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會走向衰敗和政府有絕對關係.
電信公司要南向, 十年前都太遲, 別說現在.
這樣的咖竟然要當中華電信的董事長. 股價呢?
但是蔡有一點很好
中華電信工會理事長朱傳炳認為,雖蔡力行在中華電有志難伸,卻是唯一連續 2 年幫員工加薪、發放獎金的董事長。
政府不挺他》重視獲利,輕政策使命惹怨
原來,蔡力行犯了新政府「眾怒」,連一開始力保他位置的行政院長林全,後來也同意將他換掉。
過去在台積電,他每年看的是雙位數獲利成長,中華電卻是獲利衰退的公司,他一方面為了給投資人交代,另方面也是為了在有限任期內,證明能力。因此,在員工眼裡,他是一位凡事看數字決策的董事長。如此風格,為他帶來兩極評價。
無法兼顧獲利與政策使命,成為蔡力行被撤換的原因之一。
有知情人士便指出,蔡力行為確保獲利,去年底政府標售第二階段 4G 頻譜時,他只顧著高價搶標最熱門項目,忽視中華電在交通部仍持股三成下,被期待的政策任務,不願投資偏鄉建設,讓新政府高層對他頗有微詞。
此外,攤開中華電近 3 年財報,蔡力行上任首年(2014 年),資本支出比前一年減少 10.4%,2015 年又減 23%,今年上半年資本支出執行率甚至僅 22%,淪為電信三雄中最後一名。保守的投資作風,也被高層認為不利中華電長期發展。
但,也有熟悉中華電生態的業者說,過去中華電對某些投資效益的評估確實不夠準確,例如一次跟廠商採購 5、6 年設備,造成過多庫存,蔡力行推動「零庫存」管理其實很正確。
一個人要改變一家公司文化,蔡力行曾坦承「(付出)很多不可知的代價」,但如此做事方式,導致他和團隊始終格格不入,他的嚴厲甚至讓一位主管因害怕業績無法達標而提前退休。加上並非電信專業出身,即便緊盯數字,理念仍難以落實。
民進黨不滿他》中華電矛盾定位,增加摩擦
對於蔡力行是否因經營方向不合政府期待,所以才遭撤換,交通部長賀陳旦回覆:「蔡董事長領導中華電信在維護股價和獲利上表現優異。我們期待未來中華電朝寬頻應用和數位匯流發展。」
因當朝府、院、黨都與蔡力行不對盤,他的下台也就成為定局,時間點只在於是否找到接任人選。中華電信工會理事長朱傳炳認為,雖蔡力行在中華電有志難伸,卻是唯一連續 2 年幫員工加薪、發放獎金的董事長。
究竟中華電需要一個會幫股東賺錢的董事長,還是一個能配合政府任務的董事長?這個難題,其實 3 年前派任蔡力行的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就碰過,他曾說要中華電「讓利」,不要固守在賺好賺的錢、壟斷的錢,引發一時風波。如今,蔡力行與新政府合不來,再次凸顯政府在這家公股上市公司的矛盾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