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銘宗 推舊保單變身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3)日表示,今年第1季銀行獲利已達837億元,預估全年獲利將突破3,0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他並指出,將推動「舊保單」,轉換成年金險、醫療險、長期照護險,以因應人口高齡化。
曾銘宗指出,公股銀行目前市占率高達53%,將會同財政部推動公股銀行整併,強力部署亞洲市場,政策目標三到五年內,就能有三至五家亞洲區域性金融機構,銀行、保險、證券各有一至兩家。
總統府昨辦月會,邀曾銘宗專題演講「金融發展關鍵密碼」。曾銘宗報告中指出,台灣的金融發展,目前遇到的主要問題包括:國際化程度相對不足、業務不夠多元化、規模太小、市場太過零散及獲利率遠低於國際水準等。
金管會提出包括股市振興、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強力布局亞洲、因應人口高齡化、因應網路化、推動進口替代、強化消費者保護,協助一般產業發展等八項發展策略因應
參考: http://www.tw-insurance.info/article.cfm?ct=3910
許多舊保單的預定利率為6.5%~8%,消費者可能不是太清楚它的意義,如果把舊保單理解成銀行帳戶,保單價值準備金理解成帳戶內的存款,而保單預定利率則是銀行承諾的利率,這個帳戶消費者高興存多久都可以。以預定利率8%,保單價值準備金170萬為例,等於消費者存了170萬在帳戶內,而存款利率銀行保證為8%,不能調降存款利率。現在銀行請消費者把這個帳戶內的錢提出來,或把帳戶結清,把錢存到別的戶頭,利率只有2%左右,聰明如您,會願意接受銀行這樣的安排嗎?
保單活化可以轉換為即期年金、遞延年金、醫療險及長看險保單,保單其實都有利率因素,如果這些轉換後的保單,利率是原始保單的6.5%~8%,則當然可以考慮轉換,如果不是,則這樣的轉換對消費者是相當不利的。因為保單預定利率是一種承諾,保險公司無權自行調整,但當消費者申辦前述的轉換時,因為轉換後的保單預定利率只有2%左右,所以也就變相地降低了保單利率。所以,除非實在阮囊羞澀,需孔甚急,只好辦轉換以求週轉,否則實在看不到這樣的轉換對消費者有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