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去翻翻過去半年、一年的雜誌,像今週刊、財訊、商週、先探...,因為從這些過往雜誌當時對股市的分析,現在可以回頭看看什麼看法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過去有什麼重點沒看到等等,可以作為自己投資時的參考。
最近剛好翻到今週刊879期(2013.10.28-11.03)P144老謝開講,標題是:"言必稱電子股的時代過去了"。這編文章非常有代表性,我覺得很有趣,可以拿出來討論。
首先老謝談到了宏達電,然後談到觸控產業的宸鴻、勝華、洋華、介面、旭耀、禾瑞亞、義隆電,他說觸控產業危機四伏,恐怕遭遇大麻煩。我們來看看這8個月來這些公司股價的變化(如下表)

2013/10/25收盤價 2014/6/19收盤價 差異 比率
宏達電 150 133 -17 -11.3%
宸鴻 226 290.5 +64.5 28.5%
勝華 11.3 10.15 -1.15 -10.2%
洋華 33.3 29.55 -3.75 -11.3%
介面 22.7 24.35 1.65 7.3%
旭耀 46.65 51.7 5.05 10.8%
禾瑞亞 76.7 84.1 7.4 9.6%
義隆電 45.5 59.0 13.5 29.7%

從上表可以發現,他對觸控產業的判斷不怎麼正確,除了勝華及洋華外,其他股票都上漲。
接著他提到了PC產業,他說PC恐產業大勢已去,若要買PC股,寧可買聯想也不要買台灣的PC股。他提到了凌耀、宏碁、華碩。我們來看看這8個月來這些公司股價的變化(如下表)

2013/10/25收盤價 2014/6/19收盤價 差異 比率
凌耀 109 113.5 4.5 4.1%
宏碁 19.2 22.3 3.1 16.1%
華碩 227.5 328.5 101 44.4%

從上表可以看出,這幾家公司的股價走勢跟他的判斷完全不一樣。
接著他提到了Apple供應鏈,他說將從絢爛走向平淡,他談到了台郡、新普、順達科、美律、大立光(他沒說不好)、玉晶光、鎧勝、可成、鴻海,我們再來看看這8個月來這些公司股價的變化(如下表)

2013/10/25收盤價 2014/6/19收盤價 差異 比率
台郡 91 80.8 -10.2 -11.2%
新普 145.5 170.5 25 17.2%
順達科 84.9 87.5 2.6 3.1%
美律 98.5 167.5 69 70.1%
大立光 990 2190 1200 121.2%
玉晶光 121 93.9 -27.1 -22.4%
鎧勝 153.5 173.5 20 13.0%
可成 169 286.5 117.5 69.5%
鴻海 75.2 93.9 18.7 24.9%

從上表可以看出,除了台郡、玉晶光外,這幾家公司的股價走勢跟他的判斷完全不一樣,而且還好的不像話。
最後,他提到傳統產業的紡織、汽車、橡膠分類指數創了歷史新高,像儒鴻、聚陽、金可、精華光學、巨大、美利達等反而開出燦爛火花。我們也來看看這8個月來這幾家傳產公司股價的變化(如下表)

2013/10/25收盤價 2014/6/19收盤價 差異 比率
儒鴻 296.5 312 15.5 5.2%
聚陽 167 157 -10 -6.0%
金可 559 541 -18 -3.2%
精華 880 713 -167 -19.0%
巨大 210 238 28 13.3%
美利達 215.5 201.5 -14 -6.5%
3家上漲4家下跌,結果一樣也不是很對。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發現,他的"言必稱電子股的時代過去了"是錯的。如果讀者照著他的看法買賣股票,這8個月來恐怕來回差很大。

我有幾點想法:
1、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很難說,就算是經濟學大師、分析師、學者、專家說的也不一定正確。所以,要有獨立判斷的能力,自己的看法比較重要;
2、產業的景氣榮枯很難判斷,有時暗夜無盡頭,有時花明又一春。如果不知道現在DRAM的景氣是在山頭還是山腰,何必去賭華亞科會漲會跌?
3、股價起起跌跌,說不定老謝的預言要8個月後的今天才開始應驗,跌的漲,漲的跌。但是,再重覆一遍,未來的事沒有人可以預測。

我不是要批評老謝,他的期刊不錯,我個人就覺得今週刊比商周要好,先探比萬寶要好很多。他是媒體人,每天要發表意見,說多了難免會有閃失,這裡只是有感而發罷了。
(以上表格實在難調,調好了就跑掉,就將就一點吧)

很用心,給您一個讚...
steve1191 wrote:
我很喜歡去翻翻過去半...(恕刪)
那些分析師本就像算命的一樣.隨便說說也有一半準的.聽聽就好!做股票還是自己做功課重要.你的微星就分析得不錯.....
他是賣書的。有人要買無字天書嗎?他當然得在書上講**很多話**。

但是對是錯,不重要! 有人買書他就賺錢了。
我支持證所稅 ( http://www.hoamon.info/blog/2012/12/15/2013_capital_tax_type.html )
steve1191 wrote:
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很難說,就算是經濟學大師、分析師、學者、專家說的也不一定正確。所以,要有獨立判斷的能力,自己的看法比較重要...(恕刪)

有個中國的商場名人說他最喜歡的武俠小說是笑傲江湖
笑是什麼,是胸懷
要願意接納不同的聲音
傲是什麼,是能力
要有夠份量的知識與智慧,才有辦法傲

意思是什麼
自己的看法是否重要,完全必須植基在自己有沒有足夠的知識上面
巴菲特說他每天閱讀,即使到了八十歲高齡依舊如常
透過不斷閱讀去完善自己,觀點才有可能直指核心

我身邊有朋友非常相信自己的看法,有些甚至到了自負的地步
但他對於投資學,會計學,統計學,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卻極度匱乏與不屑
研究標的常常只用廿分鐘看幾個指標就決定買進或賣出
我說你花廿分鐘都不能徹底了解一個人了
何況是一家公司 ?

未來是開創出來的,不是預測出來的
預測之所以會不準,是因為預測是定點射擊
但是公司內部研發人員的辛勤,業務人員的努力,經營策略的調整,產業競合的關係
一切都是浮動的
用定點射擊的方式去打浮動標靶
其實準或不準都有可能!
就像你說的,現在不準
不一定八個月後又準了
納西姆.塔雷伯寫的那本《隨機致富的陷阱》
說明這種現象的存在由來已久

所以結論應該是相信自己然後質疑專家嗎 ?
我覺得不是
任何長期的成功者,在我觀察重點不在他們是否相信自己
而是他們一生都在追求如何完善自己
至死方休!
謝金河不是大師,是大輸!

從以前就這麼認為了!

又不是辦雜誌當社長就什麼都很會判斷!

看他的思想常常很偏激就知道了!

J1977 wrote:
有個中國的商場名人說...(恕刪)

你的說法非常有道理,我很贊同.要能夠獨立判斷之前要先建立自己的基礎能力.
簡單的說,自己要有common sense,能夠判斷對與錯,是與非.
或許某人沒學過會計學,不會看財務報表,但基本的邏輯懂,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賺錢的公司才有辦法發股利",光這樣就可以避開一大堆風險.
什麼是common sense?這很難去解釋,但我用以下的例子作說明.
我對媒體喜歡用"法人預估"非常有意見.
報導者常用這句話來騸人,"法人預估"有可能是報導者自己的意見,報導者根本不能指出這個法人到底是誰或是是否存在.
各位想想,法人是啥?投信公司是法人,證券公司是法人,銀行是法人,但是這些法人不是真人,法人是不會講話的.
法人不會預估,法人機構裡的人(分析師)才會預估,所以一個誠實的報導者應該把是誰的預估寫清楚,是"某某機構甲分析師"說的寫出來,要有所本.如果一篇報導裡出現一堆"法人說",非常有可能這個報導者希望你去相信他以達成他的某種目的,所以這種垃圾文章我就直接跳過.
“This is yet another device by Amazon that aims to tie consumers tighter to its ecosystems and drive sales growth,” said Jeffries analyst Brian Pitz, who has a buy rating and $450-a-share target price on Amazon’s stock.
以上是WSJ關於Amazon的報導.記者把那家公司(Jeffries)的那個分析師(Brian Pitz)的意見明明白白的寫出來,這個人的意見對不對不知道,但是記者忠實的報導了這個人的看法,剩下來的就留給讀者自己去判斷.

chendonny wrote:
那些分析師本就像算命...(恕刪)

其實我的意思大致就是這樣.謝謝你的指教.
本人耐心期待樓主的大作

您的微星文發在去年19元起漲點 好利害

我等新手如果跟到幾次的話就發了


我是大概一年前剛好運氣好買到16.8元

當時他第一季賺0.5元 報上說預估全年賺2元 本益比 大概8-9倍

就覺得很怪 怎麼這麼便宜 是什麼原因

後來才知道是pc產業連年衰退近一成

然後毛利率又低 難怪股價低

然後我天天看他都沒有人要買, 成交量很低, 別人的股票天天漲

還好他雖然漲的慢 但是至少他會漲 所以逢拉回就再買幾張

不過我只有現金幾十萬買不了幾張 又沒有融資 也不知道他會漲到現在這樣

[早知道]會漲成這樣 我就.....然後全梭了, 融資還是買權證, 就發了

如果有[早知道] 買樂透好像也不錯


很好玩喔

我去年買微星 本益比 8-9倍 股價漲了2-3倍了 本益比好像還是8-9倍

別人股票的本夢比很多都20倍上下的

不過老師說 投資一定有風險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我只有唯一一檔股票是不對的

所以期待樓主大作 我相信應該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的 謝謝






steve1191 wrote:
我很喜歡去翻翻過去半...(恕刪)


看到這篇 忍不住出來回文
老謝看天下 總是請一些財經專家來針對目前經濟局事 提出看法
但是 每次轉台看 都只有一個結論 多頭喊多 空頭喊空
他們對時勢的見解 拜訪過很多公司高階 訪談未來局勢
還不如自己做功課 看財報 來猜測未來 說不定都比他們說的準
只是 做功課是很浪費時間的

他的論調有種亂槍打鳥的感覺 我不能說誰誰誰超神 誰可以準確預測未來
但是 猜錯太多次財經專家 真的只是很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