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保的國泰人壽年金險 ,宣告利率半年內就從2.76調降到2.5%。2017 年保的富邦和台灣人壽宣告利率都維持不變,國泰人壽真的很不優,以後不會再保這家。
bearman wrote:
你確定台灣人壽,富...(恕刪)
我知道為什麼 因為我的儲蓄險中正好是壽險, 年金險都有
所以樓主沒說錯 , 有的降很多35~45BP , 有的降很少15~30BP ; 有的沒降 特別是少數年金險
首先, 先回到本質
投資者看的是 IRR ; 保險公司也看IRR ,
不過保險公司還要考慮利差損益空間, 存續時間等等很多其它因素
那麼, 問題來了 , 2019年4月到7月發生什麼事 ?
我不知道 不過猜猜應該不犯法
很明顯 2018年利損特別嚴重 ; 四年後的大難多半過不去 , 大股東增資意願不高
大頭目雖然腦袋空空 也不會讓保險公司動到預備金
不過 腦袋空空 ; 卻同意以"近似"背信的詐騙手法, 同意讓保險公司調降"現存" 險種的宣告
也就是說 報紙是胡說的 本次調降並不是不溯及既往 而是通殺
那麼 和樓主的問題有何關連呢 ?
儲蓄險解約金的算式是
解約金 = 本金*(1-附加費用率)*(1+宣告利率)^n*(1-解約費率) * 假設n年+1日解約
IRR = (解約金/本金)^(1/n)-1
其實看不懂公式無所謂 , 用白話說的人人都聽的懂
一般人的想法是 宣告利率利率越高 報酬越好 這本質上沒什麼錯
於是 保險公司在設計保單時 為了相互競爭 主要那七八家設計出來的 IRR 只差小數點下三位
譬如說 一家公司 美金保單 IRR 3.012% ; 另一家就 美金保單 IRR 3.015%
所以 基本上 在同一個時間點 你買那一家 幾乎都是差不多的
好了 問題來了 保險公司要錢 腦袋空空要官位
於是尚方寶劍指示的上限 就變成 外幣保單宣告不得超過 3.5%; 台幣保單宣告不得超過 2.5%
這時候 買那一家的那一張 就突然差很多了, 為什麼 ?
回到本質和公式 , 保險公司每家設計的IRR都差不多 ;
所以某些單宣告利率拉的非常高 , 那麼那些單的附加費用率也就非常高 ; 兩相抵銷才會有一樣的IRR , 公司才不吃虧
也就是說 一旦尚方寶劍突然砍宣告 卻完全不動附加費用率 ; 就會出現有些單保戶大出血 ;有些只是破皮
年金險 就是破皮的類型
因為年金險的本質 就是存續時間相對長 所以公司不願意拉高設計時的宣告 自然的附加費率也低很多
那些利變壽險就很慘了
Katong wrote:
你可否列舉你在2017...(恕刪)
我是2017年11月買台壽年金險金利害那時宣告利率是2.55%,20197月宣告利率還是2.55%。富邦一樣是年金險 同樣時間買的,後來查是從2.55% 降到2.5%。 國泰人壽宣告利率真的調降幅度較大也快,由其是今年初買的年金險短短6個月時間就從2.76調降到2.5%, 這都可以在網站上查得到的。這是我第一次買年金險,到目前為止,我是懷疑宣告利率會一直調降....所謂irr沒有剛買保單時預估的那樣,會不會到頭來利息跟定存差不多.......
我在2017年11月也有保國泰人壽imoney 年金險,網站上竟然查不到2017年的宣告利率.......保單寫也沒有當時的宣告利率....