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的良心 教授的苦心 大家阿 看清建商吧!!

本文轉載自中國時報本文轉載自中國時報

作者:林憲德
(作者為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台灣建築中心綠建築委員會召集人)

 講求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綠建築」,是現代國家永續政策最重要的一環。當今的環保名著「由搖籃到搖籃」一書,也把「綠建築」當成拯救地球環境危機的重要對策。然而,我們要知道,推行「綠建築」政策,只是減少傷害地球的彌補措施而已,只是緩和人類鯨食蠶吞地球的杯水車薪而已。蓋「綠建築」已經是現代營造的基本道德而已,既不是拯救地球的萬靈丹,也不是什麼偉大的功德,更不應該以「綠建築」為幌子,去進行更大的環境破壞。

 最近,因為油電價上漲的壓力,有些房地產投資商假借「減碳」之名,開始慫恿一些政府官員去訂立「容積率獎勵綠建築」的辦法,想要藉「綠建築」發一筆地球環境危機的「災難財」。他們知道,政府現在為了鼓勵「綠建築」所訂的門檻很低,任何一個建設案均可不增加成本而輕鬆得到「綠建築標章」,假如能借「綠建築」之力而得到容積率獎勵(就是可以多蓋很多房子賣錢),簡直是一本萬利、財源滾滾。有些官員也不知其對環境破壞的嚴重性,漸漸配合演出,讓「容積率獎勵綠建築」的風聲四起。

 然而,本人身為我國「綠建築制度」的催生者,基於環境良心,不得不在此鄭重呼籲相關單位,應該立即制止這種糟蹋環境、禍延子孫的暴行。坦白說,處於大量耗能、嚴重浪費的時代,現行「綠建築標章」只是以節能、節水百分之二、三十為目標而已,但是容積率獎勵所帶來的資材消耗、能源負擔、二氧化碳排放、交通超荷、公共設施不足、擴大城鄉差距等,其危害程度是千萬倍於「綠建築」之貢獻度的。 本來「容積率」是以環境容受量來訂定的,當然「容積率獎勵」是不應以破壞環境為導向的。據本人研究,在台灣每蓋一平方米鋼筋混凝土辦公建築所消耗的建材,約相當於排放四百公斤的二氧化碳,其每年所消耗的用電量約相當於排放一百四十公斤的二氧化碳,但有「綠建築標章」的辦公建築每年每平方米大概也只能減少二十八公斤的 二氧化碳而已。

 另外,在台灣的商業區每公頃的平均年用電量約為一千萬度,相當於每年排放六千兩百公噸的二氧化碳,必須有二十公頃的森林才能抵銷這些碳所造成的地球暖化效應,亦即每獎勵商業區一公頃的容積率,相當於毀掉地球二十公頃的森林。「綠建築」再怎麼鼓勵綠化,也趕不上「容積率毀林」的速度於萬一。你說「容積率獎勵綠建築」是 不是造孽

 過去在濫用「容積率獎勵」之下,台灣的空屋率已高達二成,國家資源所受的糟蹋莫甚於此。本人在此哀求覬覦「容積率獎勵」的諸公,別讓「綠建築」成了造孽的工具。「綠建築」只是對於人類破壞環境的一點點療傷而已,別讓它成為破壞環境的白手套。同時也呼籲政府官員,寧可不要執行「綠建築政策」,千萬不能讓「容積率獎勵」造成子孫的浩劫。不論新舊政府,不分藍綠,均不應坐視如此糟蹋「綠建築政策」的暴行。

Shawn Lee wrote:
本文轉載自中國時報本...(恕刪)


台灣現在不也一大堆.以環保之名行搶錢之實的商品...只要打著環保價錢就翻兩倍.....
之前燦X賣個點亮小燈燈的太陽能板就要6XXX了........六千多的電費可以讓小燈燈亮到天長地久吧

恩...尤其是我每次去逛燦坤都覺得她們冷氣開的特別冷(南京旗艦店)
好浪費...

廣告詞打的是節能環保...有點諷刺喔...
cda736 wrote:
恩...尤其是我每次...(恕刪)

公司廣告標語是行銷企劃想的...各家店的冷氣溫度是店員設定的...
標題確實是感動人心的

全家就是你家 = 去就不用付錢嗎

You smile = 你笑的出來嗎

ford 活的精采 = 精采了沒


Shawn Lee wrote:
本文轉載自中國時報<...(恕刪)


教授的苦心很好,我也認同
但是說破了了嘴皮,建商還是那一批,消費者哪來的選擇餘地

就好像PC的CPU,各家好壞各有擁護者
買來買去還不是那兩三家,你能奈他何?

教授們,言語比刀子更銳利,但是這種言語是沒有刀柄的,既感動不了大眾,也影響不了建商的決定
沒有刀柄的刀子,只會傷了自己而已

青菜蘿蔔人人各有所愛

我選擇自己蓋房子當建商,要改變自己比改變別人容易
容積獎勵..其實有很多種...
綠建築標章只是其中一種....
現在的建商有哪一個不是用這方式增加銷售戶數...
很多開放空間的設置都有容積獎勵...
結果是消費者買了很多虛坪....
然後每個月還要繳以坪數計算的管理費.....
到最後買房子完後房貸跟管理費加起來
跟租房子差不多....
感受到了教授的苦心
真是苦口婆心
人類發展到此真的是一個奇蹟
但該毀滅時也逃避不了
沒有天敵的生物到最後就是自相殘殺
導致毀滅
從古至今科技給人便利卻將生存環境破壞殆盡
何時會醒
世界和平的那一天
也就是毀滅的那一天
因為大家團結起來要面對自然的反撲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身為人類的我只能要求自己降低對環境的破壞
以及來這裡發發警惕文外
也沒其他大本事來改變大環境
只是恨自己
老師別想太多,沒有幾個建商會為了容積去搞個鑽石標章
做都更都比做綠建築(鑚)容易,容積獎勵也更多.
不如煩惱都更,或容積移轉造成的影響吧!
JIN DER LAND OFFICE
之前探索頻道有一集的內容就提到
人類每天活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百分之70都跟蓋建築物有關
所以我們真的需要動不動就上百坪的房子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