問各位瞭解這類產品嘛?

這類產品會熱賣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
定存利率太低又不敢做其它投資
只好選擇這種年期短(最短一年)
利率略高於定存的保險

客戶的風險主要在於提前解約的解約金
(解約會影響保險公司的投資損益, 對保險公司與客戶都不利
賺的是業務員)

版上各位高人當然是不削這點點略高於定存的報酬
但是對於固定定存族就差很大了
不然每個月不會有幾百億上千億往這邊擠

目前定存利率開始走升
這類商品自然會開始退燒

金融商品上市前本來金管會就先審查過
產品只有適不適合沒有對錯
撇開不當銷售的問題
政府管太多只是讓需要的人
可以選擇的工具更少


p.s 像最近將實施的保險條款三日審閱期也是很明顯的管太多與學者治國
怎麼說? 80%的人根本不會去看條款也看不懂, 審閱三天他還是看不懂
而且這跟原本的十日猶豫期又有何不同?

他該管的是電話行銷, 口頭承諾或是傳真就可以成立這類的問題


噗! 我好像太認真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