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成功的吸引許多企業家考慮至美生產
可美國人力成本比台灣就高2~3倍多,更別比中國
若製造業要拚勝算...唯一一條路只有"機械大軍"
可全自動化工廠造價都非常的高
至少五年內攤提成本也不會好看到那去
反而會不會美國製造後,貨堆積如山?
畢竟價格長期看是由市場決定...
光是掛上美國製造,真有用?
davidho wrote:
川普成功的吸引許多...(恕刪)
同樣是製造業但是還是有差別.
美國不適合低毛利高汙染的製造業,比較適合奢持品高利潤製造業.
目前除了富士康自己有能力製造機械大軍來生產,所以他能投資美國因該也不會虧本.
因為售價貴不代表生產成本貴!
但是一般台商沒能力生產機械製造大軍來生產,只能選擇移出至東協國家了.
目前還是不看好製造業會加碼投資中國,因為中國的工資漲價到太誇張了.
199X年代一個中國勞工月薪才300元人民幣,吃苦又耐勞.
201X年代一個中國勞工月薪帳價3000元人民幣還不一定能請到勞工,就算請到了也可能隨時離職走人.
再這樣工資速度漲價下去,台商很快就撐不下去了.
且中國外匯管制一年比一年還要嚴苛,原本銀聯卡可以無限提款無限刷卡.
現在外國提款&刷卡都被管制住了,更沒有台商願意再加碼投資中國了.
davidho wrote:
川普成功的吸引許多...(恕刪)
電子產品輕薄短小
都是空運也是成本
BOM表攤開來看
組裝佔的成本很低
以iPhone在鄭州來說
供應鍊也都是台日韓
在鄭州的不多
也都是來料組裝
iPhone的毛利那麼高
早超出人工組裝的利潤N倍
很多人在說自動化
其實自動化有很多盲點
加工的零件生產自動化容易
也是外來供應商提供
組裝的自動化卻不容易
原因很簡單
現在的robot都是open loop control, 不是closed loop control
精度有限
只能做噴塗,焊接,上膠等低精度的東西
不要看鎖螺絲這種小事
汽車廠的自動化線看起來壯觀
但那些大大小小螺絲幾乎都靠人工
機器手臂與倍力人只是輔助而以
像iPhone這種精密微小的產品
自動化組裝不易
靠勞工組裝的話
不易找到那麼多的熟練低薪的勞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