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二買入人生第一檔股票開始
至今正好滿十年
經歷過初期一段摸索期
自2013開始每年皆維持在股票投資上穩定正報酬
本金從5位數也靠著股市賺到7位數字
三十歲前買車跟房子頭期款也都靠台股支應
讓我充分體會到理財的重要性
而且越早越好!
今年雖然國際金融情勢險峻、變化多端
但今年的股票帳戶仍從年初約30萬元
到封關最後交易日結算成長到接近80萬元
年報酬率159.66%,保持每年一翻的節奏
並不是相當了不起的數字
就不在此檢附對帳單
有興趣的人可以搜尋我的ID
我把自己的交易過程對帳單每日紀錄粉專跟部落格
無任何商業元素、單純歡迎交流學習!
這次選擇在這邊發表文章
主要是一種歲末年終自我檢視
另外也是提供與我條件類似的朋友參考
最後也希望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投資朋友
個人這十年學習股票操作的過程,
大致上分成幾個階段:(1)摸索期、(2)開竅期、(3)穩定期。
大概就是由開始至今的一個學習過程,
一、摸索期(2008年~2012年)
進入股海的第一桶金是運動傷害領到的保險金以及個人兒時積蓄「9萬元」
所有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
股票投資也不意外。
上至投顧老師、股友社標的,
下至各大網站標的文、親友內線、明牌,
幾乎來者不拒。
我對於金融商品的基礎知識建立也大多在這個階段,
從最初的現股交易、融資融券、權證;
到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期貨、選擇權,包山包海。
基本上從獲取報酬的角度而言
這段時間完全白費工夫,
毫無任何獲利可言,
最慘的時候帳戶本金只剩下5000元以及不到兩張的中鋼,
但這段時間的所有交易都變成養分成為內化未來功夫的一部份。
有幾個觀念可以跟大家分享:
1.有限的風險換取無限的可能
我對於一定要有一定的資本才能投入市場這件事情一直不以為然,
用有限的金額獲取無限的報酬,
在不影響本業的情況,才是正確的方式!
2.大量持續有系統地模仿與閱讀
模仿永遠是學習的第一步
學習的過程不要被投資報酬率迷惑
而是要挑選進出邏輯最完整,
跟著做,並且從中尋找問題,
隨著時間拉長,
對於盤勢跟股感才會有真正的幫助。
再來就是相信正統學校帶來的教育
經濟學、投資學、統計學
這些會幫助你更正確的認知到股票是一種甚麼樣的商品
另外一些國際性關於財務金融的期刊若有能力也能多多涉獵,
在研究所期間接觸到這些真正有系統的研究對於我的操作也很有幫助。
但也不要淪為理論學院派
二、開竅期(2013年~2015年)
轉捩點在於我服役(替代役)前夕
再役男期間將最後剩餘的本金5000元用權證在退伍前翻到20萬
從這邊開始才正式把目標由學習改為賺錢。
爾後開始連續維持每年正報酬
這個時期主要轉捩的關鍵:
1.培養寫交易日誌的習慣
因為當時不方便使用電腦只有手機,
我每天都會用日記本記錄我的每日進出,(就像是現在在粉專紀錄的方式一樣)
包含進出邏輯、當天的重要訊息、盤中的特殊變化、進出點位跟盈虧。
其實透過電腦這些東西省力不少,
建議一定要進行這個動作,
這是幫助我最大的部分。
2.定時閱讀交易日誌
每周檢視、每月檢視、每季檢視,然後每年檢視。
操作股票這件事情就像是經營一間公司,
是一個事業,你可以當副業,但是想賺錢請當作創業,
每年觀察自己的營收變化找出問題點在哪裡,
而且這個動作才能讓你從模仿跳脫出來,走自己的路。
三、穩定期(2015年~至今)
操作的心態更加穩定,
進出停損只是類似機械化的動作,
這段時間開始嘗試到網路論壇(ptt)寫一些文章,
試圖將自己的操作更加具像化:
另外也開始參加一些實單交易比賽,
當個獎金獵人多賺些外快,
運氣不錯在2016年初參加群益證券舉辦的瘋王策略競賽,
以單月獲利16萬獲得第一名(獎金3萬元)。
也在今年參加一間新創公司「TOZZI」舉辦的投資實戰賽得到冠軍(獎金3萬元)
透過這樣以戰養戰
持續精進自己的操作功力
無論如何2018已經過去
對於股海征戰的人而言
每年都是全新的開始
投資的目標永遠都是自己決定
MONEY DON'T LIE
這也是股票投資迷人的地方
預祝各位版友2019年績效長紅發大財
也希望這樣一點心得能拋磚引玉跟大家分享
楚門的投資實境秀 wrote:
從大二買入人生第一檔股票開始
至今正好滿十年
經歷過初期一段摸索期
自2013開始每年皆維持在股票投資上穩定正報酬
本金從5位數也靠著股市賺到7位數字
三十歲前買車跟房子頭期款也都靠台股支應
讓我充分體會到理財的重要性
而且越早越好!
今年雖然國際金融情勢險峻、變化多端
但今年的股票帳戶仍從年初約30萬元
到封關最後交易日結算成長到接近80萬元
年報酬率159.66%,保持每年一翻的節奏
並不是相當了不起的數字
就不在此檢附對帳單
有興趣的人可以搜尋我的ID
我把自己的交易過程對帳單每日紀錄粉專跟部落格
無任何商業元素、單純歡迎交流學習!
這次選擇在這邊發表文章
主要是一種歲末年終自我檢視
另外也是提供與我條件類似的朋友參考
最後也希望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投資朋友
個人這十年學習股票操作的過程,
大致上分成幾個階段:(1)摸索期、(2)開竅期、(3)穩定期。
大概就是由開始至今的一個學習過程,
一、摸索期(2008年~2012年)
進入股海的第一桶金是運動傷害領到的保險金以及個人兒時積蓄「9萬元」
所有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
股票投資也不意外。
上至投顧老師、股友社標的,
下至各大網站標的文、親友內線、明牌,
幾乎來者不拒。
我對於金融商品的基礎知識建立也大多在這個階段,
從最初的現股交易、融資融券、權證;
到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期貨、選擇權,包山包海。
基本上從獲取報酬的角度而言
這段時間完全白費工夫,
毫無任何獲利可言,
最慘的時候帳戶本金只剩下5000元以及不到兩張的中鋼,
但這段時間的所有交易都變成養分成為內化未來功夫的一部份。
有幾個觀念可以跟大家分享:
1.有限的風險換取無限的可能
我對於一定要有一定的資本才能投入市場這件事情一直不以為然,
用有限的金額獲取無限的報酬,
在不影響本業的情況,才是正確的方式!
2.大量持續有系統地模仿與閱讀
模仿永遠是學習的第一步
學習的過程不要被投資報酬率迷惑
而是要挑選進出邏輯最完整,
跟著做,並且從中尋找問題,
隨著時間拉長,
對於盤勢跟股感才會有真正的幫助。
再來就是相信正統學校帶來的教育
經濟學、投資學、統計學
這些會幫助你更正確的認知到股票是一種甚麼樣的商品
另外一些國際性關於財務金融的期刊若有能力也能多多涉獵,
在研究所期間接觸到這些真正有系統的研究對於我的操作也很有幫助。
但也不要淪為理論學院派
二、開竅期(2013年~2015年)
轉捩點在於我服役(替代役)前夕
再役男期間將最後剩餘的本金5000元用權證在退伍前翻到20萬
從這邊開始才正式把目標由學習改為賺錢。
爾後開始連續維持每年正報酬
這個時期主要轉捩的關鍵:
1.培養寫交易日誌的習慣
因為當時不方便使用電腦只有手機,
我每天都會用日記本記錄我的每日進出,(就像是現在在粉專紀錄的方式一樣)
包含進出邏輯、當天的重要訊息、盤中的特殊變化、進出點位跟盈虧。
其實透過電腦這些東西省力不少,
建議一定要進行這個動作,
這是幫助我最大的部分。
2.定時閱讀交易日誌
每周檢視、每月檢視、每季檢視,然後每年檢視。
操作股票這件事情就像是經營一間公司,
是一個事業,你可以當副業,但是想賺錢請當作創業,
每年觀察自己的營收變化找出問題點在哪裡,
而且這個動作才能讓你從模仿跳脫出來,走自己的路。
三、穩定期(2015年~至今)
操作的心態更加穩定,
進出停損只是類似機械化的動作,
這段時間開始嘗試到網路論壇(ptt)寫一些文章,
試圖將自己的操作更加具像化:
另外也開始參加一些實單交易比賽,
當個獎金獵人多賺些外快,
運氣不錯在2016年初參加群益證券舉辦的瘋王策略競賽,
以單月獲利16萬獲得第一名(獎金3萬元)。
也在今年參加一間新創公司「TOZZI」舉辦的投資實戰賽得到冠軍(獎金3萬元)
透過這樣以戰養戰
持續精進自己的操作功力
無論如何2018已經過去
對於股海征戰的人而言
每年都是全新的開始
投資的目標永遠都是自己決定
MONEY DON'T LIE
這也是股票投資迷人的地方
預祝各位版友2019年績效長紅發大財
也希望這樣一點心得能拋磚引玉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