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想規劃產險公司的意外險,請問大家是否有比較推薦的產險意外險可供參考?約30歲男性的,謝謝大家。


謝謝回應,但我可能沒有說清楚,目前已經有規劃好殘扶險、醫療、癌症、實支等醫療險了,只是想降低保費,將原本人壽險規劃的意外險改成產險的意外險,希望詢問是否有比較推薦的,謝謝
文章關鍵字
意外險最重要的是職業類別,所以請告知一下工作內容,如果有兼差 請告知危險性比較高的職業

三子父 wrote:
意外險最重要的是職...(恕刪)

職業類別真的很重要
如果是為了省保費而低報職業類別
工作時發生超過投保職業類別的意外
保險公司有可能會拒絕理賠
例如說你跟保險公司說你是坐辦公室的,結果在工地發生意外.......
三子父 wrote:
意外險最重要的是職業...(恕刪)




你好,職業第三類別,大客車司機的話,謝謝

flower0105 wrote:
你好,職業第三類別...(恕刪)

產險要注意喔?
產險因為保費低廉基本上都是不保證續保的
之後意外險你是要保哪一塊的意外險的?
意外險主要的理賠項目有五種:
1.意外死亡,殘廢
2.意外燙傷
3.意外骨折
4.意外挫傷之收據
5.意外住院日額

而司機的職業類別很廣,落在2~6類,
如果未來無法保證一定開某種車別,那最好要以<壽險與殘扶險為主>
理由有三:

1.降低糾紛,如果理賠時因為職業類別錯報,還在弄金融評議與跑法院,那就很累了

2.保障大很多,疾病與意外保障都包含,而司機多半因為久坐,心血管循環都不太順,開車開到睡著很常見,
若今天某司機開車到一半,心臟一悶,不適導致撞車,顯然是心臟問題,意外險可不理賠,
不然就要拖著生病的身體去打官司,那就很累了!

3.職業等級若是4~6類,那意外險的職業加費頗高,既然是一樣支出,那換成不加費的殘扶險不是省很大,還是終身的,
都是單一費率,30歲也算便宜,這樣不是更聰明嗎?搭配一個壽險,才是家庭有保障的基石,
提供給您參考!

flower0105 wrote:
你好,職業第三類別...(恕刪)

您好 自用大客車司機是屬於第二類
遊覽車、公車司機就算是第三類
不管是第二類或是第三類 在產險公司意外險中 算是同一個費率
產險公司的內容包山包海
有意外身故、殘廢、意外醫療、骨折未住院、再來就是額外的增額理賠(高速公路身故、與配偶一同身故、火災增額....)
其他資料私訊給您了
意外險我建議當輔助就好
意外險除了費率低以外,我個人不覺得他有可取的地方。
所以一般保戶主動跟我提想加購意外險,我才幫另外規劃意外險。
或是直接建議保戶投保團險
大部分團險都有包含意外的部分,而且費率又比產險公司低。
(除了少數有包含疾病的話,就另當別論)

而我個人會建議意外險當輔助,主要在於意外的認知容易不同
最容易產生理賠糾紛的情況,永遠都是雙方對於理賠上的認知有差異。
很多人買意外險,但是可知道保險公司對於意外的定義

依據保險法131條,意外的定義指非由疾病引起之外來突發事故所致者。
【外來性】指的是外在因素,排除身體內部疾病因素,但不一定需要有外在傷害。
【突發性】指的是突然發生,非常規性,事故的發生無法預料,而排除慢性、反覆性、持續性的事故。

像是自身跑步受傷,進而造成扭傷、韌帶受傷,因屬於自體施力不當。
除非跑步時有接觸其他外在物體,否則不屬於保險中意外的定義。
然而在實務上,只要金額不大,保險公司可能會為了避免雙方爭執就會通融理賠
換言之,若保險公司拒賠也屬於合理。
畢竟通融理賠就是保險公司施捨給你的,而不是你應得的。

再來就是疾病與意外同時發生時怎麼認定?
這一直是一大難題,也是常見的糾紛之一。
假設跑步到一半,因為心臟衰竭而身故那算意外還是疾病所導致?
跑到一半心臟衰竭而身故的話其實難以界定,這通常要走訴訟,交由法院判決。
畢竟疾病跟意外,只要同時發生。
那麼會演變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多半最後就是走上訴訟。
這種多數原因的情況,欲做事故的判定,法院通常會採用主力近因原則。

況且要保人、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也是意外死亡案件中常見的拒賠原因。
若是沒有目擊者的情況,保險公司就可能以自殺拒絕理賠。
一旦保險公司拒賠,那最後又是走上訴訟一途。

然而,一般人買保險絕對不會是為了步入法院而購買。
通常我會建議買壽險也是這原因,否則一個小小理賠也要走到法院爭取...
實非保戶購買之本意。(而且也未必能判賠)
畢竟買保單不是替自己找麻煩的,能順順理賠才是真正的用意。

不如直接買張壽險搭配殘廢險、殘扶險會更好。
這樣就算保險公司主張因為疾病而導致殘廢或身故也照樣要賠。
畢竟保險公司並非慈善機構,而是營利單位。

而依照你的年齡,假設性別為男性,保費也不算貴。


這樣的保額跟保費,我覺得在可接受之範圍內。
當然,他絕對會比意外險貴。
但是可以避開我上述所說的拒賠情況。
而且疾病導致殘廢或是疾病導致身故亦可理賠。

最重要的是此張保單20年內可以加購其他附約。
待日後你發現保險的好後,想再投保時。
可以自由做加購,無須再額外購買主約才能出單。


或壽險你不喜歡,亦可辦理減額繳清。
但是個人不建議而已。
因為辦理減額繳清後,儘管壽險保費無須再付費。
但是也同時失去了主約享有的權利
例如:加購附約、繳費通知
(附約六年期壽險可以解約,該張保單只是礙於投保規則所限而規劃)


我直接介紹實用的保險給你參考看看。
一般規劃保險時,主要是【殘廢失能、癌症、醫療、身故】這四部分,
要以實際狀況來評估各風險的承擔能力,找到無法承受的風險,才能透過較少的保費來做好風險轉嫁


不論是甚麼年齡,只要仍要透過工作來累積資產,都要避免因疾病或是意外事故的發生,
使得身體器官機能、肢體活動範圍發生問題,一旦喪失工作能力,甚至日常生活需要專人照顧。
這對家庭經濟是相當大的傷害,更可能面臨因看護費用無力支付的慘況。

當無法再從事原先工作時,等同每月喪失原先工作收入。
再從看護費來看,每月需3萬元左右不等,還不包含固定消耗品以及生活上開銷的花費。
若失能10年代表將負擔數百萬元的經濟花費,這對於任何家庭都是難以承受的經濟損害。
務必替自己投保【殘廢/殘扶險】做好殘廢風險的轉嫁。
煩請參閱此篇:
殘扶(廢)險理賠內容
殘扶、長照哪個好?


其次,當今癌症治療方式改變,新式治療技術的突破。
讓癌症平均住院天數下降,無須再以長期住院來接受治療。
然而健保大多不給付的標靶藥物或是電腦刀等放射線治療費用。
單一療程就要將近十萬元的花費,整年下來花費至少要破百萬元!
投保重點就是要能夠填補家庭無法承受的龐大醫療費用,別再投保以癌症住院、手術為主的癌症險種
這已經不適用現在醫療現況,最合適是【罹癌就一次整筆給付】的險種,
只要一旦確診就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整筆的保險金,那筆龐大的金額可以自由運用。
最好要有200~300萬左右才會比較安全。
如圖兩張一次性理賠的險種:



而投保醫療險就是擔心發生醫療事故時住院期間的醫療花費、薪資損失。
要有較好病房品質的升等病房之差額,來避免因多位病患產生交叉感染。
同時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許多新式微創手術、雷射、注射、藥物治療,
很有可能是健保不給付的項目。因此設備、材料費、藥品等其他各項費用,就需要額外自費

雖然可以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但要面臨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以目前的醫療現況看來,最好能有15~20萬以上的醫療額度才會安全。
更可以投保兩張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透過兩張實支的互補性,讓我們能有更完整的保障項目,
包含"門診手術雜費"這加分項目,將會更符合當今醫療需求的規劃。
煩請參閱此篇:
你買對醫療險了嘛?
實支實付險怎麼買?(上)
實支實付險怎麼買?(下)


您是否已經成家生子、是否每月需奉養父母、有背負經濟負債或貸款呢?
當不同情況要背負責任也會不一樣,要透過實際情況來評估,
倘若有壽險保障的需求,建議投保【定期壽險】來做好階段性的保障,
避免當發生事故時,讓家庭的收入受到影響。
煩請參閱此篇:
壽險該怎麼買?

最後,建議保費盡量不要選擇月繳
保費的計算方法並非月繳X12=年繳
簡單的說,你選擇月繳保費,你X12下去你會發現保費比年繳保費多5.6%
若真的經濟上感到吃力,那麼去辦一張信用卡來繳費絕對不壞。
有些信用卡繳保費,可以分12期0利率,且有1.2%以上的現金回饋。(金融轉帳也才1%折扣)
相當於月繳的意思,而且折扣還比較多,且不會多出那5.6%的保費。



看了上述幾段的回覆,希望能讓您了解保險規劃方向,
畢竟購買保險最重要的用意,就是將無法承受的經濟損害轉嫁給保險公司。

要提供保險方案給您參考,請再私訊或來信告知詳細生日與性別,
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也歡迎再來信詢問,謝謝。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請問都推產險意外險的原因是什麼?
有家人是外送員,我想建議他買個意外險(但預算應該不多 希望年繳不要超過1000會有嗎)
除了意外失能身故那些,是不是也要特別注重在另外有交通意外保障的那種?
所以是意外險輔助,另外還再買醫療險嗎?

認真不懂保險的人..求救
奔尼 wrote:
請問都推產險意外險的...(恕刪)

1.台灣是後來才開放產險公司能賣人身險(早期只有壽險公司能賣)
為了搶市場保費可能相對比壽險公司便宜一點(還是要實際比對)
2.意外險不管是被車撞還是掉下樓都一樣,沒有什麼特別強調交通意外保障
保障內容還是要看條款
3.意外險本身應該都有包含意外醫療的部分,
你所謂的醫療險是泛指他條款內的所有醫療行為(疾病.意外....)
但是保費相對會高很多,終身和定期(期滿後就沒保障也無法續約,通常以附約形式販售)保費又不一樣

保意外險除了保障內容,職業類別也是影響保費和理賠的一大因素
職業風險越高保費越貴,
換高風險職業未告知保險公司更改保費,
理賠時如果被保險公司查到是因為工作導致意外,理賠金會被打折

以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