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 5大現象判斷房地產泡沫化 台灣房地產真快泡沫 ??

大家都喜歡討論房地產

來看下 這篇 google 找到
不知道 原文是誰寫的 , 大家來分析看看


現象一:法拍屋數量是否遽增?

美國房地產多頭走了將近十年,去年(2006年)底,美國房地產開始泡沫,今年227及727美國次級房貸造成全球股災,其中一個最明顯的泡沫現象,就是法拍屋數量大增。根據美國洛杉磯一家數據公司統計,今年七月底全美法拍屋較去年同期飆升58%,其中加州法拍屋數量遽增速度居全美之冠,較去年同期增加85%。美次級房貸的嚴重性,讓我們觀察到法拍屋數量遽增的區域,房市泡沫最嚴重。


現象二:房市泡沫化 小套房是觀察指標

根據房地產漲跌理論,從區域面起漲時從市區漲到郊區,下跌時從郊區跌回市區;從產品面而言,起漲時預售屋當領頭羊,緊接著建商紛紛找地蓋房子,土地變得奇貨可居,紛紛惜售造成地價飆漲,建商無奈下只好推出總價低、高單價的小套房或大坪數的豪宅出售,因為這兩類的產品利潤最高。那建商為何不願意推中間坪數的產品?因為中間產品已被中古屋市場取代。

當房地產起漲到一定階段,小套房投資門檻低,出現許多投資客,大部分財力不雄厚的投資客才會投資小套房產品,因此當房市有泡沫現象,銀行首先開刀的產品就是小套房,這次銀行緊縮貸款政策,讓投資小套房的投資客被打趴在地上。

現象三:豪宅急凍 房地產邁向泡沫

不過,小套房買盤跟不上來,尚不可怕,如果升高到第二警戒:「中古屋買氣遲滯」,此時就要小心了,但還是不用過份悲觀,如果出現第三警戒:最強銷的產品豪宅,出現買氣鈍化,正式宣告泡沫階段來臨。如果出現第四警戒:「精華地段急凍」,正式宣告泡沫化,如果仁愛路帝寶、信義區豪宅信義之星等出現法拍屋,表示總體經濟都已經鈍化,過去也曾出現這類的例子。 全球M型化嚴重,豪宅成為最夯的產品,即使小套房遭銀行緊縮貸款哀鴻片野,但是豪宅依舊熱銷,顯示豪宅的買盤仍強勁。當豪宅買氣鈍化,顯示房地產景氣可能反轉,因為豪宅的主人的經濟注況,代表企業賺不賺錢,例如當年鴻禧集團張秀政、東隆五金范芳源、范芳魁兄弟、國產汽車張朝翔、張朝喨兄弟出現企業危機,住宅都面臨被法拍的命運。

現象四:政府祭出政策抑制飆漲房價

事實上,房地產和股市指數呈現正相關,以79年2月12日台股漲到12682點,開始崩盤,但是房地產是股市的落後指標,房地產在80年到81年間才開始崩盤。 不過,79年3月因為房地產飆漲,政府為了抑制投機風潮,召開「國土會議」,政府祭出「全面停止對空地貸款」,以及土增稅依實際移轉現值課稅,防止土地投機炒作的嚴厲措施。一夕之間房地產哀鴻片野。當年政策討論階段,南京東路、復興北路的昇揚大樓,一坪從72萬元,不到半年房價立即腰斬變36萬。 事實上,政府為了明年大選,選前釋放利多,不至於端出緊縮房市的政策,因此台灣房地產目前尚未有泡沫的問題。 像中國大陸國務院六月一日,出台的房地產十五項新措施,要抑制房地產交易市場過熱,例如:房貸自備款不得低於30%;購買住房不滿五年即轉手者,須繳交房價5.5%的營業稅;空置三年以上房屋不得當抵押品;閒置土地兩年未動工,無償收回土地等等。宏觀調控抑制高房價固然是好事,但稍有不慎,就會讓房地產崩盤。

現象五:房屋銷售量變大、房屋庫存期拉長 泡沫警訊

一般說來,「房市的銷售活動」是房市景氣的領先指標,根據最新一季的國泰房地產指數,除臺北市與台中都會區外,其餘如桃竹地區、臺北縣、高雄都會區等地的銷售率與成交量,都出現兩到三成的衰退,已有警訊。 至於房屋庫存期,一般以「六個月」為正常,不過今年北台灣庫存期長達「九個月」的餘屋量達一萬七千一百五十九戶,累計未售出的總金額為一千兩百六十四億元。

房屋未售出量向來是房地產市場中最為神祕的數據,為避免影響銷售情況,建商通常不會透露有關「賣不出去」的狀況,而這一類房屋常因定價太高,導致乏人問津。


中國時報2008.04.29
建築貸款餘額 4年來首見衰退
【陳怡慈/台北報導】

....
銀主管則建議,民眾若想了解建商有沒「膨風」,最簡單的三招就是,親自跑工地,看看:(1)蓋好的房子有沒有裝冷氣;(2)停車位有沒有停滿;(3)晚上燈開了多少盞、有沒有人住進去,如果一片空蕩蕩,那就要小心


好像看壞房地產的人還不少
買不起新屋... 怎麼不看舊屋....

我看到的是... 陸續的有人搬離... 有人重新裝璜... 然後搬進來住 ..... 這些事情,幾乎週週每轉個巷子就有這檔事...

So.... 還是有人選擇購屋自住啦.. 身邊還是看到許多人還是可以拿出錢來買屋喔..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是阿..

現在大家都很精打細算..

不會跟錢過不去..也不會讓自己硬是要過苦日子...

真的有需要的人..就會努力去找自己想要的房子...


其實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
當你有換屋需求時, 買不起新屋, 是可以考慮一下舊屋,

但是現在舊屋的房價也被附近高漲的新屋給喊起來,

所以當一般國民的平均實質年收增加率, 趕不上房價的漲幅時,

觀望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這時候就看誰會撐摟,
看是賣屋的急(例如投資客的成本壓力), 還是買屋的急(例如原本的居家品質不好)
最近選舉完,每個地方都在喊漲
建材上漲,但是沒到每坪3-4萬的地步
不止新建案漲,連中古屋也都把單價調個1萬多

我們家這邊農地原本1分多3-400萬,現在說600還不賣

雖然想在工作地區買房子住近一點
家裡也不是沒房子,不急

之所以觀望的原因很簡單


收入固定,生活開銷變大
那有空多繳多出來的房價跟貸款

先存著等,錢在銀行放著又不會生鏽
taiwan2008 wrote:
閒置土地兩年未動工,無償收回土地等等...(恕刪)


中國對閒置土地兩年未動工,無償收回土地等等....
無償收回土地耶~
就是政府不花一毛錢,收歸國有的意思嗎?
很難想像

共產主義,大陸土地本來就是國有的,目前買房子其實都有期限,例如50年,70年,99年等等,只是大家看好未來大陸發展會更開放,土地最後還是會歸買房子的人所有,所以無償收回土地,是一種懲罰機制,但對於共產主義的大陸來說,還好啦!
看到分享的文章,還真的蠻受用的!
很感謝大大的分享!
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受惠!
像我最近在找房子,
除了找仲介外,
也考慮法怕!
只是不懂的不敢碰!
看看台北市的大樓,開燈狀況~
再來薪水漲了嗎?
20~30坪,價都要上千萬!!
現在一般上班族有誰能買的起,一生要付二十年房貸!!

差不多快要跟美國一樣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